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三 中医理论之魂
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三阴三阳等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天人相应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黄帝内经》理论的方方面面,而五运六气理论是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表达,其地位和作用被当代所弱化。阴阳、五行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当代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其内涵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经意。三阴三阳在当代中医理论中只保留了概念性的认识。中医理论根植于中华文明,因此很多概念和方法,既有其深厚的文化、哲学基础,又具备了其自身发展的自然科学规律,这些特殊的理论方法构造了中医理论之魂。
一、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之魂,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和表达,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天地整体的一个有机成分。陈无择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之常道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一)天体运行影响自然界万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吕氏春秋·情欲》云:“人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㧾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说明了天地自然的生化规律。《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万物资始,天地化人,人的生存依赖天地以供养。
自然之道在于天、地、人的和谐,人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在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二)自然因素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
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地相应:日月、星辰(五大行星、北斗)、潮汐、不同的年份、四季、五季、二十四节气、日夜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灵枢·经别》云:“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1.日月
日月的运动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明显的影响,人体之气与天地相通,顺应四时变化,人身之阳气靠阳光滋养以温煦,人体气血随月亮的运动而表现盈虚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又:“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因此,如果日月的运动变化出现异常,则邪气侵害人体,治疗上要充分考虑日月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辨证论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
2.星辰八正
五大行星、二十八宿的运行,对人体经脉、气血阴阳也产生影响。人身气血运行上应二十八宿,五行之气贯通天地五脏。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圣济经》云:“五行之气,上应五星,内彻五脏。”《灵枢·五十营》云:“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五星运动亦有密切的联系,岁候太过与不及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如岁木太过,上应岁星的变化,风气流行,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木克土,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脾土容易感受邪气,产生疾病,临证应顺天而治。《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又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上应岁星……化气不政……上应太白星。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上应荧惑星。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上应岁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上应太白星。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上应荧惑、辰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上应太白星……岁火不及,寒乃大行……上应辰星……岁土不及,风乃大行……上应岁星……岁金不及,炎火乃行……上应荧惑星……岁水不及,湿乃大行……上应镇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司天之政……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阳明司天之政……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少阳司天之政……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太阴司天之政……湿寒合德……上应镇星、辰星……少阴司天之政……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厥阴司天之政……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
3.岁运
岁运的变化对人体疾病也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年份,有太过不及之殊;同一年之中,主运、客运会相互作用,对气候和人体产生影响;主气、客气会化生不同的气象变化,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所以治病必须要了解每一年的岁运、客运和客气,以及司天、在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灵枢·五变》云:“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
4.四季
生命要顺应天地阴阳,法则天地,四季变化,阴阳交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气血与之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对应人体相应脏腑,人体的脉象也随四时而变化。
《灵枢·逆顺》云:“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又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四时的异常气候有关联,如春天生东风,如果太过异常,影响人体肝脏;夏天生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心脏;秋天生西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肺脏;冬天生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肾脏。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别论》云:“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5.十二月
十二月之中,人气顺应每月的气候变化而自我调节,适应自然规律。如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这是人气与天地相应,每月的运行规律。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认识每月的发病特点,以指导治疗。
《素问·诊要经终论》云:“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灵枢·五乱》云:“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素问·脉解》云:“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椎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颓疝少腹肿也。”
6.昼夜
我们知道,日夜的变化在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昼夜,以分为阴阳。面向太阳则为白天,阳气生发;背向太阳,则为夜晚,阳气潜藏。人体的阳气呈现阳光规律,因此我们在养生、防病、治病过程中,要顺应阳气的特点,适阴阳而安居处。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卫气行》云:“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 ,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又曰:“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人体发生的疾病,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特点,提示我们要预判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前采取措施,以治未病。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7.养生治未病
人要顺应四时养生,和于阴阳,以防病治病。春天到来,万物以荣,要早睡早起,散步旅游,顺应春气之生发;夏天万物生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享受阳光,适当运动,顺应阳气的发散;秋天凉燥,要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态,收敛神气,勿使外泄,多食水果,清肺气,以应秋气;冬天要养精气,早睡晚起,减少运动,以应冬气闭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惟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又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由是可见,天人相应思想贯穿中医理论,是中医理论之魂,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表达。
二、阴阳
远古对自然界的认识应该是基于阴阳,阴阳源于古人对日月昼夜的认识,阴阳本源于地球的自转。《灵枢·阴阳系日月》云:“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而篇题明确指出“阴阳系日月”。《灵枢·营卫生会》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的这些认识,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认识的肇源。
阴阳观念的萌生可远溯至伏羲、尧舜时代,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步扩大,把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山之南阳光多为阳,山之北阳光少为阴;把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传说伏羲发现河图,大禹发现洛书。二者皆是以符号标注阴阳。大约4 000多年前,古人发明了圭表,并以圭表测影,观察一天、四季、一年阴阳变化,于是产生了太极图,并由此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四象、八卦,以先天八卦对应河图,说明天道;以后天八卦对应洛书,说理地道。
在夏商之际出现了三易:连山、归藏、周易。连山、归藏已失传,留给我们的《周易》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肇源。《周礼·春官宗伯第三·筮人》云:“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帝王世纪》云:“庖犠作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黄帝、尧、舜引而申之,分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连山》,殷人因黄帝曰《归藏》,文王广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谓之《周易》。”
创制“阴阳”一词,明确阴阳概念,则是殷商时代才有的文化特征,殷代龟甲卜辞里就已有大量关于“阴阳”“晦日”的记载。由于古人对二十八宿的认识久远,此时古人以阴阳描述二十八宿的运行是可能的。《灵枢·卫气行》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观念始发展、演变成一种概念形态。《诗经·公刘》云:“既景遒岗,相其阴阳。”阴阳成为阴阳家、道家、儒家、法家、农家等诸子百家普遍的理论基础,成为古人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并把阴阳赋以象数的内涵。此时《易经》理论诞生,《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各有卦辞和爻辞,可能写定于周初至春秋。《传》是解释《经》的,相传为孔子所作,今人研究,大抵系战国及秦汉之际的作品,是以阴阳说理,以卦、爻、象、数作为基本要素。
《黄帝内经》应用了阴阳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继承了传统阴阳的认识,阴阳应天地之象为主,用阴阳以说医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具有象、数、物质以及古代哲学指导下的说理方法,阴阳理论贯穿于《黄帝内经》全篇,成为中医理论的灵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明阴阳是天地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纲领,运动变化的源泉,生克亢害的肇始,是天地之大道。其后《素问·天元纪大论》在五运六气理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五运阴阳:“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在继承阴阳概念和内涵的同时,进一步阐释了三生万物即“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说明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天地之气相合,以成阴阳之道,万物的化生源于天气、地气和形气相感。所谓形气相感,在人和动物源于父母精气相合,在植物则由于天地之气对种子的播散。
三、五行
五行概念的提出和形成,目前通常认为,先有殷商五方概念,后春秋有五材说,多以《尚书·洪范》提出“五行”的概念为五行源头。《尚书·洪范》云:“木火土金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形态象来说理五行。
五行概念源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吗?非也。《五行大义》云:“五行因何生?曰:因天地而生。”董仲舒也明确指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医圣张仲景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可见,五行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
《史记·历书》云: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轩辕……治五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白虎通·五行》云:“五行者,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为天行之义也。”王冰曰:“五运,谓五行之气,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㧾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
最新也有研究认为,“五行”可能源于“十月太阳历法”的一年分五季。
五行关键在行、动(传)、运。《素问·脏气法时论》云:“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1)行的含义有二:
一是运行之义。《汉书》:“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二是具有行列的意义。《尚书·洪范》曰:“汩陈其五行。”我们目前的教材取其行列之意,即以五行类比自然界万事万物及人体发病与脏腑、经络等,更多地忽视了五行之运行。
(2)动(传):
五行之气在动,在人体表现为五脏之气相传,《黄帝内经》以生克乘侮表现。《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难经·五十四难》云:“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腑病易治者,传其子也。”《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脾气。”
(3)运:
即五运,是五行之气的运行,其客观基础是地球的公转。运气理论以生克乘侮、亢害承制来表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在音为角……南方生热,热生火……在音为徵……中央生湿,湿生土……在音为宫……西方生燥,燥生金……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寒生水……在音为羽。”《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用以说明五运的相生、相胜运化。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用以说明五运的相乘、相侮、相承之机。
五行理论贯穿《黄帝内经》,贯穿中医理论,是以五行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之魂。
四、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中医古籍里有多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抵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时间周期类等。
最早的对三阴三阳记载的文献可能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脉死候》:“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命名的经脉名称,是目前中医医籍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阴三阳术语。
三阴三阳的起源也有其古代天文学意义,当代肖军从晷仪的日影测量,发现《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是源于”移光定影”,指出少阳、阳明、太阳标定了太阳升起的三个点,厥阴,少阴、太阴标定了太阳落下的三个点,从而找到了三阴三阳在古代天文中的原始含义,说明三阴三阳是和太阳的周年运行相互关联的,表明天人相应思想在古代是有具体标定的。
在中医理论中,三阴三阳也是贯穿《黄帝内经》,张仲景更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发展了《黄帝内经》临床应用。
(一)《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理论中大体可分为三种内涵:
1.天之三阴三阳
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元为本,三阴三阳为标,中气与之相承说理六气天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2.地的三阴三阳
以木火土金水阴精与天之三阴三阳相承,以说理地道。《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3.人的三阴三阳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脏腑、经脉、经筋、皮部之中,各部也以三阴三阳命之。其离合出入,升降沉浮,数之可得,合于阴阳变化规律。《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经者,不得相失也……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三阴三阳在人体中除了归纳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时间周期类等内涵之外,更多的是探讨天、地、人与自然、疾病的关系,说明人体结构和气化,贯穿中医理论,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是以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之魂。
(二)《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
《伤寒论》是对《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伤寒论》三阴三阳源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几无异议,且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有明确交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阐明了《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学术渊源关系。
1.六病
把《伤寒论》中的论述归于六病,历代有之。《伤寒论》是讲六病吗?非也。首先,《伤寒论》不只六个病,也不是六组病,大家可以找一找《伤寒论》里究竟有多少病。其次,《伤寒论》讲的不是六病,是伤于寒的各种病。最后,看《伤寒论》的论述,如太阳之为病,少阳之为病等,讲的都不是太阳病、少阳病。
2.六经
《伤寒论》讲六经是正确的,在《伤寒例》中已有明确交代。《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三阳经:“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三阴经:“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因此六经是存在的。后世刘河间在《伤寒直折》所言亦是。那么是六经病吗?也不是。《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讲的是六经受病,六经是病位,严格来讲不是六经病。
3.六气
《伤寒论》讲六气吗?仲景非常重视运气学说,在其原序中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载有《六气主客第三》一篇,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讲得非常清楚。《伤寒论》的六气是天之六气吗?六气是什么?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各篇题目中交代很清楚,乃人身之六气,与天之六气相应。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说:“六经传变,三阴三阳之气皆和,大邪之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因此,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伤寒论》始终,存在于《伤寒论》灵魂之中。且在各卷之首业已明确交代清楚。六气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是人之六气,非天之六气,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六气而进行。六气存在于六经之中,是六经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构成人的基本生命。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六气在六经中传化,如发病则表现出各经症状特点,这也是后世把六气为病理解为六经病的根本原因。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论述了天之六气的发病及治疗,被王叔和撰次《伤寒论》删除了,只保留了伤于寒邪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为后世所熟知的《伤寒论》。
三阴三阳源于阴阳,阴阳再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融合了天地六气、人体六气、六经等各种中医学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方法,因此三阴三阳与阴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阴三阳理论贯穿《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始终,也是中医理论之魂。
五、关于气
古代的生命观是受古代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气的理论源于古代的气一元论思想,如《老子·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系辞》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气充蕴在天地之间,天人相应以气而交感,《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又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天地之气是万物化生的必要条件,人之气源于天地,但进入人体后成为保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命在于气在机体内的运动,精气血阴阳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中的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灵枢·决气》云:“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张登本教授指出:气与血、与津液一样,有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功能”[中医理论中没有现代科学中纯粹“物质”的概念,所言的物质都必然“物、象(即功能表象)一体”]。但血、津液是“纯”物质,而“气”则是在先秦时(主要道家)哲学中“气论”基础上,生命科学就在“气是构成万物本原”的哲学背景下引申和发展而成的医学意涵,如“天人合一”理念就是在这一意涵之下才有了“天人同源”(源于气)“天人同道(规律)”“天人同化(同气化)”“天人同象(人的生理病理之象与自然界的物象、气象相应)”,所以在《黄帝内经》、在中医理论中所言“气”就是在哲学中的“气论”之下,又有“物质”(这是现代科学的概念)层面的“气”。
气的一元论思想是古代哲学方法,在此思想方法指导下在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以气为基础,气又分六气,与三阴三阳相配属,天地人以气(六气)相交感;在人体,气成为人体生命的物质,实现了概念的转换和融合,与精、血、津、液等同为一个层次。《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气是由五谷精微生发,具有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润泽皮毛作用的一种物质,由上焦开启发布。气存在于机体不同的部位,分为营卫之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根据气的不同性质,分为宗气、元气、真气、阳气等;气的运动变化形成了气机、气化等概念;根据病理变化形成了气滞、气陷、气逆、气乱等概念;各种亢而为害的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气是否是中医理论之魂,留待大家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