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同宗同源
何积善立即挺直了腰板,神情庄严肃穆,甚至翻开了笔记本,拿起了钢笔。
晏津不得不翻开笔记本,因为一些专业名词,甚至都没听过,自然记不太清楚。
“许辉说,咱们可以把双频激电法和相位激发极化法融合,两种激电法理论基础一样,只是接收信号不同。”
“咱们双频激电法,向地下发射高频和低频两种电信号,接受的是两种频率的响应电位差。而相位激发极化法,测量的是电位差和供电电流的相位差。相位差的大小,能够反应地质体激电效应的强弱。”
“通过测量高频和低频两种电流的相位差,通过一些办法,就能够获得异常体时间常数,从而剔除激电干扰体。”
“他还说了,相位激发极化法装置简单,能够融合进入双频激电法的仪器里面,而且不需要增加太多负担。”
“他还说……”
“等等!”
何积善听明白了晏津的意思,两种相似的激电理论融合,能够取长补短。
听起来简直完美!
可是,他越听越是陷入了迷茫,继续听下去也是枉然,于是不得不打断晏津的激昂陈述。
“什么是相位激发极化法?”
作为国内物探电法测量领域的佼佼者,他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名词。
晏津曾经也这么问许辉,虽然从许辉那里得到了相位激发极化法的理论,但到目前为止,依旧对这一理论一窍不通。
“我也没听说过这个理论方法。”
“查!”
何积善召集了电法教研室的团队成员,召开了会议,研究了许辉给晏津书写的那份简易的“相位激发极化法”的应用理论。
研究得出结果,这项理论能自圆其说,而且从激电法已有的理论基础来分析,这项新理论,并不是门外汗的信口胡诌、天马行空,而是实打实的有可操作性!
可是,问遍了整个学校的教授,没人听说过“相位激发极化法”!
不是不懂,而是听都没听过!
何积善于是上报了系和学院领导,联系了国内各大知名地质院校以及物探仪器研究所,跟国内各大知名的物探教授、研究员进行咨询。
最终得到一个结论:
国内没有“相位激发极化法”!
甚至于根本就没有这个名词!
更遑论有人进行相关的研究,或者发表论文!
甚至有一些教授直言,国外也没有相关相位激发极化法的论文,关于研究电位差和供电电流的相位差,理论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完全处于空白!
也许有人正在研究,但还没有论文成果问世!
也就是说,许辉所写的“相位激发极化法”的应用理论,完全是原创!
这是一种从激电法衍生出来的新的理论分支!
与双频激电法如出一辙!
何积善太明白这项理论发明创造的重大意义!
他能够连续破格评上副教授、教授,紧接着便被委以重任,担任电法教研室主任和地质系副主任,正是因为前些年他所提出来的双频激电法!
相位激发极化法和双频激电法同宗同源,宛如《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
难以想象,这么重要的理论成果,居然是出自于一名学生!
而这名学生就在他们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
如此出类拔萃的专业素养的学生,在此之前,居然籍籍无名!
决不能埋没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
何积善再次过来找到地质系主任梁先达。
梁先达六十多岁,临近退休,对何积善这位年轻力壮的后起之秀很是看好和器重,“上次着急忙慌过来跟我打听相位激发极化法,找到这种理论方法的相关文献了吗?”
“没有。”何积善摇头。
“怎么会没找到?是不是咱们学校没有收录相关文献,要不跟其他图书馆问问?”
“全问过了,全国范围内,根本就没有相位激发极化法的相关资料,书本上没有,论文也没有。”
“咦?”梁先达才六十多岁,形容枯槁,倒像是耄耋之年。
他经历过特殊时期的苦。
饶是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他对知识始终初心不改。
“怎么会没有呢?”他纳闷。
“地质大学一位教授留学美国,专门打电话咨询了外国的导师,他导师专门查了很多资料,也说目前国外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但还没有相位激发极化法的研究成果,一篇相关的论文都没有。”
何积善一五一十转述最近的调查结果,“在咱们国内,甚至都没有这个名词!”
“那你的意思……”
梁先达那双浑浊的眼睛,在这一刻仿佛绽放出炽烈的光芒,“相位激发极化法,根本就是完全的创新理论!”
“没错!”
何积善点头。
“也就是说,相位激发极化法和你的双频激电法同等重要!”梁先达激动地双手微微颤抖,端起的茶杯茶水都撒了出来。
“您小心点,茶水烫。”何积善连忙提醒。
“老了,心情一激动就手抖,控制不住。”
梁先达完全不关心茶水烫手,依旧沉浸在“相位激发极化法”所带来的震撼心情。
过了片刻,他看向何积善,“那这个提出‘相位激发极化法’的人,是哪一位老师,莫非又是你,还是你团队的人?”
“都不是。”
“不是?”
梁先达诧异,这段时间何积善为了查“相位激发极化法”的关联文献,用尽了各种关系,居然跟他无关!
“发明者是咱们地质系的一名学生!”何积善这话说出来,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代表的是科学的巨大影响力!
“叫什么名字?”
“许辉。”
“大几,哪个班?”
“目前还不清楚,所以我来找您,就是想查一下这名学生的身份。我之前问过其他老师,他们都说自己的班级没有这名学生。”
“许辉?言午许,光辉?”
梁先达立即起身,跟秘书交代了几句。
秘书小跑前往系学生办公室,很快带来了查询结果。
“咱们系根本没有许辉这名学生!”
“去学院的学生办公室查,兴许搞错了,是其他系的学生。”
梁先达吩咐完了,拿起电话,直接拨打了校学生办公室主任的座机电话。
调查持续了一天,第二天的时候,校办主任终于给出了有用线索的回复:
“咱们学校今年招收了一名来自邵市隆县的高考生,名字正好就叫许辉,成绩优异,不过现在入学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他还没有来报到,早已经过了入学报到的截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