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亚洲秩序”的辉煌时代
秦汉以后,历代中原王朝长期在中南半岛设置郡县,进行直接统治。五代、两宋由于国力衰弱,才改为与中南半岛结成宗藩关系。蒙古帝国瓦解后,原来归附于元朝的安南,也开展起独立运动,并向北越过元朝疆界,占领了中国西南部分边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曾谕令安南归还所侵占的土地,被当时的陈朝拒绝。朱元璋不愿在西南边疆大兴兵戈,于是并未征伐安南。“靖难之役”时,陈朝也发生了内乱,权臣黎季犛灭亡陈朝,建立了胡朝。
永乐二年(1404),陈氏后裔陈天平前往明朝,请求朱棣出兵,恢复陈朝。与此同时,中南半岛南部的占城国也在胡朝进攻之下,向明朝求救。而胡朝也在不断蚕食明朝的西南边疆。面对胡朝的强势崛起和不断威胁,朱棣最初仍延续朱元璋制定下来的国策,并未有兴兵之念,而是派遣使者护送陈天平回安南,表达了和平解决的愿望。但胡朝在途中击杀了陈天平和护送的明军。在这种形势下,朱棣为保障西南边疆,维护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宗主国权威,对胡朝发动大举进攻,很快便灭亡胡朝。灭亡胡朝之后,朱棣在安南设置交趾布政司,下设郡县,从而再次恢复了中国对越南北部的直接统治。不过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朱棣在东南亚的经营较为有限,而仅仅向对明朝构成威胁的安南用兵,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卫,并非主动经营,同时也未用兵于其他东南亚国家。
永乐时期,朱棣对外政策的一大壮举是派遣郑和下西洋,东南亚、西亚大量国家和政权,十分震惊于郑和宝船的壮观和货物的精美,从而派遣使者前往南京,开展朝贡贸易,由此极大地扩大了明朝在海洋世界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国家和政权,朱棣同样满足于建立宗藩关系,而未有直接统治的政治愿望。
可见,朱棣为弥补得国不正的形象,虽一改洪武朝内敛的疆域政策,在北方陆疆、南方陆疆与东南海疆多次开展大规模行动,但除了恢复中国在中南半岛的直接统治之外,在其他地区一直都满足于维持洪武时期已经形成的宗藩秩序,疆域政策和格局基本仍在洪武旧局之中。中国古代汉人政权建立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国家财政也依托于有限而脆弱的农业收入,边疆地区由于气候、地形条件不适合大规模开展农业,从而造成边疆开拓成本较高但收获不大,在经济上并不划算,因此中央政权对于边疆开拓大都呈现出谨慎、有限的特征,满足于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东南亚、中亚,维持以中国为中心的松散的“中华亚洲秩序”,对于积极扩张、占领周边地区并不热衷。朱棣虽然在边疆地区多有更张,但政治观念仍然局限于这一历史传统之中,以扩大以明朝为主宰的“中华亚洲秩序”为最终目的,而并未有兼并、统治周边地区的政治欲望,并未如同一时期亚欧大陆其他文明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积极扩张,仍只是满足于充当亚洲一隅的天下共主,而非全球化时代的开创者——虽然此时的明朝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一条件。因此,永乐时期“四海咸宾”,气象恢宏,甚至逾越汉唐,达到了“中华亚洲秩序”的高峰,但仍然属于传统的区域国际秩序,而未向着全球化的时代迈进。
【注释】
[1] 《明史·诸王传》《姜氏秘史》皆持此说。但亦有学者认为,此系朱棣编造。参见杨永康:《明初晋王朱棡事迹辨正——兼及〈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3期。——编者注。
[2] [ 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一《报恩塔》,第2页。
[3] [明]金幼孜:《北征录》,载《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