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孙悟空的原型是谁?
孙悟空是中国文学中最大的IP[1]之一,中国人没几个不知道孙悟空的。文学创作一般都讲人物原型,那孙悟空有没有原型呢?有。但是关于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谁,文学史上有很多争论。
孙悟空的原型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神话原型,第二种是现实原型。神话原型,就是说在别的神话里面,也有跟孙悟空类似的形象,后来被《西游记》的创作者借鉴了。现实原型,就是说历史上真的存在和孙悟空身份类似的人,而且被孙悟空的创作者借鉴了。这些原型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先说神话原型。为了这事,民国时期还有两位大学者打过笔仗,一位是鲁迅,另一位是胡适。鲁迅先生认为,孙悟空的神话原型是淮河流域的水怪无支祁。古本《山海经》里描述无支祁的长相是“形若猿猴,金目雪牙”。据说无支祁曾经在淮河兴风作浪,弄得淮河沿岸洪灾泛滥。后来大禹打败了无支祁,把他镇压在淮河下游的龟山脚下。这个故事和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故事如出一辙。《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金箍棒,本是大禹治水时用来测量水深的天河定底神珍铁。这其实也是在致敬无支祁的传说,照应了无支祁和大禹之间的关系。
鲁迅的这个观点,听上去还是挺有道理的。那我们再来看看胡适的观点:胡适说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话里的神猴哈奴曼。哈奴曼这个形象出自印度的神话史诗《罗摩衍那》,“衍那”在梵语中意思是冒险的故事,“罗摩衍那”的意思就是罗摩历险记。这本书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西游记》在中国的地位。神猴哈奴曼是风神和一个转世为猴的天宫歌女所生,天生力大无穷,又跟随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学习本领,学成之后可以腾云驾雾,还能随意变化;而且他曾经吃下龙珠粉,练就不死之身。这些特征都和孙悟空非常相似。更关键的是,哈奴曼还曾有一个光荣事迹:大闹无忧树园。这个故事说的是:哈奴曼偷吃了无忧树园的果子,被人发现了,于是一怒之下,捣毁了整个无忧树园。这和孙悟空大闹蟠桃园的故事非常相似。所以胡适认为,哈奴曼才是孙悟空的原型。
其实,孙悟空的形象,可能和中国的无支祁、印度的哈奴曼都有关。《西游记》的孙悟空诞生在花果山,一般认为,花果山的原型在江苏连云港附近,距离当年无支祁被镇压的地方也不远。同时,孙悟空的经历和本领,与哈奴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实,除了无支祁和哈奴曼,孙悟空还有一个被胡适和鲁迅共同忽视的神话原型。
据说,考古学家曾在福建省顺昌县的宝山之上发现了所谓的“齐天大圣墓”,墓中有两块墓碑,一书“齐天大圣”,一书“通天大圣”。根据考证,此墓修建于宋、元之际,早于《西游记》最终成书的明代。那这里的“齐天大圣”到底是谁呢?
宋代有一个话本故事《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这个故事后来被明代的冯梦龙修改后,收在其小说集《喻世明言》中,叫《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话说宋徽宗年间有一个叫陈从善的人,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去广东南雄做官。他带着老婆,路过江西境内的梅岭,忽然老婆就被劫了。而且劫走他老婆的还不是人,是一只猴精,自号申阳公,又号齐天大圣。这猴精还有两个兄弟,分别自号通天大圣和弥天大圣。陈从善的老婆被齐天大圣抢走,他束手无策。三年后,陈从善遇上了紫阳真人,拜托紫阳真人帮他打败齐天大圣,救回了他老婆。
这个话本又有一个前身,即唐代传奇《补江总白猿传》。故事和宋代话本大同小异,说的是唐朝将领欧阳纥率军经过福建长乐,妻子被一只白猿劫走。欧阳纥进山搜寻,最后手刃白猿,夺回妻子。在这个故事中,白猿颇有神通,可以“半昼往返数千里”,这已经初露后世孙悟空的峥嵘。
从唐代传奇的白猿,到宋代话本的申阳公“齐天大圣”,其间埋藏着一条明显的线索,似乎比无支祁、哈奴曼更为接近孙悟空的原型。前文提到福建顺昌的“齐天大圣墓”,应当是民间为了致敬这一传说所建,毕竟《补江总白猿传》的故事发生地也在福建。不过,无论是白猿,还是申阳公,都是一只以夺人妻子为乐的淫猴。若《西游记》真的将淫猴改造成了不近女色的齐天大圣,则是一个重大的创作突破。
除了神话原型,孙悟空还有现实原型,而且有两位。第一位名叫石槃陀,这个名字出现在记录玄奘法师生平事迹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书里说,玄奘法师从长安(今陕西西安)一路西行,到达瓜州(今甘肃瓜州县)附近的时候,收了一位徒弟,也就是石槃陀。石槃陀本是强盗出身,听玄奘法师讲经被感化,于是拜他为师,保护他西行。当他们经过疏勒河附近的时候,石槃陀反悔了。因为玄奘西行取经的行为,在小说里是受唐太宗的指派,在历史上却属于非法偷渡。当时唐太宗正在筹划西部边境的战事,下令封锁边界。所以玄奘一路上都得设法绕过边关,避开检查。石槃陀一路走得提心吊胆,怕自己被连累,所以用刀威胁玄奘,让他向东原路返回。玄奘意志坚定,严词拒绝,还分了些行李给石槃陀,最终两人好聚好散。石槃陀是胡人,出家以后就是“胡僧”,和“猢狲”谐音。加上他毛发比较浓密,从现在的一些壁画上看,确实有几分像猴子。所以石槃陀是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之一。
另一个现实原型,名叫车奉朝。车奉朝是唐玄宗时代的人,他出生时玄奘法师已经去世很久了。那他怎么会成为孙悟空的原型呢?他本是唐朝的将领。唐玄宗在位时,一个西域小国派使节来朝拜,唐玄宗招待了使节,并派了四十多人护送他回国。车奉朝就是其中的一员。一行人到达那个小国,但准备返回的时候,车奉朝得了马瘟,只能留在当地。所以,孙悟空后来在天庭当过弼马温,可能也和这个故事有关。弼马温谐音“辟马瘟”,就是去除马瘟的意思,所以是养马的官。后来车奉朝在当地拜一位佛学大师舍利越魔为师,舍利越魔的称号也是“三藏法师”,这是对佛学大师的一种尊称,因为佛学中有经、律、论三藏,三藏皆通者为三藏法师。后来,车奉朝还追随师父西行,漫游了天竺国。车奉朝的法号也很有意思,他的法号叫“悟空”。所以,孙悟空的名字,很可能来自车奉朝。(事见《全唐文补编》)
总结一下,孙悟空有三位神话原型,即中国的淮河水怪无支祁、印度的神猴哈奴曼和中国的猴精“齐天大圣”;还有两位现实原型,即胡僧石槃陀和悟空法师车奉朝。其实,不需要纠结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哪一个。恰恰是这些神话和历史的融合,才孕育出了孙悟空这个中国文学的大IP。其背后是对多种文化的宽容与接纳,而这恰恰是文化创造的前提。
[1]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可以理解为知名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