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智造:文旅融合实践与观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谋划布局

“西安”之于“曲江”,是文化厚土、旅游流量、城市背书。

“曲江”之于“西安”,是文化高地、旅游端口、城市样板。

在空间构筑、地方营造、品牌创建三个层面,曲江新区在西安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丝路文化高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方面起到了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

“曲江价值”在于“文旅营城、古调新弹”,“曲江价值”成功输出的关键在于“政企协同、主客共享、行知合一”。

(一)文化立区,政企协同

文化立区,先立“根”,再立“本”。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塑造文化遗产地,打造旅游目的地,营建时尚生活地,是曲江新区文旅营城的立策之根和成功之本。2019年5月10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2019年12月17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大遗址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均凝结了大量西安经验和曲江智慧。据统计,曲江新区历年保护和利用的不可移动文物涉及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表4),“博物馆之城”计划引进的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共22家(见表5)。

表4 曲江新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一览表

img

表5 曲江新区博物馆信息表

img

续表

img

文化立区,先立标,再立准。截至2019年年末,西安演艺集团、曲江文化演出团、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曲江出版传媒投资集团分别在舞台表演、戏曲、戏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方面斩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华鼎奖”“鲁迅文学奖”等多项文艺大奖。同时,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大唐不夜城、西安易俗大剧院、西演LIVE·曲江创意谷展演中心年均举办各类舞台表演活动超过1000场次,曲江会展中心、曲江会议中心等场馆年均举办各类行业展览和交流活动2000场次,领军企业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连续8年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10次上榜“中国服务业500强”,带动中小文化企业超过2.2万户落户聚集、协同发展。曲江新区不断创立行业标准和典型案例,以“政企合作”模式开创了文化立区的新模式(见表6)。

表6 曲江新区“政企合作”模式

img

文化立区,先立人,再立城。曲江新区始终以人文本,先后推行“政府职能、事业编制、企业管理”的先进管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国有民营”创新机制、国有文化艺术院(团)改制和创新发展等举措,并于2016年创办西北地区首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充分发挥企业服务载体—星空企业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板块,通过政策宣传,为人才引育、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打造线上服务之家。制定颁布《西安曲江新区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西安曲江新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稿)》《西安曲江新区关于吸引高端金融人才的奖励办法》《西安曲江新区促进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实施细则》,从员工子女入学保障、租房补贴、高管购房补贴、人才扶持四个方面发力留住人才。一系列“组合拳”形成了人才聚集的“向心力”、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整体意义框架下个人生命意义空间的“孵化器”。同时,坚持并持续完善“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职能和“曲江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制度,年均扶持3亿元人民币,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刺激文化消费市场。在“博物馆之城”“音乐之城”“节庆之城”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强力推动“戏剧之城”“电影之城”“动感之城”建设。

文化立区,先立“基”,再立“仓”。曲江新区着力构建政府投资和产业投资“双核”融合发展平台,坚定夯实产业金融的生态基础,促进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耦合共生。西安曲江文化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服务曲江新区重大旅游项目为核心,积极推动以文化金融招商、金融商务服务为主的政策性业务,市场化开展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融资担保、不动产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投资管理、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八大板块业务,已经控股世纪金花、华仁制药、华商传媒3个主板上市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实际控股曲江文旅、人人乐2个主板上市公司和新动向传媒、曲江智造2个新三板挂牌企业,以“走出去”为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建立和健全多元化合作平台,以“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维度选择标的,以“产品+产业+产值”三个序列垂直深耕,以“资源+资产+资本”三个角度对外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品牌效应、平台效应、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见表7)。

表7 曲江新区实际控制主板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名录

img

文化立区,先立“心”,再立“新”。曲江新区先后针对非国有博物馆、文化企业总部及区域分支机构、文化创意园区等界别的项目精准施策,通过土地一级、二级联动开发的方式,托举了曲江文化大厦、曲江影视大厦、西安演艺大厦、曲江文化创意大厦、西安量子晨双创产业园区、曲江创意谷、西安文化CBD、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等一系列产业地标。在曲江新区规模发展阶段,诸多曲江自有品牌总部基地和楼宇经济将在品牌价值输出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产业势能、楼宇经济、品牌效益,三者缺一不可。

(二)旅游兴区,主客共享

2004年,即大雁塔北广场开放的第一年,曲江新区全年接待游客达800多万人次,“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游客分别达65万人次和69万人次,分别占全市同期游客总数的49%和61%[5]。2018年,曲江新区旅游接待人次数已突破1.3亿人次;2019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20亿元。“十三五”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 7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591.59亿元,较“十二五”分别增长47.7%和334%,年均增速分别为33.7%和64.8%,旅游业总体呈跨越增长态势(见图6和图7)。

img

图6 2005-2019年曲江新区旅游接待情况

img

图7 2005—2019年曲江新区旅游综合收入情况

旅游兴区,先兴城,再兴业。曲江新区以“景区”为流量端口,先后打造了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西安楼观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白鹿原·白鹿仓景区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秦二世陵遗址公园、贾平凹文化艺术馆、临潼奥特莱斯景区、西安常宁宫休闲山庄、西安大汉上林苑(杜陵)生态景区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见表8),成功满足了西安市民的荣誉感和升级消费需求,从而实现对西安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游客导流,继而通过以“西安年·最中国”为代表的城市节庆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主客共享交叉消费。

表8 曲江各景区一览表

img

续表

img

旅游兴区,先兴旅,再兴商。曲江新区在居民39.99万人口、年均游客5 000万人次、全域高品质酒店1万间夜的基础上,先后嵌入式创新打造大唐不夜城、西安大悦城、海港城、蔓蒂广场、芙蓉新天地、金辉·环球广场、W Five万众国际广场、金地广场、曲江创意谷9座典型的主客共享型文商旅综合体,联合拱卫形成区域消费中心。

旅游兴区,先兴建,再兴替。曲江新区坚持顺应居民、市民和游客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服务消费,增加公共消费,扩大节假日消费,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完善宜居宜业功能,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持续推陈出新,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如表9所示,曲江新区旅游渗透度各项指标统计分析显示:居民人口和游客数量比例失衡,旅游从业人员占比极低,说明全域旅游服务业亟待转型升级,软件建设和业态更新迫在眉睫。

表9 曲江新区旅游渗透度情况

img

(三)文旅营城,行知合一

文旅营城,行知合一。伴随曲江新区快速发展,关于曲江发展经验总结的理论研究、论文和专著众多,曲江下辖各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领衔,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制定行业标准。

文旅营城,知行合一。曲江新区要实现扩张发展目标,如何系统化、集成化、规模化根植异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论证,曲江智造提出“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评价体系规划和创建曲江价值输出综合管廊”的方法论,即借鉴设计之都、文学之都、美食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媒体艺术之都7类创意城市的评审标准和要素,结合标的城市的垄断型、唯一性旅游资源,向内整合曲江发展优质要素资源,对外一体化开展文旅融合全案策划并系统集成落地,政企合作、主客共享、以人为本、多城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