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

一 尊儒时代背景及原因

自孔子创立儒学后,到战国时期,经过孟子与荀子的大力弘扬,儒学成为那个时代与墨家相并提的两大显学之一。虽然这种学说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一直没有得到诸侯国的实际支持,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国去宣传儒家主张,均未成功。各个诸侯国大多采用了法家观念,任用法家人物,比如魏、楚、韩等国。后来的秦国则采用了商鞅的法制思想,实行了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郡县制等,从而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此后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四海,建立了大秦帝国。按照他的设想:“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统一全国,成为第一个皇帝,故而称“始皇”。他想将这个皇位一代代地传下去,让其后人万世为君,但他没想到的是,统一中国后的大秦只存在了十几年,仅传了二世就彻底崩溃。

刘邦建立汉朝后,西汉早期的几位皇帝除了解决当务之急,大多会考虑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的原因。他们注意到先秦时代战乱十分频繁,各个诸侯国为了生存,必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经过一系列的兼并,形成战国七雄,他们看到了武力的有效性,所以那时可以称为尚武时代。

汉朝建立后,面临多个问题,从内政方面来说,要解决地方诸侯与中央的关系。战国时期,秦国通过设立郡县制,废除了地方诸侯的特权,以此形成中央集权,但高度集权的模式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全国统一,弊的一面是地方政府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这也是秦帝国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刘邦也有分封之举,当时有同姓王和异姓王,后来他意识到这些新的诸侯有抗衡中央的危险,于是又将异姓王一一铲除,到文帝时期,同姓王又形成新的威胁,这是需要汉廷处理的问题之一。

在传统观念中,皇与王都要有显贵的出身,但是刘邦出身于平民,他无法从血统上来证明以汉代秦的法统性,他需要一种学说来证明刘姓取得皇权的必然性,恰好儒家的观念基本符合他的这些需求,因此从汉初朝廷推崇儒家,其一是为了安定社会,其二是为了捋顺传承。

就儒家的整体观念而言,他们推崇中央集权,同时讲求宗法制度,而中国封建社会恰好是典型的宗法制体系,虽然由秦至汉实行的都是郡县制,但宗法家族制在社会上仍然延续。儒家的宗法制度以嫡庶之分为中心,强调宗族等级,维护宗法家长专制。这些观念都是汉王朝所需要的。

儒家的基本思想可分为仁和礼两大体系,孟子学派偏重仁,荀子学派偏重礼。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而“孝弟”则是指孝顺父母、尊重兄长,为此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之上的,由宗法家族观念推到社会道德,由治家推到治国,由孝父推到忠君。儒家的礼学则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礼记·曲礼》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可见礼在社会上有多么重大的作用。在中央集权时代,这种观念最容易体现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但是,儒家也担心皇帝对权力的滥用,所以必须让皇帝也有所敬畏,于是又创造出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来约束皇权。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以人随君,以君随天。”臣民必须遵从君主,君主则听命于天。从表面上看,这是对君权的一种约束,但实际上又等于承认君权神授,因为“天子”就是天之子。因此,儒家观念可以完善的解释朝代更迭的合法性,以及皇权的相对绝对性。

相比较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各家学派不具备这些实用性。例如,与儒家相并称的墨家,他们主张兼爱贵利,否定贵贱亲疏的等级秩序,这种观念不利于建立统治阶级的权威性,法家可以使诸侯国变得强大,适合于创业而不适合于守成。汉儒对秦之败做过系统分析,比如,贾谊在《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点中了秦朝的要害,因为秦王朝夺取政权后没有改变策略,继续使用暴力作为唯一统治手段,不懂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贾谊在《过秦论》中称:“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兼并他国,当然要重视计谋和实力,但安定国家则要懂得顺势权变,因此贾谊说,攻取和守成需要不同的政策,秦国用它的实力灭掉六国,但是统一中国后,却没有改变那种只适合于攻而不适合于守的策略,这就是秦帝国灭亡的原因。西汉早期的学者总结了秦亡的原因,认为只有儒家之术最利于现实统治,那时的社会风气盛行黄老之术,而儒家顺时因变,将一些观念融合进儒家体系中,再讲述给皇帝听,这些观念恰好符合了帝王思想,由此使得儒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之后儒家又想办法打击异端,使得儒家成为唯一立于汉朝的思想体系。自那时起,一直到今天,儒家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