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詹姆斯
伊恩肖·库克将统计方法引入棒球,而比尔·詹姆斯(Bill James)则将其发挥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詹姆斯把“棒球计量学”定义为“研究有关棒球的客观知识的科学”,意味着他想要棒球计量学回答的是“客观事实”——比如“红袜队的哪位球员在进攻方面贡献最大?”或是“肯·格里菲在明年会有多少次本垒打?”这样的问题。至于那些主观的问题,虽然重要,但不在棒球计量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例如“你最喜欢的棒球运动员是谁”或者“这是一次很棒的比赛吗?”20我们的认知会被情绪偏差所误导,而棒球计量学正是要挑战我们的认知。21
詹姆斯在他1981年写的《棒球概述》一书中,将传统的体育写作和棒球计量学进行对比,说明了棒球计量学的独特性:
1. 体育写作基于能收集到的证据,通过筛选、组织,最后强行得到一个最开始就已经明确的结论。棒球计量学则是从原始数据中挖掘未知的信息和新的证据。22
2. 体育写作中的分析只符合当前的情况;棒球计量学则是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目前的情况,也适用于同类的其他情况。体育报道说某个球员比另外一个球员优秀,是因为他多了20个本垒打,10次双杀,40次保送球,而这些比另外一个球员的60次长打、31次盗垒等更重要。然后多半会再讨论一下他的防守,要是这些都不能得出明确结论,那就把优秀归因于团队领导力吧。如果现在又要讨论另一个球员C,那又可以写一篇新文章了。而棒球计量学看重的是公式、统计原理、基于关系的理论,这不仅适用于某个球员,而且适用于任何球员。23
3. 体育写作的分析通常先选定了立场和角度,而棒球计量学则是从事件本身出发。在体育写作的分析中,出现得最多的要数漫无目的、不顾逻辑的瞎扯——赛扬奖之于迈克·诺里斯、MVP之于里奇·亨德森、名人堂之于吉尔·霍奇斯,谈到其他球员,也都能扯上一番他们如今成就的缘由,最后再喊喊“让我们全力以赴吧”之类的口号。他们的分析基本上是相互对立的,最成功的体育作家就是能最有效地推销自己立场的人……而棒球计量学从本质上讲是反情绪化、反直觉的。体育作家想当巧舌如簧的律师,而棒球计量学家则是想当公正无比的法官。24
而主流观点接纳趋势跟踪和棒球之间的联系,则是约翰·W. 亨利聘请比尔·詹姆斯当管理者的时候的事了。詹姆斯本是棒球界的局外人,他靠以数字为基础的独特理念,将亨利的红袜队经营得蒸蒸日上。但詹姆斯离经叛道的观点,让很多以前的棒球界专业人士很难接受。例如,他对扬基队前助理教练唐·齐默尔毫不客气地评价道:“像唐·齐默尔这样的和尼安德特人差不多的笨蛋,我看他不仅喜欢在赛场上被别人痛击,而且他简直就是被雇来干这个的。”25
市场的本质是趋势。生活的本质也是趋势。
——约翰·W. 亨利26
我感觉在过去这些年里有所增益,因为我搞清楚了几件事:趋势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而我无法完全理解任何趋势。因此,任何投资决策都应该基于那些可以测量的值,而不是基于预测或者感受。
——约翰·W. 亨利27
棒球界的人对比尔·詹姆斯也没有什么好感。“他就是个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家伙。他脑子里空空如也。”这便是名人堂的明星经理人斯帕基·安德森对詹姆斯的评价,虽然詹姆斯既不矮也不胖。28
抛开詹姆斯的个人特质不谈,实际上约翰·W. 亨利很清楚,棒球队的玩法一定要改变。亨利认定,棒球界太强调各种和运动能力有关的棒球术语,而对球员表现关注不够。奥克兰运动家队后来用棒球计量学取得的成功,足以证明亨利的观点。“马林斯队挑的是田径运动员,而运动家队才是在挑棒球选手。”29
近25年来,棒球场上一直有一场很大的争论。争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评价一位球员?大部分时候,球队经理人都是按照过时的方法来评判——用他们的眼睛、秒表、雷达枪,按照19世纪的那套挑选规则来评价球员。他们的脑海中想的是:“他能跑多快?他能掷多远?他平均击中多少球?他看起来像大联盟明星吗?”而另一边,则是以比尔·詹姆斯和皮特·帕尔默为代表的统计分析派,他们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极客”,棒球界的局外人,以及极少的球迷)支持他们。
——托马斯·博斯韦尔(Thomas Boswell),《华盛顿邮报》30
亨利和詹姆斯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棒球界老一代的人对运动天赋的重视,胜过了对真正能得分的能力——击球、爆发力、行动纪律的重视。你是愿意选一看就是体育健将的人,还是选数据上最好的人呢?对亨利来说,无论是在趋势跟踪上还是在棒球运动中,他都只追求“得分”这种能力:“这两个领域(股票市场和棒球)都和个人的信念、偏见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可以用数据来代替信念和偏见,这样的话,你就能更有优势。很多人认为在股票市场上,他们比其他人聪明,市场就像一个没有智商、反应迟钝的人。同样也有很多人认为在棒球中,他们比其他人聪明,他们只需要按照他们设想的状况玩就可以了。事实上,市场上的数据会比任何人自己的感觉或信念都蕴含着更多的信息。在棒球比赛中也是如此。”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