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陆师傅,你们炼铁时又没有想过,如何把火势加大起来,让它能够快速的升温。”
z先生自己想不出办法,只能把问题提出来,让别人想办法了。
“难,我们好多铁匠也想过方法,做过各种实验,最后都没出什么成果。除了加大风箱,也没别的办法了。”
陆师傅摇摇头回答说。
然后他又看看z先生,见他若有所思,于是问道:“大人可是有了什么好主意?”
z先生很尴尬,他要是有好主意直接就说了,哪还会问别人怎么办。
这陆师傅真是个没眼力劲的。
z先生心里好气恼。
可是他却不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不足,毕竟他都给自己封院士头衔了,说没想法,不知道,太丢人了。
不就是一个熔炼炉子嘛?我就不信自己想不出来。
z先生心里发狠。
“我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容我再仔细想想,看到底成不成。”
z先生脸不红心不跳的吹牛皮。
“那可真是太好了,以大人的才学,这肯定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我们所有铁匠都期盼大人早日想出办法,这可是一个大功德。”
陆师傅听到z先生说已经有想法了,顿时大喜,笑着对z先生说道。
z先生心里好无奈。
遇到一个不懂眼色的憨批了。
“你们先照计划干着,我先回去好好想想。”
z先生决定先溜。
刚准备走,他又想起一个问题,对陆师傅嘱咐到。
“对了,各种配件的尺寸要尽量保证,以减少后期的打磨工作。”
“我等省的。”
陆师傅和一众铁匠们应声答到。
z先生溜了,决定炼铁炉死磕一场,看谁拿下谁。
不就是想办法增强火势么?老子就不信了。
他在心里咬牙切齿。
其实是他在埋怨自己为啥要多嘴问那么一句。
有好方法人家不知道用?围着几千度的铁水拉风箱舒服啊?
z先生郁闷的回到书房,他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了账房,告诉管账的对于王师傅奖励的事。
虽然心里郁闷,但是给出了承诺的事,他是不会忘的。这不但关系到工匠的积极性和开创性,更关系到自己的信誉和颜面。
气可以生,脸面不能丢。
人么,活的可不就是一张脸?不要脸的事少干,除非利大于天。
z先生在书房里用羽毛笔不断的在纸上戳戳画画的,想着改变炉体的方法。
至于为什么这么努力,还是因为脸。
牛皮都吹出去了。
z先生在脑子里反复回想关于原来的世界炼铁的一些自己看过的视频,发现统统不适用于现在的环境。
人家都用的坩埚和气炉,没办法学啊!
不过全方位加温的这个道理却是需要借鉴的。
而怎么样才能让现在这种落后的炼铁炉进行全方位加温,就得考验z先生的设计能力了。
z先生会个屁的设计。
所以他很头疼。
思考了许久还是一无所获的他,直到晚上睡在床上时还愤愤不已。
恨自己没用。
z先生,你真是个废物啊!
他咬牙切齿的骂了自己一句,一拳头砸在床沿上。
结实的床沿反击的他手疼,然后他就思想通透了,设计想法纷至沓来。
第二天研究院的厂子里,z先生正在跟一帮工匠侃侃而谈。
“......这就是我完善后的多膛法炼铁炉,采用耐火砖做成多条加固筋加固炉体,再利用这些加固筋形成进三竖九的火道。下面还可以掏出进风口,使火势更汹涌,使炉外加温更快。”
“加固筋上方不需要受力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开出进风口,使炉内空气保持充足,更有利于生铁水炼成钢水。”
“而且这种方法可以在做的时候加厚外壁,这样即使里面的炉子破了,也不会对人形成什么伤害。”
z先生把自己新设计的炼铁炉拿出来给工匠们讲解。
陆师傅听的是佩服不已。
虽然里面有很多知识他不懂,但是原理他是知道的,以他专业的眼光看,这种方法原理上可以做到内熔外炼,一步到位。
但是能不能真的有用,还是得实践。
不过z先生昨天说有关于这方面的想法,今天就拿出了具体方案,光这一点,就能让陆师傅竖起大拇指说出一个服字。
“大人提供的方法肯定是可行的,我们现在就开始安排人手建造。”
于是工匠们开始围着图纸讨论起建造方法来。
至于蒸汽炉?
麻皮,铁水都还在炉子里炼着呢,真鸡儿慢。
照工匠们的说法,这么大的一炉,最起码得十二个时辰才行。
目前还差小半天呢!
到了下午的时候,终于可以放铁水注模了,z先生心里很忐忑。
因为他不知道这炉铁水达不达标,做出来的蒸汽炉能不能承受设计中那么大的压力。
万一爆炉的话,估计就是一个特大炸弹,整个厂子都能给平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工匠们都在打磨蒸汽炉的各种配件,使它们能够达到z先生所说的气密要求。
十天过去了,工匠们终于把蒸汽机组装完毕,蒸汽炉也放置在了z先生设计的灶炉上。
一切准备就绪,点火开干。
加热水可比炼铁快多了,而且这次只是实验性质,炉内加的水不多。
当测压用的铁标尺被顶到刻度后,一名守候在阀门边的工匠迅速搬动手柄,打开了球阀。
“哐.哐.哐”的声音越来越急促,这是活塞连杆上的装置撞击缸体活塞上方换气通道阀连杆上的挡块儿的声音。
活塞连杆也带动了末端的大齿轮,由慢到快的转动起来,带动了与它咬合的输出齿轮。
守候在锻锤旁的工匠这时也推动手柄,联动齿轮咬合,然后几吨重的锻锤开始反复的敲打下面的铁砧。
蒸汽机突突突的从排气口吐出一连串的白色蒸汽,宣告着它的诞生和能力。
“属下贺喜院士大人,实验很成功。大人设计的蒸汽机和锻锤,实乃铁匠之福也。”
陆师傅及一众工匠看到锻锤开始如预想的那样工作时,先是齐声惊叹,随后又反应过来,一带一群,开始向z先生道贺。
“这不止是铁匠之福,它还可以用来碎石,拉磨,提升重物等一切需要人力来输出动力的劳动。只要大家开动脑筋,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它更是能代替马匹驱动车辆,代替风帆和人力驱动船只。”
“它比人力更耐劳,它比人力更强大,只要你们开动大脑,它就能创造奇迹。”
z先生此时也是激情洋溢。
虽然这个蒸汽机还有很多毛病,比如配件不合格,造成气密性极差,没运行多长时间,已经清晰可见的看出连续运动的地方已经开始跑气了。
但是不妨碍它的出现,具有夸时代的意义。
至于缺点,这么多的能工巧匠,z先生就不信没有人能找出方法来完善。
要知道一句古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同样一个道理,重赏之下,智慧的光芒必将照亮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