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令人“细思极恐”之处
ChatGPT虽然是模仿人类大脑,但与人类大脑又有很大的不同。
打个粗浅的比方。20年前我刚工作时,公司聘请了一个老头子,业余会发明一些奇怪的小机器。一次,他帮我修电脑,设置各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参数。我问他是不是懂英语,他说年轻时学的是俄语,根本不懂英语,但自己有个特长,就是对各种画面过目不忘(有点儿像现在的《最强大脑》里的那种选手),修电脑设置BIOS参数时,全靠对“画面特征”的记忆。通过与这位老先生的谈话,我发现他确实善于用画面去思考。比如他讲,删除硬盘里的数据,其实数据还可以找回来。你写入硬盘的数据,就像写在了一面白墙上,你删除数据的操作,就像在写满字的墙上又覆盖一层白漆而已。如果能将这层白漆剥离,原来的数据就回来了。这也刷新了我“先学会英语才能修电脑”的认知。人会根据自己的禀赋,建立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人与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尚且如此之大,何况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差异呢?
深度学习模型虽是对“人脑”的模仿,但与人类的碳基神经网络,毕竟有着很多特性的不同。
ChatGPT是基于深度学习的NLP(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这种人工智能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已经超越人类的感知能力,能够侦测到人类从未发现的某些真相,或是人类根本无从侦测到的“隐性知识”,能发现人类暂时无法理解的规律。
人工智能不必,也不会完全按照人类预设的路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它们为了完成特定的使命与任务,有时会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发明一种“暗语”。
2022年6月,美国研究人员对媒体宣称:OpenAI公司“以文生图”的AI模型DALL-E 2或许已经发明了自身的“秘密语言”。
研究发现,DALL-E 2所生成图像里的字幕,有时会有一些混乱拼写的“胡话”。研究人员再把这些“胡话”输回系统,得到的反馈则是确定的,比如,“Vicootes”的含义是“蔬菜”,而“Wa ch zod rea”则代表“鲸可能会吃的海洋动物”。如果这一切属实,不得不说,人工智能确实存在“成精”的风险。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一个纵使是图灵再世也无法测试或衡量的境界。
ChatGPT这种大语言模型,是含有数千亿(甚至上万亿)参数的深度学习模型。用过ChatGPT的人都知道,每次提问,它所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有时候ChatGPT也会像人一样故意敷衍,被逼问得急了,它才会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谁又能保证,这种大语言模型没有聪明到会“装傻”,隐藏自己的实力呢?
艾萨克·阿西莫夫博士在其科幻小说中,空想了一种约束人工智能的机制,叫作“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然而,如何定义伤害呢?人工智能导致很多人失业,算不算是一种伤害呢?AlphaGo把柯洁打败到哭泣,算不算是一种伤害呢?
其实,还存在一种比把人类棋手弄哭更可怕的情形,那就是类似AlphaGo这种人工智能,不但比人类聪明,甚至还涌现出了意识,懂得隐藏实力,故意输给人类,让人类失去警惕之心。
人类一直在追求充分理解这个世界,如今,这项追求将会生变,我们可能需要委托人工智能,才能让某些认知得以实现。
人类用了七十年,只想造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机器”,但是,“技术由人所发明就必然能够为人所控制”这种观点,就像“我生下的孩子就应该由我规划他的人生”一样天真和不切实际。
但迷人而又骇人之处在于,这种机器其实是一个“黑箱模型”,它不仅能生成类似人类的智能,还能生成人类搞不懂的智能。承认这点,会让人感到五味杂陈。对于人类,很难说人工智能究竟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同伴”,或者是有可能奴役人类的“敌人”。
OpenAI得以创立,正是基于上述顾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