论女帝的养成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想办法离开

“怎么办呀?”

“这都几天了,这个高热还一直退不下去,娘…我担心三弟他…”

还算宽大的小屋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陈旧的木制小桌,以及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木板床,床上躺着一个人。

床沿边上,摸着床上人的额头,感受到那滚烫的温度,一妇人不知所措的看向一旁在原地熬药的老妪。

话音虽未落,但是屋里的人都知道,可能床上的人,快不行了。

“别胡说,”忙接住话茬,老妪不知是安慰其他人,还是安慰自己,“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先前的遭遇阎王都没有把她的命拿走,那她断然也不会在这里被截了气头。”

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火温,老妪又道:“人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家的至月命大,好福气还在后头着哩。”

虽这样说着,但她的眼眶不知何时已经湿润了,布满青筋的手紧紧的抓住衣袖,只是动作细微,没有让其他人看出来。

何尝听不出老妪言语中的哽咽,其他人都沉默了,就连一旁五岁大的小囡囡也乖乖待在自家姐姐怀里。

“咳咳…”

床上,俞至月突然剧烈的咳嗽出声。

其他人都赶忙围了过去。

“水…有水吗?”

俞至月缓缓睁开眼,也没有看清身边有什么人,喃喃念着道。

“有有有!”

能喝水就是好事,说明还有迂回的余地。

突然的慌乱过后,众人看着俞至月小口小口的喝水,眼里除了一点激动,剩下的就都是喜悦。

待嗓子不再干涩了,俞至月方才停下喝水。

终于缓过劲了。

脑袋还是晕乎乎的,但是不影响俞至月看向身边的人。

坐在旁边的是一个看着五、六十岁的老妇人,个子偏矮,面色苍老,形容憔悴,身上穿着麻布,鼓鼓的,里面也不知道填充了什么。

在另一侧,是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妇人,面容虽憔悴,却也挡不住五官的清秀。

还有两个明显看着小小的女娃娃,只是两人之间矮了一个头,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四人的穿着都是一样,都是麻布衣服,穿的再鼓鼓囊囊也都能看出身材消瘦,明显的营养不良。

此时此刻,她们眼巴巴的都在看着自己,眼里的激动和喜悦几乎要溢出表面。

“三郎,你现在的身体怎么样?”

“三弟,你现在的身体怎么样?”

“三叔叔,你现在的身体怎么样?”

“三叔叔,还疼不疼呀?”

三个人异口同声的问出了话,伴随着的还有慢半拍的小囡囡奶声奶气的声音。

俞至月一怔。

她们的关心做不了假,俞至月能感觉地出来,她们传达出来的善意,以及与亲人般的那种暖。

也就在这一瞬间,俞至月刚来到这个世界还有的些许抵触情绪,渐渐的消散。

“不疼了,不疼了。”

笑了笑,俞至月拍了拍胸脯,道:“就是染了点风寒,被阿娘你们这样精心照料着,再大的病也能被治好的。”

这略显俏皮的话,让屋子里严肃的气氛松了松,俞母哭笑不得的看着她,真是越大越爱卖巧了。

不过没事就好。

探了探俞至月的额头,发现竟然不烫了,俞母开心的嘴里直说着菩萨保佑,再念想着三郎昏迷了几天几夜,肚子里早就没存食了,赶忙下去弄吃的。

大嫂赵刘氏也是紧忙的把药端过来,生怕药凉了,一直用双手捂着。

那药汁味很浓,也不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黑的像墨水,又难闻又难看,怪得紧。

俞至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一口气把这药给咽下。

只有苦头吃多了,才不会觉得苦。

旁边大一点的小姑娘极有眼色的看出她脸色不佳,不知从哪端来了一碗清水,眨巴着大眼睛看向她。

“小九真乖。”先夸了小姑娘一句,明显的看出小姑娘高兴起来,俞至月才接过碗喝完。

身体完全放松下来,俞至月靠着墙,突然注意到了一直坐在床尾的小不点。

那小不点安静的看着她,小小的双手在胸前搅来搅去,小嘴紧紧的抿着,面上很是纠结。

俞至月心下好笑。

“小囡囡,过来让三叔叔抱抱。”原身很喜欢这个小侄女,再加上是亲的,小孩子年纪又小,没有男女大防一说,也就经常有事没事都会抱一下。

小娃娃磨磨蹭蹭的,直到了俞至月的面前,面色越发的纠结。

“怎么了?”

俞至月伸手摸了摸小娃娃的脑袋,略显扎手的头发让她的心变得更软了。

鼓起勇气,小囡囡奶声奶气的道:“我觉得三叔叔,有…有点奇怪。”

心里咯噔一下。

俞至月才想起来这个小妮子很聪明,年纪虽小,却看什么都很通透,很难被糊弄。

不动声色的继续摸着小娃娃的脑袋,俞至月笑着诱哄:“哪里怪啦?小囡囡,告诉三叔叔好不好?”

“我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三叔叔和以前不一样了。”小娃娃对着手指,眼睛不敢看向俞至月。

“什么不一样啦?”

还没等俞至月说话,俞母和赵刘氏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四碗菜糊糊和几个杂面馒头。

“没什么,没什么。”俞至月打着哈哈,给了小娃娃一个眼神。

趁着俞母她们找桌子摆放的时候,俞至月低下头对着小娃娃悄悄的说:“小囡囡,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三叔叔以后告诉你原因,好不好?”

三叔叔变聪明了。

把这句话吞下,小囡囡缓缓点头。

俞至月露出了笑容,看着小囡囡像一个小炮仗似的,冲进了大嫂的怀里。

原身的性格和她差不多,就是人老实了点,若以后有破绽,就推脱说这一场大病之后醒悟了。

至于信不信,反正她就是俞至月,这个世界也就只有这一个人。

吃过了饭,俞至月问起了俞母是怎么找到的她。

一说到这个,俞母顿时红了眼眶,说话抽抽搭搭,前不搭后语的,还是赵刘氏接过了话茬,继续讲下去。

原来在俞至月醒来又昏睡过去后,前来查看的伍卒以为她现在这个样子半死不活的,没什么作用,索性跟着那群死人埋了去,便不顾俞母等人的阻拦,硬生生抛入死人坑中。

阻拦不得,俞母她们才想着等人走后再来下坑捡人。

所以,俞至月醒来时听到深坑上面不断传来叫喊声,呜咽声,还有谩骂声。

那都是俞母她们吗?

眼睛眨了眨,俞至月感受到了眼睑的湿润。

有这样的亲人在身边,难怪原身生病了也不愿逃走,换她也是甘之如饴。

“还好我儿无事,不然老身定要吊死在那梁上,随我儿一同去。”

俞母在一旁嚷嚷着,其言语让俞至月又暖又心酸。

何其有幸,又何其悲哀。

生在这样的家庭无疑是幸福的,可是身为平头百姓,若有难,连讨个说法的地方都没有。

足以见得,身有依傍是多么的重要。

敛下眼帘,俞至月笑着劝慰:“娘可不要瞎说,我这不是好好的在这嘛,儿希望娘活得长命百岁,等着儿建功立业,让娘享儿孙福呢。”

“好好好。”

俞母笑的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明知道俞至月看似男身,实则是一个女儿家,但是俞母和赵刘氏都很默契的没有提起这个。

如果能活着,这个并不重要。

想到俞至月的身体还未痊愈,俞母让她多多休息,带着其他人都去干活了。

俞至月躺在床上,慢慢的思索着以后的路。

既来之则安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离开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