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八章

虚静的心境是一个修炼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这个目标可以提示世人:很多执着的追求和努力,效果适得其反。

在以后的论述中,老子要花费不少篇幅来呈示种种适得其反。呈示的目的,就是劝导人们返归虚静的本性。只要不虚静,怎么张扬都会走到反面。

这一章只有二十六个字,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影响巨大,因为它讲的全是“反话”,摇撼了人们的习惯思维。

寻常社会的约定俗成,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但大家常常因为已经习惯而继续努力,不愿意去考虑深层的逆反结构了。

指出约定俗成背后的恼人奥秘,这是顶级哲学家的使命。但是,哲学家未必是社会改革家,他们在指出背后奥秘之后并不要求人们改弦易辙,走相反的路。如果这样,他们就有点浅薄了。他们只希望人们建立另类思考,构建立体思维,使人类真正成熟。

老子指出在约定俗成背后的逆反结构,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二十世纪,才有西方现代派哲学家和艺术家去触摸。一触摸他们就十分惊恐,称这种逆反结构让人“恶心”。因此,“恶心”也成为现代派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恶心”是一种不可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复杂状态,来衬托人类生存的灰色无奈。老子所揭示的逆反结构,也包含着不可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无奈。这位年纪太老的“现代派”实在是走在人类思维的最前沿,让当代思考者不得不面对鸿蒙的历史烟尘深表敬意。

老子的这二十六个字是这样说的——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几乎用不着翻译。但是如果要强调相反相成的因果关系,可以用更简明的现代句式:

大道废弛,才倡道义;

智巧出现,才有大伪;

家庭不和,才倡孝慈;

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不错,老子对于世间所倡导的很多基本道德观念,例如仁义、智慧、亲情、忠臣,都有点轻视和调侃,但是,并不是要否定它们。很多研究者认为老子对它们做出了“尖锐的否定”,“提前揭露了儒家理念的虚假性”。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不妨举一些类似的例子。我们如果说,“病疫流行,产生名医”,“因为饥饿,便知美味”,难道是在否定和揭露名医与美味吗?当然不是。名医和美味都要尊重,只不过,按照老子的逻辑,它们不是天颁神授,通体光明,而是灾难和困厄的结果。

老子认为,很多冠冕堂皇的观念、教条、口号,都出自人类的困境。之所以一直在重复,正证明那些困境还没有过去,或者即将卷土重来。“好”来自“坏”,包含着“坏”,期待着“坏”。而且,有的“好”还会立即滋生出“坏”,例如“智慧出,有大伪”。

这样一来,因果长链接通了,人们也就很难通过“单向封断”而自我骄纵了,更不会以为那些响亮理念是某些圣人和君主“发明”的了。

例如,在老子以后,汉、唐之初都出现过推崇黄老思想让人们“休养生息”的政策,实际效果很好。但是,必须明白,这是在长期战乱之后民生凋敝的可怕景象带来的“无奈之举”,而不是出于哪几个皇帝的“好心”。说近一点,徽州的学术和美食九州闻名,这也不是那个地方特别好,或者哪些官员特别英明,而是因为极端贫困。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道尽了曾经的破败。因为破败,就有人外出谋生,渐渐出现了“徽商”的队伍。同样,我曾经在《抱愧山西》中写过的富可敌国的晋商,也是因为家乡过不下去了,才擦泪“走西口”,而当他们走出一条发达之路以后,灾祸又等着他们。

因此,我一直反对很多地方自吹“人杰地灵”,一说“乡愁”就狂妄排他的行为。他们所说的“传统”,都是“顺向因果”,例如因为古代“某某公”重视教育,所以人才辈出。其实,真正强大的是“逆向因果”。老子哲学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对“逆向因果”的揭示。

其实,很多“顺向因果”的内核,还是“逆向因果”。例如日夜更替、四季轮转,看上去是“顺向因果”,但不能忘了,黑暗是对光明的否定,严寒是对酷暑的报复。

老子对“逆向因果”的揭示,是要人们认知天地大道的平衡系统,不要沉迷在自得、自满、自信、自欺的井窟中而窃窃自喜。老子幽默地指出,那些正面名号,完全可以用负面含义来表达。而且,这里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比例关系:正面名号越大,负面含义也越大。

老子建立了正面名号和负面含义之间的“逆向因果”,并不是要取消正面名号,只是劝诫人们不要在正面名号上过于夸张,过于得意,过于陶醉。既然“来龙”和“去脉”都是负面的,自身里边也潜伏着负面,那又有什么好得意的呢?

如果能好好收敛一下,重新返回虚静的心境,那就有可能再度听到天地大道的声音。天地大道不喧不闹,不卑不骄,把所有的正面、负面、顺向、逆向全都轻轻地收罗在一起,以自然的步伐悠然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