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21年10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科学

列国缘起——太空帝国的历史原型

文/索何夫


最近,随着最为经典的“元老”级科幻IP《基地》系列与《沙丘》系被改编为电视剧,以宏大的背景与恢弘大气的故事为主要卖点的太空歌剧类科幻作品又一次受到了观众与读者们的关注。虽然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太空歌剧类科幻衍生出了种类繁多的子门类,产生了诸多风格差异巨大的作品,但在所有太空歌剧中,有一个共同点是不会改变的。

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跨星系政治实体。

对大多数太空歌剧类作品而言,在剥去巨大的太空舰队、毁天灭地的超级武器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奇观之后,其精神核心其实仍然是古老的地球历史与英雄史诗在“太空时代”这一背景下的映射。故事中的跨星系政治实体(要么有帝国之名,要么起码也有某种程度上帝国之实)大多也因此而充满了深刻的地球历史的烙印。就某种程度而言,几乎每一个大名鼎鼎的太空歌剧IP背后,都是一段或者几段被“移植”到太空背景下的人类历史。

神圣罗马帝国?但它既不神圣,也非罗马

在诸多太空歌剧热门作品中,《沙丘》系列不但是宗教氛围最浓厚的作品之一,也是将太空歌剧的“歌剧”特色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作品。整个故事的宿命论和“帝王将相”色彩极为显著,尤其是系列的前两部小说,更是完全围绕着保罗一人的“王子复仇记”展开。为了尽可能做到“古色古香”,《沙丘》系列中甚至特意设定了一套足够强悍的防护力场技术,确保主角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与敌人“正大光明”地用刀剑一对一决胜负,而不必在乎周围的百万大军与钢铁洪流。

对于《沙丘》中的政治结构,大多数读者与评论者通常泛泛地称之为“太空中的神圣罗马帝国”——毕竟,这个帝国虽然有个名义上作为“银河的共主”的皇帝,但能够实际统治的地区却着实相当有限,甚至在对付亚崔迪公爵家时,还得去寻找另一家来到“沙丘”的有力贵族哈肯宁家族“借力打力”,帝国境内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公侯伯子男家族领地,相当一部分都形同独立国家,而这种低中央集权度的政治状态,显然非常契合大多数人认知的中世纪封建政体的“标杆”神圣罗马帝国的特点。

不过,如果《沙丘》的作者弗兰克·赫伯特曾经听说过这样的观点的话,他恐怕只能对此一笑置之——毕竟,曾经实施封建制度的国家多如牛毛,低集权程度的政体远远不止神圣罗马帝国一家。《沙丘》中主要参照的历史,事实上大多基于西亚与北非诸国,尤其是奥斯曼帝国。

在《沙丘》系列中,通常“垂拱而治”的科瑞诺王朝皇帝之所以不至于完全沦为虚君,在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他拥有一支对皇室存在着(至少是在理论上存在过)人身依附关系的精锐武装力量:萨督卡军团。萨督卡们自身就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封建势力,拥有自己的母星与封地,而首领们则被称为“帕夏”——这个词是过去奥斯曼帝国授予其地方行政长官和将领们的头衔(在许多时候,二者其实就是一回事)。这支精锐卫队的存在,确保了皇帝(本质上是最大的封建主)对于太空中单个封建主势力的军事优势,为“共主”地位提供了起码的保障。

在历史上,西亚-北非国家确实经常出现直属于君主的精锐卫队。这一方面和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初期浓郁的封建军事主义特征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与东亚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相比,它们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尤其是相距遥远的区域(比如名义上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相对虚弱,君主必须依靠这种“绝对可靠”的直辖卫队的存在,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安全。为了确保卫队的可靠,无论是阿拉伯帝国的马穆鲁克军团,还是奥斯曼帝国的耶尼切里近卫军,都优先选择“归化”的外族奴隶充当兵源,这些人在帝国内部缺乏同胞和同族,过去的生活条件也相当恶劣,因此,君主的重赏与恩赐更能有效地收买他们的忠诚。为了进一步让后者安心效忠主君,无论是马穆鲁克还是耶尼切里,最终都发展成了世袭制的军事贵族集团,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君主的奴仆,但事实上却反客为主,成了帝国里的一大政治势力。

上述这些特点,基本上都可以在萨督卡军团身上找到——这些家伙居住在帝国的监狱行星,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从科瑞诺皇室手中换取赏赐,而且只效忠于皇室而非帝国。甚至就连最后的腐化没落和衰败,也与马穆鲁克/耶尼切里们颇为相似。故事中的各路封建贵族也非常乐意勾结海盗、雇佣军和走私者们为自己服务,一如17、18世纪的北非帕夏们与海盗和佣兵“打成一片”,依靠后者四处掠夺、垄断商贸的历史。而在“沙丘”上的一系列争夺战,除开保罗本人的成长历程(典型的救世主故事模板)之外,基本就是过去的北非帕夏们争权夺利、君士坦丁堡的苏丹趁机插手攫取利益的古老故事的翻版。

值得一提的是,《沙丘》系列中一切冲突的根源“香料”,本身也是欧洲人对“东方”(通常是直接与他们贸易的奥斯曼人和萨拉森人)的诸多经典刻板印象之一——在葡萄牙与荷兰开启大航海时代、打通前往远东和东南亚(主要的植物性香料产区)的航道之前,进入欧洲的大部分香料都来自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虽然“香料”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激发飞船导航员的能力,使得人类可以进行稳定的太空航行,但有趣的是,在《沙丘》的相关作品(包括游戏和影视剧)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香料被添加进咖啡饮用——而最早从埃塞俄比亚引进咖啡这种作物并开始大规模饮用它的,恰恰是奥斯曼帝国。

总之,无论是整体抑或是细节,《沙丘》中的世界观都充斥着强烈的西亚/北非气息,这也是为何故事的主线会被设定在一个“满是沙子”的世界上——毕竟,还有什么舞台比一望无际的“平沙瀚海”更适合演绎这样的故事呢?

太空拜占庭——《基地》中的帝国

在英语中,Byzantium这个词(直译为“拜占庭式的”)有着很多含义。它既可以用于指代基于“拜占庭风格”或者“拜占庭文化”的事物,也可以用于政治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含义是“充满阴谋的”或者“复杂的官僚主义的”。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纵然存在着许多西欧人的想象与偏见成分,拜占庭帝国(或者更正式地说,6世纪之后的东罗马帝国)的政治形态,确实和这个词所描述的状况大差不差。而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中的银河帝国末期历史,则几乎就是东罗马帝国后期历史的复刻。

由于中学阶段的世界史教学内容导致的刻板印象,人们很容易认定,罗马帝国是在476年或者480年(后者是按照朱利乌斯·尼波斯的死亡时间算的)灭亡的,但事实上,东罗马帝国甚至到马其顿王朝时代(9世纪之后)还占据着亚平宁半岛的部分区域,而最终的灭亡更是要等到1453年了。《基地》中的银河帝国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西罗马帝国的影子——尤其是在小说第一部中,哈里·谢顿反复强调,《银河百科全书》(基地)计划的唯一目的,就是避免银河系陷入漫长的黑暗时代(其原型显然西罗马帝国衰败后西欧与中欧的“黑暗时代”),但银河帝国的末期历史发展却显然不止于此。

在帝国开始崩溃、端点星上的“基地”建立之后,银河帝国并没有一路发生多米诺骨牌式崩塌,就此灰飞烟灭,而是强势地“复兴”了几回:在《基地》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帝国在衰落时期迎来了最后一位强势皇帝克里昂二世。这位皇帝不但察觉到了正在银河外围扩张的端点星力量的威胁,而且还派出了大将贝尔·里欧思对帝国丢失的领土展开攻势——这段故事事实上是查士丁尼时代东罗马帝国试图“收复故土”的远征的太空版。而整个故事的结局也和历史上如出一辙:正如查士丁尼大帝无法信任立下大功的贝利撒留将军一样,贝尔·里欧思的远征最终也因为皇帝的猜忌而功亏一篑,垂死的帝国至此逐渐丧失了对外进攻的能力,与谢顿留下的预测毫无二致。考虑到谢顿多半从他的资助者和前帝国首相机·丹尼尔那里学到过地球的历史,要推测出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他而言确实算不上什么难事。

除此之外,银河帝国的另外一个历史节点则是首都川陀的沦陷和“大灾难”——相较于西罗马末期罗马城和拉文纳(事实上的帝国政府所在地)的数次沦陷,川陀的沦陷更近似于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导致的君士坦丁堡沦陷,以及之后帝国退往尼西亚的史实:在数次丧失罗马和拉文纳后,罗马帝国尚且保存了相当强大的国力,但1204年的战争却彻底导致了帝国衰落的不可避免。小说中,帝国皇帝达勾柏特九世仓促放弃首都,退避到了原本是农业世界的“新川陀”后,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虽然在形式上仍然存在了一个多世纪,但只能割据二十几个农业星球,彻底沦为了一个苟延残喘的三流势力——这段历史正好对应罗马帝国衰落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帕列奥列格王朝的窘境。

当然,《基地》三部曲中对末期帝国上层政治结构的描述,更是非常纯粹的“拜占庭模式”:在帝国后期,为数众多的豪门贵族通过公共安全委员会事实上架空了皇帝,并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超过一半的皇帝都被暗杀,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意外身亡”,帝国的行省与地方辖区各自为政,并且逐一演化成了与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独立国家(正如东罗马帝国衰落过程中出现的伊庇鲁斯专制国和特拉布宗帝国一样)。至于《银河系百科全书》计划,更是对于东罗马帝国衰亡后,古典知识与艺术从帝国重新流出、并成为文艺复兴源头的一部分的隐喻。

黑泽明、德意志与商业邦国——《星球大战》的那些事

在《星球大战》的第一部作品——因为前传三部曲的存在而被正式定名为《星球大战4》的《新希望》——诞生时,它其实并没有被多少人看好: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认为,类似《2001:太空漫游》这种更“硬核”的作品,才是“正常”的科幻片,而《星球大战》显然离“正常”有着相当之远的距离。

这和卢卡斯本人塞进电影并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星球大战》“一炮走红”的剑戟片元素有关。

作为一部相对小成本的制作(相对于后来的前传与后传六部里的疯狂烧钱),乔治·卢卡斯自己一开始也没有预料到《星球大战》的成功。因此,他打算好好利用这部“亏了也不太可惜”的作品进行实验:将自己最喜欢的黑泽明式剑戟片元素放到太空背景之中。因此,我们才会在《星球大战》中看到大量的日式元素——用光剑进行决斗的绝地武士与西斯武士,落难的公主和流失在民间的“王子”,流亡与复仇。但是,在几经修改之后,《星球大战》中的主线最终并没有停留在“小格局”的封建势力互斗上,而是变成了银河各地的自由主义者同时对抗强大而邪恶的敌人——银河帝国的壮剧。

在各种太空歌剧类作品中,《星球大战》中的银河帝国大概是最不容易被认错“出身”的太空帝国了——毕竟,无论从军事人员的制服,滥用暴力的高压统治模式,强烈的军国主义倾向和“人类至上”主义的意识形态色调,都充满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特征。而银河共和国的蜕变过程,更是对纳粹德国建立的高度复刻。

在前传三部曲中,原本身为纳布星参议员的帕尔帕廷利用了银河外环地区的各个商业集团对于共和国的不满,先是通过放任纳布危机的爆发而成了议长,然后又操纵了克隆人战争——这是场形式上是共和国与叛乱的“独立星系邦联”交战,实则是为了消耗和瓦解西斯的死敌绝地武士团的大战。最后又故意放出自己身为西斯尊主的消息,引诱绝地武士展开袭击,从而得到了“绝地武士试图政变”的借口,通过这场“国会纵火案”与银河共和国内部深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成功地建立起了银河帝国。这与德国在被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遭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凡尔赛体系赔款双重打击后陷入极右翼民粹主义浪潮,最终导致法西斯崛起的道路基本一致。

相较于“出身明确”的银河帝国,反倒是“独立星系邦联”的来历比较鲜为人知——这个“国家”事实上是由包括贸易联邦、技术同盟、商业同盟在内的多个位于银河外环区域的巨型商业集团构成的,还吸收了大量本就对共和国的政策不满的世界,本身的政治架构相当松散,其军队则是由各个公司的安全部队和原有的商船舰队拼凑而成。若不是外环高度发达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确保了海量的B-1/2系列战斗机器人和“秃鹫”机器人战斗机的生产,使得邦联的军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确保数量优势,这个松松垮垮的“国家”显然很难与银河共和国对抗。

在地球的历史上,类似的政治实体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有两类。其中,离我们的年代比较近的,是近代的各类殖民地公司:由于通讯和交通发展水平的低下,在无线电发明之前,要直接对万里之外的殖民地进行遥控统治是不太现实的,殖民地的自治政体大多要等到19世纪末才逐步建立起来。在这一阶段,殖民活动被视为一种有利可图的“投资”,负责让这些“投资”盈利的,正是相应的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最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之外,荷兰、法国、西班牙也在远东和美洲设立过类似的公司。这类公司虽然名为贸易机构,却负责对当地事务的全权管理,具有事实上的行政权、立法权乃至军事力量(用于维护商业利益和保证航线),已经与国家机构无异。这种特点导致某些闭塞的东亚国家,比如清帝国,在18世纪末甚至还将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本身混为一谈。

另一类类似的政治实体,则是普遍出现于东地中海的商业共和国了——在这一带,由于海岸线曲折、岛屿繁多、海运便利,当地人很早就有了进行海上贸易的传统。相对狭小的耕地面积(伯罗奔尼撒的美塞尼亚这种地方属于特例)也使得当地人更倾向于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因此,在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一带,以商业为主体的城邦共和国屡见不鲜,从公元前的雅典共和国,到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与威尼斯共和国,这些以商业立国、依靠商贸航线为生的政治体往往会在地中海与黑海沿岸建立大量的商业殖民地,以确保商贸通畅。同时,它们对于一切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无论是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还是奥斯曼帝国——都持有天生的不信任与抗拒,因为后者几乎一定会损害它们的商业利益,并将这些富庶的商业城邦视为容易掠夺的财源。这倒是和《星球大战》中外环商业国家与银河共和国决裂的缘由颇为类似。


虽然科幻小说在整体上更倾向于预测人类乃至宇宙未来的“未来学”,但作为将舞台背景搬入太空的“历史剧”,太空歌剧这一题材在本质上描述的其实仍然是我们的“过去”而非“未来”。虽然无法确定以后到底如何,但想必大多数人仍然会希望,当将来的人们能在群星之间航行时,真正上演的会是阿瑟·克拉克笔下的那种“太空奥德赛”,而不是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的历史故事。


【责任编辑:阿 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