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1]
李白
作者简介
见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评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常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6)李白出蜀漫游途中所作,当时他25岁。诗中描写了荆门山一带壮丽的景色,既写出年轻诗人对前路风光的无限憧憬,也流露出思念故乡的感情。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代了此次出游的行踪去向,说明目的是要游历楚国故地。沿长江出蜀,荆门是必经之地,楚国故地则因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而成为值得游历的第一站。这里是大诗人屈原的故乡,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李白对这里仰慕已久,如今终于亲临这片土地,怎能不激动感慨?此时他兴致勃勃地坐在船上,沿途已经饱览过三峡两岸的崇山峻岭,船过荆门,要看到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了。
接下来两联,从不同角度描写初出荆门所看到的景色,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被后人称为“太白壮语”。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所特有的景色:一望无际的低平原野逐渐铺展在眼前,群山随之逐渐消失;原本被群山束缚、激流奔涌的长江平静下来,江面变得无比开阔,滔滔滚滚,流入辽远的原野。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坐在船上见到的群山与平原交替的独特风光:前句写山,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群山与平野两组景物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景象,像是用电影镜头记录下来的一组活动画面,将静止的山峰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后句写水,一个“入”字,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出荆楚平原一望无际的辽阔。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行程中的地理变化,语句中充满流动感与空间感,气势宏大,境界高远,写景中蕴含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的是月映江中、云生水面的瑰丽景色。长江流过荆门以后,河道迂曲,流速减缓。夜晚可以看到皎洁的明月映在平静的江面,诗人想象那是一面宝镜从天上飞了下来;白天,可以看到变幻不定的云团浮在水上,仿佛传说中的海市蜃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形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与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而且充满浪漫奇幻的色彩。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眼前的美景奇观转到对故乡的思念依恋,点明题中的送别之意,抒写内心的离别之情。李白幼年时代随家人入蜀,在那里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故乡。现在沿着长江远渡荆门,已经告别了蜀地的群山,唯有来自故乡的长江伴他前行,仿佛恋恋不舍,万里相送。诗题中的“送别”,并非寻常所见的送别朋友,而是在荆门辞别故乡的群山,故乡的江水依依相送。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古人形容此诗“包举宇宙气象”“明丽杲(ɡǎo)如初日”。的确,李白此时正如艳丽朝阳,在盛唐诗坛上冉冉升起,后世中国人都将仰慕他的灿烂光辉。
[1] 荆门:山名,在唐时峡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 远:远自。
[3]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楚国始祖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后建都于郢。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拥有今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以及河南南部等地,后为秦所灭。
[4]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
[6] 下:移下,此指月亮倒映在江水之中。
[7] 海楼:海市蜃楼,是在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出现在空中或“地下”的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里用以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8] 仍:依然。怜:怜爱。故乡水:指从蜀地流来的长江水。诗人从小生活在蜀中,故称之为故乡。
[9] 万里:喻行程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