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5章 溃败而逃
虽然是答应了于谦的话,但是他却是并未直接离开,迟疑片刻后说道:“于大人,陛下怎么办?”
朱祁镇现在就在城门前,若是大明出兵的话,很可能会误伤到朱祁镇!
“陛下?陛下在哪里?本官不曾看到!”于谦面无表情,沉声说道。
陷阱已经布置好了,而且也先也已经进来了,如此情况下,岂能因为朱祁镇的出现,而让大明放弃这个打击瓦剌的绝好机会?
若是朱祁镇有骨气的话,或许于谦还会犹豫。
毕竟君臣有别。
可是,朱祁镇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他的所作所为,就差直接将大明卖给瓦剌了。
如此皇帝,让人心寒!陶瑾听到于谦的话,神情有些复杂。
沉默了一阵之后,他点了点头:“于大人,我知道了。”
说完,他转身迈步离开。
瓦剌大军!
也先看着站在安定门前叫门的朱祁镇,嘴角微微上扬,满脸微笑:“知院,你说大明将士看到他们的皇帝如此,心中会是什么感受?”
虽然他生活在草原,但是对于中原的一些事情也很清楚。
比如说皇城的特殊地位。
其他的城池无论再怎么样,地位都绝对无法与皇城相提并论。
而现在,大明的皇帝正在叫皇城城门,目的却是要让敌人京城。
如此事情,简直是荒唐至极,偏偏却真实的发生了。
稍微想想就能够知道,此时大明将士心中肯定是恶心的要命,但是却偏偏毫无办法,毕竟皇权之上,谁敢说皇帝什么呢?
这样一来,军心自然会受到不可避免的打击。而这也正是也先的目的!
伯颜帖木儿面色凝重,迟疑片刻说道:“太师,我有种非常不安的直觉,要不咱们还是别攻城了,还是直接返回草原去吧。”
他很清楚也先的性格,但即便是如此,他还是将话说了出来,因此他此时心中非常的不安,好像接下来有什么非常可怕的事情要发生。
“咔咔咔!”
不等也先开口,安定门的城门忽然打开。
于谦、陶瑾二人一马当先,带领数万杀气腾腾的大明将士杀出城来.
奉天殿!
朱祁镇感受到宫殿中的震动,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从龙椅上站起来,对着群臣说道:“诸位,瓦剌大军已经来了!”
已经是到了大明与瓦剌交战的最后关头了,他若是不去的话,这场大明与瓦剌之间的大战岂不是有点不太圆满?
也先来到大明之后,三战皆是败在他的手上。如今,这最终的决战,亦要由他来终结!
另外,他也怕于谦打乱他接下来对草原的计划。
穿越而来的第一天,他便给自己设定好了目标。打退瓦剌兵马,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挥师北上,让草原重新感受大明的兵锋,匍匐在大明的脚下。
他要做大明第二位封狼-居胥的皇帝。。
当然,也是历史上第二位。
以大明现在的实力,若是想要远征草原,并不是太容易。
别看大明能够打退瓦剌这次的进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明能够有实力北伐。
打仗,从来都不是兵马强弱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
如今的大明,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打仗也需要提前运送好充足的物资,如此才能无忧无虑的出兵。
除了整合自身之外,想办法削减敌人的额实力,也是一种办法。
敌人的实力变弱,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我方实力的增加。
很浅显的道理。朱祁钰接下来要做的,一共有两点。
:积极的备战,为横扫草原做准备。
二:搅乱草原,让草原打成一片,乱成一锅粥。
别人不好说,但是朱祁钰要想做到这两点,并不是很难。
前世,他在阅读大明历史的时候,便做过这方面的推演,有着一套近乎完美的方案。
如今的草原,瓦剌一家独大。但是有一点,草原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
暂且不论这种生存法则到底好不好,单独伶出一点,那就是草原一旦无法一个强的人,必将会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比如说现在,瓦剌强大,他们便统治了草原,哪怕是脱脱不花这位草原大汗,也必须要看也先的脸色行事。
可是,脱脱不花的臣服,难道就真的是心甘情愿的吗?
很显然,并不是。瓦剌、鞑靼、兀良哈。
这三股势力是草原比较强的,然而,草原广袤,生存着无数的大部落小部落。
这些大部落和小部落绝大多数都依附于瓦剌、鞑靼、兀良哈,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臣服的。
想要让草原现有的秩序被打破,只需要一点,让瓦剌实力大幅度缩水,但是却不能将其消灭。
消灭了瓦剌,脱脱不花肯定会抓住机会,一句吞掉瓦剌的势力,将草原掌控。
到那个时候,大明所面对的敌人,仍日是整个草原。
大明将士虽然不惧战,但是能够更轻松的征服草原,为何要多做无谓的牺牲呢?
完全没必要!
“瓦剌来了,这场大明与瓦剌的大战,终于是要划上句号了,不知道最终的结局如何。”
“最终的结局?呵呵,我猜肯定是也先溃败而逃。”
“不要大意,王爷虽然厉害,但是也先也不简单,不过,最后瓦剌败退应该是必然的,只是不知道他们会给我们大明带来多大的损失。”
“你们说,瓦剌这次进攻的目标,真的会是安定门吗?陛下又真的会出现吗?”
群臣听到朱祁钰的话后,低头发出一阵议论。
从议论中可以看出,对于大战的结果,他们都致看到大明。
当然,除了这场大战的结果之外,他们都很好奇瓦剌兵马进攻的目标是不是安定门。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如果瓦剌进攻安定门的话,或许朱祁镇就真的会站出来叫门。
“诸位,走吧,随本王去看一看我们大明将士的悍勇!”
朱祁钰面色平静,淡淡说道。这段时间,成长最快的兵马,绝对是大明新军。
这支由朱祁钰一手组建,由于谦训练的大明新军,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他们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十万新军也不是随便拉出来的兵马,而是从一众勤王兵马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员。
也正因此,他们的成长才能这么快。
说白了,大明新军的底子本身就很好,再加上良好的训练方法,所以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是,王爷!”群臣答应一声,他们此时也都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