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序三
不知不觉,我国互联网行业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与之相应,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经理也有了20多年的历史。
市面上已经出版了几十本关于互联网产品、产品经理的书,这些书对于外行初窥产品门道、产品新人入门、产品经理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书伴随并有力支撑了互联网产品、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伴随并指导了产品经理的成长。
很高兴,越来越多的资深产品人对自己的实战经验和感悟做了系统整理,以图书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帮助他人更快成长,更快地变得更值钱;很高兴,我本人也出版了3本这方面的书,帮助了很多人成长。
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发展、变化,企业对产品、产品经理的要求也在动态变化。
最初,一个人如果会管理需求,会“抄”竞品,会画原型,会写文档,会和技术人员合作让产品上线,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产品经理,就可以拿到让同龄人羡慕的高薪,还能不断收到猎头推荐的新机会。
渐渐的,企业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需求,更要承载企业战略,还要具备内生增长力。企业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细,从C端产品扩展到B端产品,从功能产品扩展到策略产品,从用户产品扩展到商业产品……这些越来越高、越来越细的要求都需要产品经理来承接,逼着产品经理要持续、快速地成长。因此,产品经理们对更高、更细的产品书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随着互联网向深处渗透,以企业为目标用户的B端产品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以前的配角一跃成为和C端产品并肩的主角;不仅涌现出数十家B端独角兽,而且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在发力B端产品,其中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尤其突出。与之相应,市场对B端产品经理的需求有了明显的增长。
B端产品具备产品的共性,但又具备自己鲜明的个性。与典型的C端产品相比,B端产品往往角色多、流程长、功能复杂、领域更加细分,有非常强烈的投入产出比要求。这就对B端产品经理提出了很多不同于C端产品经理的要求。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仅仅依靠C端产品的能力和经验,很难直接上手B端产品,更不要说做好B端产品。因此,市场上对有关B端产品、B端产品经理的图书的需求很强烈。现实却是这个需求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市面上的产品书大多数内容、案例都是针对C端产品的,针对B端产品、B端产品经理的只有寥寥几本。
我和广大读者一样,都在盼望B端产品、B端产品经理领域能多出几本书,尤其是好书。还好我没放弃,终于等到你——晨静的这本《B端思维:产品经理的自我修炼》!
本书的作者张晨静有6年多的产品经验,曾从零开始负责多款企业级产品、中台产品,现带领团队负责部门B端产品设计与企业级B端产品设计规范构建。很高兴,她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自己的B端产品经验提炼汇集成一本书,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全书不仅针对性强,而且系统性也强,涉及B端产品的认知、B端产品构建的方法论和流程、B端产品的数据分析、B端产品的实战案例等丰富的内容。本书还有专门一章讲解B端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和职业发展路径。认真阅读,我相信读者会有收获。
本书的实战性也较强。第5章系统讲解了构建B端产品体系的方法和流程,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为了更好地指导实战,作者还在最后一章安排了两个实战案例。考虑到B端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场景,作者选择了两个类型的案例——重构型产品、从0到1型产品。这是B端产品经理非常典型的两个任务场景,这个安排确实贴心。
我认为,这本书可以为所有想系统了解B端产品、B端产品经理的人士提供参考价值。尤其对以下两类人有价值。
(1)针对资历尚浅的在职B端产品经理,本书可以作为职业成长指导书。他们通常有1~3年的经验,能上手基本的工作,但自己能感觉到认知不清、能力不全、提升缓慢、前途不明,正好可以借助本书实现较全面的提升。
(2)针对想系统了解B端产品的人士,本书适合作为B端产品的普及、通识读物。他们可能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管理人员,可能是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人员、运营人员、管理人员,也可能是想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大学生。对于他们而言,一本行家撰写的书,其价值显然比碎片化的信息要高得多。
我希望晨静的这本书能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获益!
车马
首席产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