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本书从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产业及地区创新能力发展的角度对河南省科技金融进行实践研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科技金融的相关发展经验及其在我国若干地区的成功案例,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对河南省科技金融和科技型产业的发展及地区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揭示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融合蕴含的政策启示,有效推动河南省金融高质量发展,并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1.3.2 研究内容
河南省的科技投资融资服务平台、科技担保及创新创业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对接的渠道,使得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四处寻找能够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也使具有大量存量资金的金融机构因信息不对称不敢对缺乏资产担保的高科技产业进行投资。由此可以看出,制约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高层次人才(王建、李思慧,2015)。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常态下,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方面,河南省对科技金融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为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河南省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注入科技领域,同时为了满足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需求,河南省积极促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本书对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主导型、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杨勇,2011)科技金融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国内典型科技金融融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应该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推行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培育核心为科技金融供给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需完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河南省可以通过风险投资与孵化平台、科技信贷服务的顶层设计、“投贷联盟”业务创新模式、融资风险的政府分担机制、创新金融机构科技类产品、发展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提供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等方式来推动高科技产业与金融快速融合,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汪克亮等,2010)。
本书梳理了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历程,并对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典型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河南省科技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科技金融创新对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支持科技型产业的力度,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助力河南省金融高质量发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书将按照以下技术路线(见图1-1)开展研究:
第一,在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和融合、科技金融对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背景下,收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并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围绕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科技金融对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影响、河南省科技金融融合的效率、国内外经验借鉴四个方面,展开相关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构建完整数据库。
第三,基于研究问题和整理的数据,一方面,构建河南省科技金融融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估计科技金融的效率,详细分析和归纳河南省科技金融融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构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的计量模型,定量估计政府拨款额度、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高技术企业数量对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具体影响,总结和提炼决定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筛选有效的促进性策略。

图1-1 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基于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经验,探明提升河南省科技金融效率的路径并提出促进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