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定远一手遮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3章 神算子

朱桓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在男子身上上下打量,悠然回应:“信则真,不信则无。”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群立刻被吸引,纷纷围了上来,似乎想要见证朱桓的“算命”技艺。

“贵庚?”人群中有人询问。

“年方三十有五。”男子自信地答道。

朱桓故作认真,示意男子在桌上用手点出一个字。男子迅速写下“去”字。

“你想算什么?”朱桓问道。

“算算我的家宅前程未来如何?”男子期待地说道。

朱桓心中暗自得意,微微一笑,开始假装深思:“‘去’字,乃是土和厶组成,土可代表你家的房屋、土地和钱财的来源。

但下方的‘厶’,却有些不妥啊!”他顿了顿,似乎在酝酿更深的含义,面露哀伤之色。

男子见状,心中忐忑,急切地催促着:“求先生快告诉我吧!”

“咳咳!”朱桓清了清嗓子,故作郑重,“既然如此,那你可听好了!

‘厶’字若是封口,自是无妨,但此处却缺了一个口,正是说你家未来的钱财将会慢慢地消耗殆尽,需多加谨慎!”

男子的脸色微微变了,细细回想,似乎意识到自家近来的窘境,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此时,他竟觉得朱桓真如神仙一般。

“先生,真乃神人啊!这都能算得出来,和我家目前的状况如出一辙!”男子惊喜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朱桓见状,继续劝道:“你如今身为家仆,若是去了只会继续如此,而若留在主人的府上,讨得主人欢心,或许能破解此困境!”

男子听闻此言,眼中闪烁着盼望的光芒,但朱桓又补充道:“然而,我告诉你了途径,但仍需脚踏实地,否则将会落入深渊。”

男子听后,心中感激,立即从怀中掏出三两银子,递给朱桓。

就在此时,另一位顾客冲上前来,在桌上写下一个“因”字,急切地道:“先生,我也想算算前程!”

朱桓照常故作思索,缓缓说道:“你前程似锦,然需贵人相助。你看‘因’字若在底下加个‘心’字,就变成了‘恩’,这说明你需要恩人,也就是贵人相助,方能前程似锦。劝你行善积德,才能福泽绵长。”

听到此言,那人满意地点头,同样掏出三两银子给了朱桓。

他心中暗自窃喜,今天的“生意”可谓相当顺利。

一位老者携带家仆,缓缓挤开围观的百姓,向朱桓走来。

此老者正是诚意伯刘伯温,年纪六十五岁。

随着他一步步走近,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朱桓心中一阵慌乱,周围的百姓们也无不惊诧,大家都明白了眼前这位老者的身份。

刘伯温在后世被誉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且在哲学、历史、天文、气象、历算、地理、医药、工程、书画、农事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文备受后世推崇,历代文人都对其敬仰不已。

《明史》对他有过赞誉:“所有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朱桓虽然曾在宴会上远远见过他,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心中难免感到一阵紧张。

他仔细打量刘伯温,心中不禁感慨:即便是位高权重的诚意伯,如今的打扮却显得如此普通,恐怕连自己的老爹朱六九都未必能认出来。

刘伯温本是在马车里经过此地,恰巧遇见百姓围堵车道,才不得不下车走动。目光游走间,他看到朱桓旗子上的字,出于好奇才让家仆挤入人群。

朱桓心里清楚,这位历史上的刘伯温,虽有着卓越的才华,却在晚年被朱元璋听信胡惟庸的谗言而远离朝政,最终郁郁而终,甚至因胡惟庸的阴谋而遭毒手,实在令人扼腕。

他暗暗思索,虽然刘伯温才华横溢,但这段历史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你运气倒是好了,今日就只剩下这最后一卦了。”朱桓故作轻松,语气中透出一丝调侃,试图掩饰内心的紧张。

刘伯温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未曾想到在得知自己身份后,竟还有人敢于给他算命,这无疑让他颇为意外。

“看来,你倒是个大胆之人。”刘伯温不假思索地说道,眼中闪烁着一丝赞赏。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低声议论,目光齐齐聚焦在这位被称为诚意伯的老者身上。

朱桓心中紧张,却努力保持镇定,毕竟面对如此名人,心中的忐忑不安正如潮水般涌来。

刘伯温缓步走到朱桓面前,神情淡然,目光中透着一丝好奇,似乎在细细打量这位年轻的算命者。“小兄弟,看来你倒是个有趣的人,”刘伯温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一丝赞赏,“我听闻你这神机妙算,不妨让我也试上一卦。”

“既然如此,我便恭敬不如从命。”朱桓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心中想着如何为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解卦。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沉下心来,开始在心中推演与刘伯温之间的命运交织。

朱桓暗自松了一口气,心中思索着如何在这险峻的局面中应对。

他故作轻松,朝刘伯温颔首道:“当然,您运气不错,今天只剩下这一卦了。”

“那便请你为我算一算吧。”刘伯温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期待,俨然对这位年轻的卦师充满了好奇。

朱桓心中暗想,刘伯温的智慧与深厚的学识令他倍感压力,但他决定借此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

于是,他示意刘伯温在桌上写下一个字,刘伯温略加沉思,便在桌上写下一个“让”字。

“‘让’字,言语的言加上上字。”朱桓缓缓道,“这说明

‘心’字,便形成了‘导’字,这意味着要有心去引导,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刘伯温听后,面露微笑,似乎对朱桓的解读颇为赞赏。他点头道:“确实,行事需有心,方能得道。”

朱桓继续说道:“然而,‘道’字中间的横撇,若无遵循,便会迷失方向。正如你如今身处权谋之中,若无定力,或许会被他人的谗言所影响,甚至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