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深处
在如今的四川江油让水乡境内,有小匡山和大匡山。小匡山就在离李白家乡青莲乡十余里的地方。传说当年李客怕影响儿子读书,特意把他送到小匡山上,在那里,李白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苦读时光。白天读,夜里读,每到夜晚,陪伴李白读书的烛光,在很远的山下都能看得见。故而当地人又把那座山称为“点灯山”。
类似的记载,在史料中亦曾出现。北宋熙宁元年(1068),江油匡山上曾立有《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上面也刻有李白匡山读书的事迹:“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这里所记似与父亲李客送他匡山苦读的说法有所出入,传说中是说父亲怕古道往来客商影响儿子,碑刻上却道李白年少时曾任彰明县小吏。但大体十几岁在匡山是没有错的。
十几岁的李白,曾任彰明县一名无名小吏。当地县令杨天惠在《彰明逸事》中对李白做小吏的经历曾做过详细记载。北宋宣和五年(1123)彰明县令在大匡山立的《谪仙祠堂记碑》亦载:李白曾为“邑中小吏”。通俗点说就是县令的小跟班,帮着洒扫庭院、端茶倒水,无职无品不说,还要被呼来喝去。没人知道李白当初为何会去做那样一份差事。但因为是李白,小小的县中小吏还是有不少传奇故事。
那时候的县衙大门与县令家属院大概隔得极近,或者就在一个院子里也未可知。那天,十几岁的小吏李白牵着一头牛慢悠悠经过县衙门前时,正倚栏张望的县令娘子不乐意了,她觉得自己县令夫人的权威受到挑战,县衙之内,岂可随意任牲畜走动!
那天倒也不是李白不懂规矩,是他同情那个拉着牛前来告状的农人,自作主张就帮着农人把牛牵到了院里。不料惹恼了县令夫人。她怒容满面,正欲张口斥责,少年李白倒笑嘻嘻先开口了:“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
牛郎织女的典故信手拈来,又把县令娘子的神态表情惟妙惟肖勾勒而出。又是娇声,又是织女,县令娘子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不懂得诗文之妙,但眼前这个小吏的机敏俏皮,还是让她转怒为喜。
县令听闻此事后,也想出题考考李白这个小跟班。恰逢那几日县令刚刚率人去扑灭了一场山火,正可以此为题:“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县令提笔写下这两句,李白接下去:“焰随红日远,烟逐暮云飞。”
焰随红日,烟逐暮云,对仗工整不说,从语言的典雅及境界上讲,已足令县令羞愧搁笔。
又有一日,江水大涨,李白奉命陪县令去江边视察。说来也巧,不知谁家女子江中溺亡,尸体随着江水飘荡到了岸边。女子的容颜已被江水浸泡得惨白扭曲变形,但从那飘动的黑发可知,那个女子,年纪应该不大。少年李白的心被揪痛了,望着那具女尸走了神:这是哪家女子,因何丧命在这碧波之中?是遭逢了男人的背叛?还是遇到了秋胡那样的浪荡官僚?
附庸风雅的县令道:“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鸟窥鱼弄,在县令的眼里,那个逝去的鲜活生命,变成了鱼鸟窥探垂涎的食物。
对于自己偶然妙得的佳诗,县令挺得意。却不料李白随口接上的四句,又让县令变了脸色:“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
秋胡戏妻,源自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唐代则有《秋胡变文》。秋胡早年离家外出求取功名,得中功名荣归故里,郊外桑田偶遇采桑佳人,秋胡极尽能事对其进行挑逗调戏,无奈佳人冷若冰霜意志如铁,归家后,当两人再度相遇,发现那个调戏自己的男人竟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性烈如火的女子决绝跳河身亡……
江边偶遇的溺亡女子,引得李白浮想联翩。毫无疑问,无论人品还是诗品,上司县令和李白不在一个层次上。
给这样的县令做手下,想见李白得有多不甘心多憋屈。他果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小吏生涯,隐到匡山苦读。这倒是很值得信赖的一种推断。这几则花絮,在《唐诗纪事》卷十八中也有明确记载,可知并非无根据的妄测。
那一年,李白大约15岁。他飘然进入匡山深处,“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也是从那一年起,他开始学习剑术,涉猎奇书,满腔豪情,开始尝试写赋。“十五好剑术”,“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李白后来不止一次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少年时光。
关于李白读书的匡山,历来有种种不一的说法。一说他在大匡山隐修十年。北宋乐史编撰的《太平寰宇记》卷八四“龙州”条言:“大匡山在州南八十里,高九百丈,阴洞潜穴,气蒸成川,有飞泉下流,一百里入剑州阴平合白泽水。”宋代龙州在今四川平武县南坝镇,离李白的故乡今江油境八十里。大匡山上有白鹤洞,有一条阴河自洞中流出,形成飞泉直下老龙潭。老龙潭潭水清澈,四周茂林修竹掩映。倒是隐居读书的好去处。也不奇怪李白当年为何会选择那里。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曾言:“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
李白的这一记述,曾把后世很多读者引入迷途,甚至引起误解:李白既然在匡山隐修十年,又怎会跑到岷山之阳跟着一个叫东严子的人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其实,岷山之阳,不过匡山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二者并不矛盾。
清光绪《江油县志》载:“郡治之北,有大匡山焉……在唐书为岷山之阳。”
十年,在李白62年的生命旅途中,实在也不算少。那十年,也是他发奋苦读打基础的十年。他好读,好道,好剑,皆从那十年开始。
也许是唐代的游侠成风影响了李白,也许他骨子里天生便有着一种不安分。李白自少年起即向往行侠仗义的生活,一柄剑,一壶酒,笑傲江湖,纵横四海。匡山上除读书之外,15岁的李白还操起长剑,在清风明月中,一招一式练得认真。那该是很醉人的一个场景吧。
而最浪漫的莫过于他同逸人东严子在匡山上养的那千只奇禽。
东严子,何许人也?他只在李白记述中出现过一次,却是李白早年“学神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要人物。李白当年也许正是寻着这位高人的足迹去了匡山。在匡山,他们一起练习剑术,一起研讨学仙之道。匡山的清风流云、清泉流瀑,让他们引吭高歌,乐而忘返。那千只散入云林深处的奇禽,只需一声呼哨,即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那是一片五彩的祥云,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上千只奇禽,早已把他们视为亲密的伙伴与朋友,它们从远处飞来,毫无芥蒂地落在他们的肩头、手心,叽叽喳喳,你挨我挤,啄食着他们手心里的食物……
那样的场景,不是传闻,却让人疑为传闻。当地的广汉郡太守听说后,不相信,与随从来到了大匡山。那天,在太守的反复纠缠中,那两位大匡山的隐士当场为他们呼来了千只奇禽。当上千只五色珍禽欢叫着从四面涌来,太守被惊得目瞪口呆。奇人,奇事,奇哉!他连声呼奇,一改先前高高在上的倨傲态度,恳切邀请二位出山。那样的得道高人,正是大唐所急需。
李白后来在诗中表现出来的仙气,是否与那一段经历有关系?想来答案是肯定的。
在匡山,李白一待就是十年。从青葱少年,到翩翩青年。十年间,除了在匡山读书习剑,李白也会以匡山为圆心,四处寻仙访友。
唐代开国之初,便将道教奉为国教,并将老子奉为李唐家族的始祖。李白生活的蜀中本为道教发源地,被世代道教徒尊为“祖天师”的张陵,即于东汉顺帝时期入蜀,并在此创立“五斗米教”。至李白生活的唐代,道教在巴蜀地区更是盛行。青城山、峨眉山等地道观林立,都有著名的道场。李白家乡的紫云山,和他隐居读书的大匡山,也有道观。李白15岁开始就热衷神仙之道,与这种大的氛围影响不无关系。
在与东严子隐逸巢居的数年间,李白曾到戴天山去探访其间道士。遗憾那次因道士外出,李白倚松空等,直到黄昏才恋恋不舍离去。那一年,是开元七年(719),李白19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那次访而未果之后写下的一首诗,也是李白现存最早的诗篇之一。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9岁的隐者李白,出手成诗,已写得有声有色,诗句浅白易懂,却有着“清水出芙蓉”的清新明丽。从这首诗中,更见其当年隐居之环境。
李白诗中的戴天山与匡山,都属岷山,不过属于两个大小不同的山头而已。《西溪丛语》中载《绵州图经》云:戴天山,在县北五十里,有大明寺,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谓“康山读书处”也。《一统志》:大匡山,在绵州彰明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亦名戴天山。
史料多称大匡山即为戴天山,言戴天山是大匡山的山巅。据说,在大匡山山顶,李白当年访道士不遇处,还有累累瓦砾,即为道士当年的饲鹤池故迹。
位于大匡山和青莲乡之间的小匡山,据说李白当年曾在那里读过书,也就是传说中的“点灯山”,《彰明县志》载:“小匡山,县西三十里,亦名读书台。孤峰秀拔,宛如文笔,李白尝读书于此。”清代乾隆年间,小匡山还曾建立太白祠,祠中挂有匾额“古读书台”,正殿塑有李白像。此外,山上还有李白晒书坪、书箱石等遗迹。
大匡山,小匡山,戴天山,紫云山……山山水水间,留下李白吟诗苦读的身影,见证他衣带生风舞长剑的英气。集日月星辰的灵气于一身的少年,如万里长河中一股清泉,李白的人生长旅正始自那个人间风景佳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