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海盗风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95/50187695/b_50187695.jpg)
第18章 尼德兰人投降
一个星期七天,都在平静中度过。尼德·唐纳每天备受煎熬,不知道炮弹什么时候会落在头顶。明国人的行为有些奇怪,每日除了从赤坎用沙船载人、拉材料维修小棱堡,便是在台江内海训练水手;两条风帆战列舰在台江内海驶来驶去,仿佛在无声地宣示着某种力量。
尼德·唐纳并不认为风平浪静是好事情。第二天,他派出上尉德·容基斯带领480名尼德兰士兵,试探性进攻大员岛中部设防的义勇军。
上尉德·容基斯根本不看好这场战争的胜利。通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明国士兵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拥有先进的燧发枪和火炮。但军令如山,他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硬着头皮执行命令。
穿过土著和汉人居住的热兰遮镇,300米远处一堵土墙挡住了去路。德·容基斯下令士兵装弹,尼德兰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前推进。
王富贵看到尼德兰人排成整齐的队形冲锋,心中冷笑:“这不是给我们送活靶子吗?”
尼德兰人前进到离土墙250米时,王富贵一声令下:“200米膛线枪手自由射击,燧发枪手准备!”
“砰砰砰!”德·容基斯耳中传来了枪声。他心中不屑:“这么远的距离,子弹根本打不中。看来明国人是纸老虎,根本不会打仗。”他兴奋地喊道:“明国人根本不会打仗,冲啊!”
然而,一颗铅弹精准地击中了德·容基斯的胸膛,他倒在冲锋的路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前方。至死他都没想明白,自己怎么会中弹。跟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尼德兰人的冲锋戛然而止。
王富贵冷冷下令:“出击!”
600名义勇军战士大喊着向前冲锋,尼德兰人仓惶往热兰遮城撤退。快进热兰遮镇时,王富贵命令停止追击。尼德兰人第一次进攻,留下100多具尸体,草草收场。
逃回热兰遮城的士兵们又狼狈又沮丧。尼德·唐纳问道:“德·容基斯上尉呢?我需要他给我解释失败的原因。”
士兵们没人答话,都呆呆地坐在地上。过了一会儿,一个士兵低声说道:“德·容基斯上尉见上帝了,我亲眼看见他倒在路上。明国人会魔法,他们在二百米的距离开枪,打中我们,士兵一个接一个中弹倒下……”
士兵们沮丧地发现,除了投降,他们似乎没有别的选择。尼德·唐纳叹了口气:“派个代表去吧,看看能不能让我们体面地离开琉球。”
风帆战列舰上,郑袭接待了尼德兰代表,一名在琉球待了十多年的天主教牧师。
一见面,牧师热情地说道:“郑公子您好!十几年前,我跟阁下父亲有过交情。今天又非常荣幸,在这里见到阁下。”
郑袭淡淡一笑:“牧师先生今天不是来跟我叙旧情的吧?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牧师慎重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托举。亲卫接过信,检查后递给了郑袭。郑袭撕开信封,发现是荷兰文写的,便摇了摇头,将信还给牧师:“荷兰文我看不懂,你直接跟我说什么意思吧。”
牧师点头道:“热兰遮城行政长官尼德·唐纳的意思是,我们双方再交战下去意义不大。虽然我们暂时无法突围,但你们也很难攻下热兰遮城。不如各退一步,我们体面地退出琉球,你们的士兵也不用再流血。”
郑袭冷笑一声:“这就是尼德·唐纳先生的意思吗?不好意思,我们不接受。牧师先生可以在这里等一会儿,我请你看一场戏。”他转身对亲卫下令:“通知义勇军二号船长,炮击热兰遮城一个时辰。”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工匠们终于完成了两条船上大炮的改造。两条风帆战列舰被郑袭命名为“义勇军一号”和“义勇军二号”。
牧师站在甲板上,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500米远的另一艘风帆战列舰发出雷鸣般的炮声,大炮的后坐力使整个船体横移了好几米。肉眼可见,热兰遮城冒起了两柱烟尘。
一个时辰后,炮击停止。郑袭对牧师说道:“给你们24小时考虑,无条件投降,放你们回雅加达就是最后的体面。”
牧师回到热兰遮城,站在尼德·唐纳的官邸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建筑已是残垣断壁。尼德·唐纳苦笑道:“今天运气好,我在二层跟士兵们谈话。如果像平常一样在房里办公……”他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唐纳先生,我没有完成您交代的任务。郑公子要求我们24小时内离开,不能带走任何东西。他说让我们离开琉球,就是最后的体面。”
尼德·唐纳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一个人也做不了决定。大家一起投票吧,是投降,还是战斗到最后,由大家决定。”
当天下午,尼德·唐纳召集了所有士兵。牧师讲述了今天整个交涉的过程,以及他亲眼目睹的明军大炮的威力。最后,尼德·唐纳总结道:“是战、是降,我都与大家共进退。”
牧师问道:“愿意继续战斗的请举手。”他数了一下,1152名士兵中,只有361人举手。
第二天,在“义勇军一号”上举行了签字仪式。双方约定,荷兰东印度公司无条件从琉球退出,荷兰承认琉球是义勇军的领地。义勇军有责任保护和善待放下武器的荷兰士兵,并遣送他们返回雅加达。条约一式两份,荷兰驻琉球最高行政长官尼德·唐纳代表荷兰政府签字,郑袭代表义勇军签字。
1649年12月16日,义勇军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签订停战协议!
一行人踏上热兰遮城,丁晓明站在城墙边,远眺琉球岛,不禁热泪盈眶。多少年的梦想,今日终于圆梦。热兰遮城自1624年建立以来,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今天终于拔除了。
一行人参观了荷兰人的各种生活设施。郑袭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设计理念,很多设施都以实用为主。而反观明朝,思想和观念越来越落后,士大夫们把心思放在了三寸金莲上,想想都令人作呕。幸好,曾氏和几个丫鬟都不曾裹脚。母亲不曾裹脚,是因为外祖父开明;馨宁没裹脚,可能是在北京受满族影响。一个多月没见面,郑袭心里不禁有些想念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