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耕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作为协同创新网络成员的蜜蜂

协同创新网络的成员是酷狩猎者。一旦一个蜂群决定分巢,离开原来的女王和蜂巢,并建立一个新蜂房,就需要最好的狩猎者去为新家寻找最佳位置。侦察蜂不是由蜂群选出的,而是它们自己决定是否去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侦察新蜂房位置的蜜蜂同样也是最好的蜂蜜收集者。而这些最好的狩猎者中最优秀的蜜蜂,就是返回蜂巢报告它们已经找到新位置的蜜蜂,也是最棒的酷耕耘者。最成功的酷狩猎者找到了最好的位置,会跳起最活跃的摇摆舞。因此,它们酷耕耘到了新工蜂,跟着它们来到新蜂巢的位置,并仔细核查。

酷狩猎者是群体中的精英,是经验最丰富的蜂蜜收集者。这些侦探蜂们成长的蜂巢环境比那些没有它们聪明的姐妹们所生长的环境温度要略高一些。它们为新蜂巢而做的冒险之旅,不是因为女王的命令,而是因为基因的影响,使它们成为潮流领导者。对人类的创造者而言也是这样,他们培养具有自我激励能力的潮流达人加入他们的群——协同创新网络,其目标是培育一支由具有内在动力的只关心创意和愿景的一组人建立的团队。

成功的风险投资人也是酷耕耘者,同时也是酷狩猎者。风险投资人寻找很酷的商业创意,也酷耕耘他们投资的商业创意。但酷耕耘主要关注的是人,其次才是想法。当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人约翰·多尔(John Doerr)寻找新的商业创意时,他首先搜集人才,然后才是想法。虽然很酷的想法十分必要,但如果这个想法的创造者不是酷耕耘者的话,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我们只要比较一下爱德华-莱昂·斯科特·德马丁维尔和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便可窥见一斑。约翰·杜尔寻找的是爱迪生而不是德马丁维尔,他需要的不仅是有好点子的人,而且是可以与其他人合作来耕耘他们自己创意的人。

蜜蜂不断变换角色。一生当中,蜜蜂在蜂巢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刚刚成年时,这些年轻的蜜蜂做清洗蜂格的琐碎任务,照顾蜂巢。后来,它们开始育雏、照顾女王,并接收花蜜和花粉。然后,它们开始修建蜂巢并让蜂巢通风。只有非常成熟且有经验的蜜蜂个体,才开始与外界联系,最初担任保安人员,确保仅让自己蜂房的成员进入并阻挡入侵者。最后,它们成为蜜蜂精英,开始觅食,成了好蜂巢所必需的花蜜收集者。

协同创新网络成员也是如此,他们将承担多种不同的角色。根据群体的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网络成员要成为蜂窝清洁者、蜂窝建造者、蜂巢警察,或蜂蜜收集者。很少会有一个新蜜蜂刚加入群体就成为新的蜂王。通常情况下,新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受愿景和手头的任务的吸引,会作为协同学习网络的边缘成员加入该群。然后,他们以自己的工作方式渐渐进入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经验丰富的成员那里学习新知识。他们只有显示出自己对蜂巢的价值时,才会成为精英蜜蜂、酷狩猎者,以及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成员。

例如,艾伦·考克斯,威尔士的程序员,成了李纳斯·托瓦兹最信任的助手。为Linux全职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Ted Ts′o,在参与Linux的十余年中,有过许多不同的角色。开始时他们只是程序员新手,后来成为关键模块的维护人员,开发Linux的网络版本和其他核心功能,艾伦甚至在加入了一个商业化Linux供应商企业的同时,还在无偿地进行基本开放源码的开发。

蜂群塑造蜜蜂的个性。从外部看蜂群,所有的蜜蜂似乎都是相同的。但蜜蜂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其实并非如此。首先,虽然一个蜂巢里面所有蜜蜂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但它们可以有不同的父亲。蜂王可以离开蜂巢飞行与不同的雄蜂交配,这意味着,在一个蜂巢里,蜜蜂要么是亲姐妹要么是同父异母姐妹。其他因素都是一样的,蜜蜂更喜欢喂养与它们的基因完全相同的蜜蜂幼虫。这意味着,它们更喜欢喂养同父同母的幼虫——它们的亲姐妹。

但是,为了群体的生存,同质化和多样性都是必要的。除了从不同的父亲那里获取不同的基因外,蜜蜂还有第二个机制来确保蜂群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令人惊讶的是,蜜蜂可以控制自己妹妹的性格。蜂巢温度的高低可以决定年轻的蜜蜂未来是成长为长寿的落后分子还是短命的工作狂。蜜蜂可以吃蜂蜜并把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可以随它们自己的意愿来提高蜂巢的温度。当它们急需蜂蜜收集者的时候,它们会意识到这点并使用这个技能。另一方面,如果群体需要冬眠,蜜蜂将减少热量排放,以保证其后代不再像蜂蜜收集者那么活跃,但寿命更长。

人类群体也可决定其新增加成员的特性。在初始协同创新网络阶段,工蜂在周围发出蜂鸣声加热。在启动时的高压环境中,年轻的蜜蜂工作非常辛苦,可能很快会筋疲力尽。在接下来的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的热量会比较低,特别是在外围,蜜蜂的步调将会更加悠闲。在这种飘飘然的不太兴奋的环境中,新成员待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就像一个蜂箱里的蜂群,不存在“一刀切”的做法,而由协同创新网络以它们面临的需求来调节群中的热量。协同创新网络的需求影响着蜜蜂个性的发展。

DNA决定动机。蜜蜂整天工作,所以才有俗话“忙得像只小蜜蜂”。这是为什么呢?从理论上讲,一只懒惰的蜜蜂可能会一整天都舒适地待在蜂窝里,泡在勤劳的姐妹们采回家的蜂蜜里。而事实上,雄蜂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吃蜂蜜,过着美好的生活,时不时地寻找一只女王发生性关系。不过,他们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一旦蜂巢不再需要他们,他们就会被无情地踢出局外,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学会维护蜂巢和收集蜂蜜的技巧,他们会悲惨地饿死。另一方面,他们的姐妹,则非常努力和勤劳,依次更替不同的工作角色,直到成为最高水平的蜂蜜收集者。但是它们为什么会如此努力地工作,而不仿效它们的兄弟们享受慵懒的生活呢?答案很简单:它们的基因决定它们“只能这么做”,是基因让它们为整个蜂巢的利益相互合作,让蜂巢成为一个非常稳定和长久的超有机体。只有当所有蜜蜂担负起责任,与更多更好的蜜蜂一起工作,才能让整个蜂巢蓬勃发展和壮大,更加茁壮成长。

人类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协同学习网络也是这样。例如,Debian Linux发行版所持续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十多年前由创造者推出的免费Linux操作系统。在创建Debian项目时,它的领导人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是建立一个行为准则,被称为“Debian宪法”——规定Debian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协同学习网络如何处理自身及外界事务的基本规则,实际上是规定了他们群的遗传密码。Debian群体已经经历了一连串的领导人更替,但其最初的目标并未改变。而且,事实上,它已经蓬勃发展,并持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非营利性Linux发行版本之一。Debian的第一个创造者最初种植的基因,非常成功地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并长久生存的蜂巢。这个蜂巢已经发展壮大,并通过新蜂王增加了新的基因,他们成功地与其他Linux发行版群体进行竞争,同时还开发了一连串的Linux发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