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割断与别人的联系
【原文】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大意】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增添的和废弃的可以知道。周代沿袭殷代的礼仪制度,增添的和废弃的可以知道。那么,继承周代的朝代,就是100代也是可以知道的啊。”
修炼关系靠平时。在建立良好交际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千万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事时才去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人们一直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为生活而四处奔波,没有过多的时间在一起聊天、谈心,可是,想要拥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多与身边的人联系、接触。冷若冰霜、“老死不相往来”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朋友圈子的。只有大家相互之间不断地往来,才能促进彼此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彼此更深入地了解。
因此,朋友之间必然要时常互相联系。互相联系的方法有许多,“礼尚往来”“交流”,等等,其中最普遍、最有人情味的是有空儿去坐坐。
在礼仪性的道别时,人们总不忘记加一句“有空儿来玩”。不论这是否是一句出自肺腑的言语,听后都让人感到温情四溢,似乎可以从中体会到我是被人们接受的,是受人欢迎的人。
朋友之间,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圈。
在一个看似世态炎凉的世界里,你如果多注意与人沟通自然会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所以把握这点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要让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去,不能一味地去追求个性而忽视团体,多与人们接触即是避免这种“独行”的好办法。
事实上,我们所要做的并不多,只是有时间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许只是随意地寒暄几句,也许进行一次长谈。总之,我们是在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让他们认为我们越来越熟悉,这样深入下去,相互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一般来说,当我们初识一群人时,交际中进展速度与接触的频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你和某位新认识的朋友刚开始时总是有机会接触的话,你们的关系很快就会变近,形成比较亲密的群体。道理很简单,为什么你会跟你同办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学很快形成亲密关系而跟其他同事或同学关系就远一层了呢?就是因为你们常常见面、常常接触,彼此很快就认识了,了解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经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亲戚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刚认识的朋友,都要想办法常常联系。
为什么中国人有那么多礼节,碰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亲戚朋友就要参加,有许多场合还得送礼,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是亲朋好友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户人家常年关闭门户,既不“出去”,也不欢迎别人“进来”,那是孤立了自己。
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跟你认识的人保持经常联系。有空儿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朋友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介绍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点儿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亲戚、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儿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是亲戚朋友?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是喜欢向别人、朋友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于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消除这些顾虑。
当自己的父母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自然不用多说,而当听到叔叔、阿姨、舅舅等亲戚或朋友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学习忙而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亲人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另外,常常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和亲戚中的长辈经常联系、谈心,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如找工作、找对象等听听长辈、朋友的意见,或者找他们帮忙,对你是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果平时没有联系,需要时就很难找上门去,即使找到,别人也不会乐意帮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