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1章 真文书院
因鬼王宗前宗主鬼王引兽妖入毒蛇谷,导致万毒门险些被灭,是以秦无炎在圣殿五老主持的那次炼血堂、万毒门、鬼王宗、风铃派这四个分支聚在一起议事的会议上,对鬼王宗一派不敬。
及圣殿五老离去之后不久,鬼王门人夜袭万毒门,幸好有守山灵兽黄鸟在,这黄鸟及时地将众人冲散,这才避免了一场大战。
因青云门的约束,再加之守山灵兽黄鸟的厉害,是以万毒门与鬼王宗不敢大打出手。
于是双方都放出话来,只要出了青云山,一旦发现对方的门人,必除之而后快。
圣殿五老听闻野狗道人是个难得的人才,再加上他和张小凡关系非同一般,和云亦岚打过交道,和天音寺众多僧人也都熟识,这才在来青云山的途中,顺道把野狗道人硬是从周一仙那里给弄了回来。准备把他培养成圣殿派的使者。
自打来到圣殿,圣殿中的那五个老家伙和合欢派的那些老姑奶奶,中姑奶奶,还有小姑奶奶们,就总是支使野狗道人拿东拿西,做这又做那,弄得一天到晚都没个清闲的时候。
对此,野狗道人是丝毫的怨言都不敢有,别说是怨言,就是连一丝丝的不快,他都不敢有。生怕惹恼了谁,自己这脑袋啥时候丢了,被人当球踢,自己都还不知道。
对于这帮杀神,他可是知晓,真的是惹不起。
天天苦大力,日日没休息,如此过有半年,圣殿五老暗中对野狗道人进行的忍耐力测试,才告结束。
对野狗道人的表现,相当满意,一致认为,比起舒畅和布金阳要强上百倍。
就在野狗道人正挥汗如雨的帮合欢派一个不知名的小丫头搬东西,也不知那些箱子里都装的是啥,一个个死沉死沉的。
“道长,休息一下吧,不急的。”说着送上一碗特制的好茶。
有道是人熟为宝,你还别说这半年多的苦力,野狗道人还真没白当。
最初合欢派还是很在意他的这个炼血堂堂主身份的,不过炼血堂只有野狗道长一人,且本事不济,合欢派当然不会拿他当回事。
为了折辱他,合欢派有意让小辈们来支使野狗道长,没想到这野狗大大竟然会有求必应,无论是谁指使他,他都没有丝毫的怨怪,总是乐呵呵的。
时间一久,这敌视之心也就瓦解,大家都视野狗道长是自己人,纵使他是炼血堂堂主,那炼血堂也是合欢派的。
既然是自己人,人家又是炼血堂的堂主,当然要好生招待了,因此才能喝上这种特制的好茶。
野狗道长喝完茶还没等放下碗,就有人来叫他去见五位长老,
过了一会儿,野狗道长返回来,说是大长老让他去青云山一趟,立刻动身。
他回来是要帮着把剩下的箱子搬完再走,免得把小丫头累坏了。
这么好的一位苦力,你们说那合欢派能不喜欢吗?是以当十年之后,野狗道长把他的三个小徒弟带到圣殿时,这三个孩子立刻受到了合欢派的欢迎,使得这三个孩子产生了回到自己家里的那种感觉。
奉圣殿五老之命,野狗道人通知碧瑶:“圣兽烛龙的借期已到,圣殿要求及时归还。”
碧瑶一听,这心里就犯了嘀咕。因为碧瑶的救命之恩,四大灵兽对她钟爱有加。
因小灰和饕餮的关系,在当日于血池之上,小凡在和伏龙鼎争斗时,虽然犹豫是否要和鬼王撕破脸,没有及时出手破阵。
但他毕竟表现出了要破除阵法,救护四大灵兽的那种意向,虽然最终因张小凡的一时犹豫而错失良机,致使乾坤锁被解开,四灵血阵大成,不得不退走,但张小凡的这份心意,终归是被四大灵兽感知到了,同时也记在了心里。
因此,烛龙和黄鸟对张小凡也是非常喜爱。
除了这两人之外,整个青云山上除了林惊羽能凭本事接近烛龙外,其余人等别说护送了,就是离得太近,都不行。
也就是说,这次的护送任务只有碧瑶和张小凡两个人能胜任,换个人,即使是林惊羽都不行,那烛龙可厉害了,非林惊羽这等大能之士所能控制。
因合欢派镇守圣殿,所以碧瑶依命去圣殿送还烛龙,那必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情。
你道为何?原来这碧瑶在世外高人眼里只比垫底的生灵高出那么一点点,同样也是属于小豆包级别的存在。那萧逸才以九成的法力,仅仅一个照面,就能轻松的小挫碧瑶。
若是换成陆雪琪来的话,这一个照面虽仅用了九成法力,碧瑶的命依就没了。
自打金瓶儿离开合欢派,合欢派也就没有了达到陆雪琪这一境界的高人,但是像萧逸才、齐昊这样的高人,合欢派并不缺乏,少说也得有十余位之多。
纵使合欢派看在圣殿五老的面上,不为难碧瑶,那她们也会放出风去,让天下正道修士知晓,碧瑶已然离开青云山。
一想到正道中刻意想要自己小命,同时也真的有能力拿走自己这条小命的那300多位正道人士,碧瑶这心里就发毛。
若是一个两个十个八个的,也就无所谓了,凭自己的法宝和幽姬的保护,完全不成问题。
可是一两百三四百个像萧逸才、齐昊这样的高手,任谁也受不了。
鉴于碧瑶本领低微,无力自保,张小凡决定自己代碧瑶走一趟蛮荒圣殿。
先是饕餮被带离秘境,接着是黄鸟,这回是烛龙,仅剩夔牛老哥一个,这下夔牛不干了,变得暴躁不安,于是碧瑶决定送夔牛回东海流波山,让他去找他的伙伴。
依照碧瑶的想法,流波山荒无人烟,自己到了那儿,也没人知道。故地重游,何乐而不为呢?
经空桑山,走小池镇,直达流波山。
这去的时候顺风顺水,一路平安。不想在这流波山上确是出了意外。
十多年前,正魔两道齐聚流波山,双方都把这流波山翻了个底朝天。
在查看流波山的过程里,正道这方中有一位叫刘喜良的真文派长老,他相中了这地方,遂把真文派迁移到远离中州大陆的这座岛屿上。
真文派也叫真文书院,有内门弟子200余人,外门弟子近300人,总总共有这么500多人。
这一派的主修功法,高行真文很有意思,只是能度低了一些,乃低价道法。
按道理讲,凭借低阶道法是无法同魔教中人对抗的,不过真文派这一代的长老刘喜良却是个例外。
此子在早年间,曾经救助过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世外高人,这位高人见刘喜良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就传了他“团团转、忙里偷闲、无影决”,这三式高阶道法。
正是凭此三式法决,刘喜良才得以与名门大派弟子比肩而立,从而为真文书院拿到了许多好处。
若非是刘喜良的这三道法决都含有禁制,不能再传的话,真文派凭此三道法决,早就跻身重要门派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