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藏有你走过的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做出版这些年》:我做出版这些年[1]

大一那年闻一多的《一句话》(及《发现》《祈祷》),在我心里种下了出版的种子。那一次在清华已形成传统的作文比赛中,尽管赵立生教授强调诗歌例外,但我还是写了一首长诗,最后教授们还是破例给了奖,我也因此得了在清华的两个奖和第一笔奖学金。然而终于与出版沾边是1998年我开始大量写作诗歌时起,第二年,我编选了自己第一部诗集,出版前,当时的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如今的吉林省总工会主席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秦教授(副业是红学家)写了三首律诗,清华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教授则题了字,诗刊社“青春诗会”发起人、著名诗人王燕生先生则作了序,三美并妍,可以说是莫大荣耀。除了中考我参加了考试,小考、高考、双学位、研究生四个关口我都是免试保送,我后来从吉林省防汛办岗位上保送回清华念编辑出版双学位,不知道与这一荣耀是否有些关联。2000年,我接到时任清华中文系系主任的徐葆耕教授布置的任务,为清华九十年校庆编选一本文集,于是便有了《清华九十年美文选》的诞生。这应该算作我出版生涯的正式发端。记得某年我随解志熙教授去探望病中的季羡林教授,书里收了他早年一篇散文。季先生说,荣列其中,心内忐忑。我至今仍未卸去《清华文刊》社长头衔,该刊历史上仅有的三期用的都是季先生题签。徐葆耕教授同时是金鸡奖剧作家及“清华学派”主要的阐释者,由王瑶教授提出、经徐葆耕等学者阐释之后,“清华学派”始显出脉络。徐教授于去年年初位列仙班,享年73岁——我无论如何想不到十年前当他在全校大课妙论中西,在小班小灶讲解我的习作时已是花甲高龄。思及间接扶我走上出版之路的其中一位引路人再无相见之日,怅惘唏嘘。

直接教益于我日后以出版为业的当是我念编双时的班主任孙传耀教授。他以一己之力撑起名震业内的清华编辑出版专业(另一叫法是科技出版),十几年哺养了清华文脉,可惜在清华梳理专业大潮中终告不保,据说改制成“人文实验班”。也许有一天清华也像如今发掘清华国学研究院那样,重新接续断了的编辑出版血脉。我至今收获的最高荣誉——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也是在编辑出版双学位毕业时获得,多少宣示了我做出版的“命定”。影响了二十余届清华学子的早年的诗评家、后期的“症候式分析”专家蓝棣之教授对我的文学道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也是我修编辑出版双学位时的导师。在他的课堂上,我做的读书札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的178条札记》受到他和一些散文、小说作家的推重,我实在想不通一篇摘引如何能在学者和创作者中间取得共鸣。我在蓝教授课堂写下的论文《愁人的兽物:沈从文以至亲为题的三篇小说读解》至今仍是我深爱的几篇论文之一。我引以为傲的另两篇论文《行走的花朵:冯至、邵洵美诗〈蛇〉的读解》和散佚了的《读卞之琳〈尺八〉》都是在解志熙教授课堂上完成的。他们是我在文本细读和形式分析上所做的努力,这样的训练无疑让我在做策划中受益。我在孙宝寅、杨民、罗钢、张玲霞、孙殷望、刘勇(格非)、赵丽明、旷新年、葛兆光、汪晖、孟悦、刘禾、王中忱、胡钰诸先生课堂上的收益也多多少少渗透在我的事业中。

200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王平编辑给我打气说,国有、民营各家都安不下我这尊“神”,唯一适合我的只有贝塔斯曼。那时我还只是清华中文系研究生,同时担任编辑出版双学位一百多名同学的班主任。提供给我贝塔斯曼招聘信息的是我当时的学生赖佐夫。4月,贝塔斯曼中国总经理潘燕女士到京面试了我,随即通知我到贝塔斯曼书友会做采购编辑。后来听说贝塔斯曼高层看到我长长七页5号字表格式简历后就做出了录用决定。我想应该是我的条理化和编辑出版成绩打动了他们。我那时已经展露出后来媒体说的“三分钟定生死”的本事,以千字文或百字文推动过《可爱的骨头》《瑞典火柴》《尼古拉的遗嘱》《天使走过人间》等畅销书的热销,市场感觉有了,也让全国出版商认识了我。半年后,转为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策划编辑,创“红木马”品牌。这一段以引进欧美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主,操作过《高原上的探戈》《趣味门萨》《一分钟道歉》等畅销书并引进了约翰·班维尔、伊恩·麦克尤恩、尼古拉斯·埃文斯、尼尔·乔丹、马修·雷利、阿曼达·海明威、杰弗里·阿彻、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等名家的重要作品。原创方面则推出了甘薇、匡匡、连谏、菊开那夜、辛唐米娜、吴虹飞、阿闻、陈世迪、林采宜等作家笔涉思想、情感、社会的处女作或重要作品。

2006年6月,贝塔斯曼用为我开家公司挽留我。我去意已决,到磨铁与漆峻泓、沈浩波组成“铁三角”,自此开启磨铁的黄金时代。我在磨铁总编辑任上操作的《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后宫·甄嬛传》《心中有鬼》《漫画兔的玩笑(自杀)》《盛开》等畅销书开启了若干畅销书门类,至少在草根说史、盗墓小说、架空言情、悬疑小说、绘本漫画、作文若干方向是开创者或拓出了新路。以至于常有媒体和作者、读者将《鬼吹灯》也归入我名下,直到我独立门户时请天下霸唱主编《吹灯录》,这个虚名才算坐实。从贝塔斯曼到磨铁,我从编辑一跃而为总编辑,且果实累累,风生水起,至今被许多同业及后来者目为传奇。如果不是我想在知识体系中加入动漫板块,光是漫友通过猎头提供给我的根本性的年薪提升是不能说服我毅然离开磨铁的。

2007年5月,我到漫友任副总编辑,创“红人馆”品牌,操作的《戒嗔的白粥馆》《政协委员》《交易》《七年之痒》《婆婆媳妇那些事》《青囊尸衣》等畅销书在生活禅、80后官场文学、70后婚恋婆媳小说、名家新作(如蔡志忠、梁晓声、贾平凹、余秋雨、铁凝、都梁等名家新作或名作翻新)等方向画出了版图。蔡志忠、梁晓声、敖幼祥、郑钧诸大家因此与我缔结了友谊。漫友捧出的畅销漫画家敖幼祥因我的斡旋,与漫友签订十年长约,也蔚为年度事件。此间我还将郭敬明的《小时代》、郑钧的《摇滚藏獒》纳入金龙奖。《戒嗔的白粥馆》因为蔡志忠先生的推荐在台湾的圆神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蔡先生还写了专序,画了禅味尽出的“小和尚”。繁体版《小和尚的白粥馆》在台湾大卖,远超曾在大陆大热的一大批名家草根。

我在兼任一段时间金椰雨林品牌总监之后,与漫友挥别。明星化、媒体化、感受式的运作方式赢得业界认同。2009年5月,我做起了独立策划人和作家经纪人,出版《婚姻门》《幸福的事》《婚姻方程式》《谁动了情》等大量小说之外,重新焕发草根说史第二春,16卷本《世界历史有一套》领衔,23卷本《历史中国》、20卷本《历史从头读到尾》、8卷本《世界传》、8卷本《二战秘史》、7卷本《快读历史》、6卷本《知识简史》、4卷本《民国大牛们》、4卷本《陪你到历朝看风景》、3卷本《睁眼看历史》《加密的历史》等随后。图书上多数贴上“多来多米”品牌。这些年《后宫·甄嬛传》《婚姻门》《婚姻扣》《娶我为妻》《杀八方》《房比天大》《草莽》《荡寇》《货币家族》《大烟帮》《七年之痒》《婆婆媳妇那些事》等作品与影视结缘。我在清华期间就兼做过编导、公关、商业企划,如今也少量策划些晚会、活动、赛事、音乐、电视节目,明眼人可以看到,这些“走神”动作都在明里暗里指向出版。我赴任磨铁前,“布老虎之父”、操作了《狼图腾》的金牌策划人安波舜先生曾力邀我加盟长江文艺北京中心充任副总编辑,若我未答应磨铁之聘,我的出版之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路有多条,脚只能选择一条走下去,这就是缺憾美的魅惑,这就是人生。不时有人宣称我的经历充满了幸运和巧合。这要留待玄学和命理学去解答。我知道的是,如果幸运和巧合总是垂青于某人,那么就不是幸运和巧合可以解释得了的了。广东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丹飞的穿行》获2008—2009年度中国纪录片十优(短片),台里筹划拍个续集,在答应拍摄之前,我得等待一个契机。

注释

[1]本文首发《出版广角》2012年第1期丹飞专栏“见好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