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礼记

《礼记》为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有关礼仪制度的资料汇编。西汉礼学家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为《大戴礼记》,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为《小戴礼记》,即流传至今的《礼记》。《礼记》内容博杂,涉及面甚广,对于后世学者研究古代的婚丧制度、社会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1]檀弓上 礼记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2]:“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3]?”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4],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5]:“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6],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7]。虽然,吾君老矣,子少[8],国家多难[9],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10],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11]

曾子易箦[12]檀弓上 礼记

曾子寝疾[13],病[14]。乐正子春坐于床下[15],曾元、曾申坐于足[16],童子隅坐而执烛[17]。童子曰:“华而睆[18],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19]!”曾子闻之,瞿然曰[20]:“呼[21]!”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22]。斯季孙之赐也[23],我未之能易也[24]。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25],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26],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27]。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28]。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29],斯已矣。”举扶而易之[30],反席[31],未安而没[32]

有子之言似夫子[33]檀弓上 礼记

有子问于曾子曰[34]:“问丧于夫子乎[35]?”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36]’。”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37]。”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38]。”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39],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40],死不如速朽之愈也[41]。’‘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42],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43],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44],将之荆[45],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46],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公子重耳对秦客[47]檀弓下 礼记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48],且曰:“寡人闻之[49],亡国恒于斯[50],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51],丧亦不可久也[52],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53]。”以告舅犯[54]。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55]?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56]。”稽颡而不拜[57],哭而起,起而不私[58]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59]。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60],故不成拜[61]。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杜蒉扬觯[62]檀弓下 礼记

知悼子卒[63],未葬。平公饮酒[64],师旷、李调侍[65],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66]。”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67],降[68],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69],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70]。知悼子在堂[71],斯其为子卯也大矣[72]!旷也,太师也,不以诏[73],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74],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75],又敢与知防[76],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77]!”

至于今,既毕献[78],斯扬觯,谓之杜举。

晋献文子成室[79]檀弓下 礼记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80]。张老曰[81]:“美哉轮焉[82],美哉奂焉[83]。歌于斯[84],哭于斯[85],聚国族于斯[86]!”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87]。”北面再拜稽首[88]。君子谓之善颂,善祷[89]


[1] 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逼申生自尽。申生在蒙冤的情况下,顺从献公的意志从容就死,临死前仍不忘忧虑国事,尽显忠孝本色。但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依然顺从,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此文末落下沉重的一笔,既是惋惜,也是批评。晋献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诡诸,公元前676年至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古代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后为骊姬所诬,自杀而死。

[2] 重耳:晋公子。国君之子,除世子外均称公子。献公之妾狐姬所生,申生异母弟,即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3] 盖(hé何):通“盍”,何不。下文“然则盖行乎”的“盖”同。

[4] 安:安逸,安乐。这里指晋献公有了骊姬,才得以安乐。骊姬:晋献公宠妾,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灭骊戎,纳为夫人。

[5]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6] 伯氏之言: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时,狐突曾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此后,狐突便称病不出。伯氏,对狐突的尊称。

[7] 爱:吝惜。

[8] 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

[9] 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

[10] 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

[11] 为:谓。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12] 本文记载曾子重病垂危之际,认为自己身下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所赐,只有大夫才能享用,自己如果死在这张席子上,是不合礼制的,因而坚持要换掉。这显示了曾子恪守礼制的严谨作风。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是孔子的贤弟子之一,以修身和孝道著称。易,更换。箦(zé责),竹编的床垫或席子。

[13] 寝疾:卧病在床。

[14] 病:意为病重,垂危。

[15] 乐(yuè月)正:官名,乐官之长。子春:曾参的弟子。

[16] 曾元、曾申:均为曾参的儿子。坐于足:指坐在曾参的脚边。

[17] 童子:僮仆。隅(yú鱼)坐:坐在墙角落。烛:火炬,火把。

[18] 华:华美。睆(huǎn缓):平整光滑。

[19] 止:意为“别说了”。

[20] 瞿然:惊恐而视的样子。

[21] 呼:曾参惊恐时发出的声音。

[22] 然:是的。

[23] 斯:此,指竹席。季孙:鲁国大夫,曾为鲁国的实际执政者。

[24] “我未”句:意为自己因病重而无法亲自换席子。

[25] 革(jí及):通“亟”,危急。

[26] 旦:天亮。

[27] 尔:你,指曾元。彼:他,指童子。

[28] 细人:小人。姑息:意为不讲道义原则,将就苟且,纵容犯错。

[29] 正:正道,符合礼制。毙:死亡。

[30] 举:托起,抬起。

[31] 反:通“返”,指返回更换了席子的床上。

[32] 未安而没(mò默):意为曾子还没躺安稳就死了。

[33] 本文记叙了孔子的三个弟子对“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争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说的某些话时,一定要联系他的一贯主张,依据所针对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领悟。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孔子弟子。夫子,指孔子。

[34]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弟子。

[35] 问:当作“闻”。丧:丢失,这里指丢失官职。

[36] “丧欲”二句:这两句意思是失去官位,希望快一点贫穷;死了,希望快一点腐烂。

[37]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弟子。

[38] 有为言之:有所指而言,即“有所为言”。

[39] 桓司马:桓魋(tuí颓),宋国司马,掌管军事。椁(ɡuǒ果):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40] 若是其靡:即“其靡若是”。是,代词,这里指“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靡,浪费,奢侈。

[41] 愈:较好,胜过。

[42] 南宫敬叔:鲁孟僖子之子仲孙阅,鲁大夫。曾失位离开鲁国,返时载宝物朝见鲁君。反:同“返”。这里指回到鲁国。

[43] 制:立规定,定制度。中都:鲁邑名,在今山东汶上西,孔子曾任过中都宰。

[44] 司寇:掌管司法刑狱的官。

[45] 荆:楚国。楚庄王曾想任用孔子,因大夫子西反对而作罢。

[46] “盖先”两句:意思是孔子先让子夏去楚国表明他求职的意思,又让冉有去重申他的心意。子夏,姓卜名商,子夏是字,卫国人,孔子弟子。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孔子弟子。

[47] 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重耳和子犯审时度势,觉得条件还不成熟,于是婉言谢绝,措辞冠冕堂皇,举止正大合礼。秦穆公的狡诈、狐偃的老谋深算以及重耳的节制在对话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48]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公元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娶申生姊为夫人。人:即下文的子显,名絷(zhí直),秦穆公之子。

[49] 寡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下文是子显转引秦穆公的话。

[50] 恒:常。斯:此。这里指晋献公去世这个时候。

[51] 俨(yǎn演)然:庄重的样子。忧服:居忧服丧。

[52] 丧:这里指失去地位,流亡在外。

[53] 孺子:小子,对年幼者的通称。图:思虑,谋划。

[54] 舅犯:即狐偃,字子犯,重耳的舅父。

[55] 说:解释,辩护。

[56] 他志:别的想法。这里指谋取君位。辱君义:有辱秦穆公吊慰的情义。

[57] 不拜:不拜谢。只有丧主才能对宾客的吊唁行拜谢礼。晋献公并未立重耳为嗣,重耳稽颡而不拜,表示自己不敢充当丧主,是对秦穆公劝他回国袭位的委婉拒绝。

[58] 私:私下谈话。

[59] 致命:回报。

[60] 未为后:意为不承认是晋献公的继承人。

[61] 成拜:指主丧者对吊唁的人先磕头后拜谢,是古代的丧礼之一。

[62] 晋大夫知悼子死而未葬,晋平公就和乐师、近臣一起喝酒奏乐。杜蒉进谏,使平公觉悟自责,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本文说明了要收到批评的效果,方式方法非常重要。杜蒉(kuì愧),晋平公的厨师,即文中的“宰夫”。扬,举。觯(zhì至),古代一种圆腹、大口、圆足的酒器。

[63] 知悼子:即知,晋大夫,悼是谥号。

[64] 平公:即晋平公,名彪,公元前557年至前532年在位。

[65] 师旷:字子野,晋国乐师,目盲,善辨声乐。即下文的“太师”。李调:晋平公的宠臣。即下文的“亵臣”。

[66] 寝:寝宫。国君休息的宫殿。

[67] 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68] 降:这里指走下殿阶。

[69] 曩者:刚才。开予:启发我。

[70] 子卯不乐(yuè月):相传古代暴君商纣王死于甲子日,夏桀死于乙卯日,后来就以甲子、乙卯两日为国君的忌日,不许饮酒奏乐。

[71] 在堂:灵柩还放在殿堂里没有下葬。

[72] “斯其”句:意思是知悼子是亲近大臣,死了还没下葬,这忌讳应当大于桀纣之忌。

[73] 诏:告诉。

[74] 疾:通“忌”,忌日。

[75] 匕(bǐ比):古代一种取食的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共:通“供”。

[76] 与:参加。知防:察觉和防止违礼的事。

[77] 爵:酒杯,这里指觯。

[78] 献:这里指敬酒。

[79] 晋献文子赵武新居落成,宾朋临门祝贺。晋大夫张老祝贺赵氏的祖宗又能受到祭祀,赵氏家人都能寿终正寝,赵氏宗族得以复兴。赵武完全领会,用“全要领”来表明自己痛定思痛,祈祷不再发生刑戮之祸。一颂一祷都紧密地结合着赵氏自衰败后再起的现实,的确是“善颂善祷”。晋献文子,即赵武,晋大夫,“献文”是谥号。成室,新居落成。

[80] 发:送礼庆贺。

[81] 张老:晋国大夫张孟。

[82] 轮:轮囷,高大。

[83] 奂:文采鲜明。

[84] 歌:古代祭祀时奏乐唱诗,这里代指祭祀。

[85] 哭:指家族中死丧哭泣之事,这里代指葬礼。

[86] 国族:国宾和宗族。

[87] 全要领:免于斩戮之刑。要,通“腰”。领,脖颈。古时罪重则腰斩,罪轻则戮颈,砍头。先大夫:自称已故的父亲、祖父。九京:即九原,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今山西绛县北。

[88] 北面:面向北。古代堂礼,长辈面南而坐,小辈北向而拜。稽首:古代跪拜礼,拱手至地,头也至地。是古代最隆重的拜礼。

[89] 善:擅长。祷:祈福免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