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经纬度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648年后的欧洲:三十年战争的遗产和“太阳王”

俄罗斯作为“第四股力量”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我们的欧洲故事里,法国才是核心。的确,早在16世纪,加尔文教徒亨利四世国王与英格兰的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讨论建立联邦欧洲时成了朋友。对此,亨利四世的首席部长、第一代叙利公爵马克西米利安·德·贝蒂纳(胡格诺派)煽情地称,亨利四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是设计这一体系的两位君主”,还“将法国君主和英国君主的利益联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但到了1593年,亨利四世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摒弃了加尔文教,排挤了他的新教盟友伊丽莎白一世,并宣布“为了巴黎,值得做一场弥撒”。为了统一自己的国家,这位法国国王选择了天主教,而不是更费力的欧洲大业或是对新教的忠诚。

法国在三十年战争这场意义重大的欧洲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明显体现了务实主义(或机会主义)趋势。这次冲突源于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徒发起的攻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大陆上包括法国在内的所有强国都被拖入了这场宗教和领土的冲突中。斐迪南二世鼓动法国和欧洲北部所有的新教势力结盟,主要是瑞典、普鲁士、尼德兰联省,引发了天主教法国的极度反感。法国起初并非战争的焦点,仅仅是为瑞典的新教军队提供资金。但在1635年,法国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宣战,并与主要竞争对手奥地利发生了全面冲突。至关重要的是,这场对抗代表着哈布斯堡王朝为了在欧洲实行天主教霸权发动最后一次可靠的尝试。法国当然也在欧洲寻求霸权地位;但是,人们认为,法国在与新教徒联手对抗天主教同伴和教皇中表现出了赤裸裸的投机主义。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真正的全欧洲范围的冲突。除了英国以外的所有主要国家都参与了这场战争。引人瞩目的是,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明智地拒绝了和新教徒同伴们一起对抗统治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最终在1648年,战争带来的破坏促成了《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的签订,协议承诺欧洲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互相宽容忍耐,还要在分别以法国和奥地利为中心的两大“联邦”间实现权力的平衡,不论这种平衡会有多么不尽如人意。但在《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签署后,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天主教势力为了巩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继续交战了11年。最终,西班牙在欧洲的反改革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促使英国清教徒奥利弗·克伦威尔加入了法国的阵营。于是,三十年战争及其余波,终于影响到了欧洲全境。

后来,由于全面战争引发了大屠杀,《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体系允诺在欧洲进一步实现和平与一体化,尤其是在三大国之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三十年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碾碎了两个对立的联盟。奥地利接受了在欧洲不再能够杜绝改革的现实。宗教宽容必不可少。尽管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仍然反对改革,但奥地利和欧洲中部还是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我们将看到,在经济增长的支撑下,德意志各王国可以在这种平稳的局势下进行国家建设。在战争中士气受挫后,德国人的处境终于逐渐好转。奥地利毫无活力的中央权力也不再形成阻碍。

当《威斯特发里亚和约》订立时,年幼时就登上王位的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只有10岁。至关重要的是,路易十四和波旁家族都深深沉浸在“君权神授”的想法中。这些观点和坚定的领导风格让他认为,法国作为欧洲的利维坦可以摆出更为霍布斯式的姿态。路易十四挑战了当时外交上的均势,追求法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为了支撑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充分利用了法国的经济和人口。简而言之,这个“太阳王”的名言“朕即国家”与法国在欧洲的支配地位相吻合。路易十四可以对西班牙、尼德兰联省、德意志诸国发动战争。后来在1678年与荷兰人签订《奈梅亨和约》时,他的代表们协商出了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条款,获得了新的领土。但是,在秉承着机会主义进行了三十年战争以及路易十四的一系列战争后,法国在欧洲背上了侵略者的骂名。的确,很多讲德语的欧洲人都将法国视为自己永久的敌人。毕竟在17世纪,位于欧洲地理中心位置的他们受到了法国政策的巨大影响,甚至延续到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