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老子的“治大国”思想
讲到国家治理,古代中国就有丰富的经验。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部著作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题目,不仅把“治国”的问题鲜明地点了出来,而且引用的是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名言,格外引人注目。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及其提出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即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时,把老子列在孔子、庄子之前。“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的一句名言,讲的就是“治大国”要具备一种若同“烹小鲜”一样的治国艺术。也就是说,治理一个国家,既要讲认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也不能过多地随意地进行人为干预,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完美的治国能力,让国家机器在既定的宪法和法律规则下有序运转。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的崇高的艺术境界。
背景
老子的“无为而治”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非常特别和深奥,强调要“无为而治”。由于对什么叫“无为而治”理解不一,各家各派注家对于“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各有各的解释。“小鲜”指的是鱼,应该是形小味美的河鱼。有的认为治理大国很简单,只要“无为而治”,像煎鱼那样把小鱼放到锅里去煎就可以了。有的认为治理大国非常不容易,必须“无为而治”,像烹煎小鱼那样,不能时不时翻来覆去,这样就会把小鱼搞烂了。应该讲,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不治,而是在治理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等问题,不能着急也不能过度,既有为而又不为。
习近平总书记讲“治大国若烹小鲜”,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是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讲到的。这次出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行前,他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他讲到了自己的经历、爱好,特别是讲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他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他还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第二次,是在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的。这次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和路线图,明确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在论述怎么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大国若烹小鲜。’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下一步改革将不可避免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牵动既有利益格局变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他还说:“我们的政策举措出台之前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力求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行之久远,不能随便‘翻烧饼’。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稳妥审慎,不能耽误了必须推进的改革。”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引用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格言,并以此自勉,一是强调他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是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把国家治理好;二是强调他的治国理念是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和“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积极推进而又科学审慎,把国家治理好。前一点,强调的是为谁而治;后一点,强调的是怎么治理。
从他的这次访谈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共十八大后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就要探索新时代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即治国理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