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图书馆里“假正经”
我在图书馆里遇到了一个“哲学家”,贾枕净,他说他喜欢看哲学类书籍。感觉高深莫测才会有意思,偶尔也会看玄幻小说之类的。
我瞧见他手里书籍,是一本“毒鸡汤”文学。不咋喜欢,也没见得有多厉害样子。或许是以前听的鸡汤多了,也烦了,一看见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
假正经摊开书本,找了一个靠窗位置坐下。时不时会看看外面的风景,也观察周围的人。
我随手拿了一本《假正经文学》,不知该不该点评,这名字起的,也算是合我眼缘。比起枯燥乏味文学,我更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
“想起以前看的名言警句,额外警醒人们做事。有一天,我带着自己生活去读。默默合上了手里书。不是优秀人得到他人认可,而是她们自身就有很好条件。”
“想起小时候读的第一本书,不记得书名了,就只知道。他说沉默寡言,孤独的人,都很优秀,如艾因斯坦等。我那时就很傻,感觉和书中人物共情了,认为自己也是个伟人料子。越看越悲伤,越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想来这就是上天给我安排。我也相信那句“读书,就是在和品德高尚的人谈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有志同道合的人”。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认为自己就该那样,话越来越少,脑袋里不断幻想着成功画面。”
“觉得自己该认清现实,是在高中时候。我又重新读了那些名言,好多都那么想笑,也那么傻。直到遇到了一个人,他告诉了我,也让我笃定要努力前行。”
“他说‘一个优秀的人,他从一开始就瞒过了所有人,也包括他自己。很显然他瞒不了他的意志。从一开始他就有意无意的为自己谋划,在生活中后知后觉的进行着。不是优秀人少了,而是懂得如何优秀人离开了,什么也没留下。就只留下了他们伟岸的作品。”
“当你用你人生去读他人作品时,你读不懂,也只拾得半点皮毛。我不太建议去读那些名言,原因无他,只觉得不适合当下生活。你可以那他来打发时间,激励自己,但不能太过苛求自己。有人说你连共情的能力都没有吗?”
“不不不,我们怎会不知道生活的苦,苦吃多了,懂了,不一定要感同身受,记住,‘我没那么多眼泪哭自己懦弱’。”
“我们何尝不是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呢?那天我也痛了,和你一样的痛,我不会愿别人不帮自己,而是会感谢,这是我应得的。是自己给自己的,曾经他人有难时,我不作任何关心,我只当那是贯病。其实我也很想有人多关心我点,可我和你看世界态度不一样,让我没法在你需要帮助时候伸出援手。我不是不帮,我只是以我认为对的发式活着。”
“我没有错过一个带我好的人,也没有错过一个带我不好的人。我记得在我爱哭爱闹时候,得到包容和理解,也记得,在我选择沉默时候,大家对我疏忽。我没有隔开认何一个人,我只是隔开了我自己。想想本该在一起的人,却因性格不合而分开。我挺难过的。有想过是孤独带给我的,也明白是我选择孤独,又惧怕孤独。”
“反反复复折磨下,我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这个世界,有些人,不是一开始就有主角光环,而是他在为自己人生布局。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他也许曾无数次幻想自己到地多么优秀,是通过金钱还是荣耀还是其他。又或许,冥冥之中就有那种感觉,牵引着我们每个人去行动。”
“书本是可以看的,你不看你怎么开阔你眼界,怎么知道你到了那一层。当你觉得那本书沙雕又无趣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在成长了,那么可以换另一种类型来看。你也可以在再等等,说不定你又有新见解,再读时,就没那么无情了。人总会变,变的时候,不如合着心意去挑选喜欢书籍,来打发无聊时间。增进自己阅历。”
“书真的不介意读太多,很多书本都过于老套,跟不上我们思考步伐。你不防试着创新一下,而不是摆烂的认为那东西不适合自己。想来你是有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才会吐槽和厌烦。何不打开心结看看,你那心里的料,能有多少人认同。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在更新换代,说句老是话,写这本书用意。就是将脑子里墨水挤出来,装得太久也不是什么好事。”
“起头是过于俗烂些,没有开始杂七杂八,也就没有后来滚熟逻辑……”
这本书写得很好,也不知道作者是谁,没明说,不过看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