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货币一体化的历史及欧元形成的基础
要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必须了解货币一体化的历史及欧元形成的基础,只有充分吸取历史上货币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再借鉴当今欧元形成的基础,吸收消化并加上东亚的特色,方能为东亚货币一体化出谋划策。
一 货币一体化的历史[2]
提起货币一体化的历史,中国可算得上老祖宗。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他就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但他统一货币的过程是通过武力征伐,在实行政治统一后才得以实现。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有国家走的是通过武力征伐统一国家后获得货币的统一,但大部分国家则是通过实施政治联盟等手段获得货币的统一。
(一)德国的关税同盟演化而成货币联盟
19世纪早期的德国是个类似于中国战国时期那样的诸侯割据的国家,每个小国(州)都有自己的国王,理所当然都有自己的主权货币。为了有效降低彼此之间的贸易成本和对德国以外的国家采取统一关税,几十个小国(州)于1834年成立了关税同盟,并于1871年形成政治联盟,统一了德国货币。德国货币联盟的形成和货币的统一,其成功之处要归结为共同的文化和语言。而1990年后,东西德合并后统一货币所走的也是政治联盟的道路。
(二)瑞士货币的统一
19世纪早期,瑞士的各州也使用不同的货币。这很不利于各州之间开展州际贸易,为了解决州际贸易问题,有效降低彼此之间的贸易成本,1848年,瑞士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统一了货币,将瑞士法郎定为主权货币,货币的统一使得单一的瑞士市场诞生,贸易出现繁荣景象。
(三)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
1873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瑞典与丹麦组建货币联盟,后来挪威也加入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行列。它们发行了共同货币——斯堪的纳维亚克朗,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每个国家仍有权发行其本国的货币,而且这些货币也同时可以在3个国家实现自由流通。由于各国的发展速度不一样,通货膨胀程度也不一样,于是便出现大量的套汇现象,最终货币联盟不得不解体。
除上述几个货币联盟外,近现代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货币联盟还有意大利货币联盟、拉丁货币联盟等。但是,由于这些货币联盟内缺乏统一的货币联盟组织,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纪律,因此,除了像瑞士和德国这样形成政治联盟的地区外,大部分货币联盟面临的是不得不解体的结局。
二 欧元形成的基础
如上所述,早期货币联盟形成和货币的统一,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这种基础要么通过武力征伐获得,要么通过政治联盟获得,要么通过简单的合作与协作获得。欧元作为一种跨国货币,在欧洲各国没有实现政治联盟和政治上的一体化的情况下,其形成的基础到底是什么?以下将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货币和理论基础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欧元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
在欧元的形成过程中,西方文明发展所形成的“泛欧洲”的民族认同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认同感贯穿于整个欧洲货币合作的进程之中,有效地化解了欧洲各民族历史上曾经有的隔阂和不愉快,是欧元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欧洲文明诞生于地中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哲学家的思想至今还闪耀着光芒。再者,基督教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有人认为,近代意义上的欧洲就是从基督教社会演化而来的。陈乐民(1988)认为:“基督文明几乎就是欧洲文明的同义词;所以在欧洲观念影响下,一个欧洲人自觉地具有欧洲意识,又具有本民族意识,这种意识是自中世纪以来就逐步孕育和形成的。”[3]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欧洲意识演化为一种联邦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要求以主权国家为基础建立联邦,甚至建立超国家的高级机构。除了共同的宗教外,共同的语言体系也是欧洲民族的文化特征。欧洲各国虽然各自都拥有自己国家的语言,但是这些语言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拉丁语系,这无疑也增强了欧洲各国文化上的同源性。
欧洲观念和共同的文化不仅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而且自中世纪以来这种思想也广泛存在于政界精英意识当中。18世纪的卢梭、康德和19世纪的圣西门等都曾经讨论过欧洲联邦的问题。马克思则以从民族和阶级奴役中解放出来为前提,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国家和阶级的新世界。20世纪初,法国学者C.E.库尔尼埃在《文明世界的经济组织》一书中阐述了应以经济方式来解决欧洲联盟问题的观点。荷兰政治家科蒂斯蒂安·科内利森在其著作《战争的经济因素》中,也提出了使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之间建立起一个经济组织的观点。[4]由于欧洲的观念和“欧洲人的欧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欧洲各民族、各阶层社会中,为欧洲各国区域合作让渡适当主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解决了区域合作,尤其是货币合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二)欧元形成的政治基础
“历史上没有一种货币联盟是由于认识到联盟的经济利益而成立的。在所有联盟中,一体化都是由目标驱动的。”[5]欧洲联盟也不例外,在欧元区的组建过程中,政治家和政府机构的参与是欧元得以形成的政治基础。欧洲资源短缺,而自中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各国为了维持快速的发展和争夺稀缺的资源而不惜兵戎相见。一百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百余次,而且欧洲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可以说近现代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欧洲人痛定思痛后,认为走向合作是避免战争继续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另外,经过“二战”洗礼后,原本发达的处于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欧洲一落千丈,与苏联和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为了尽快恢复欧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欧洲各国不得不寻求路径走向联合。因此,它们不但接受了马歇尔计划,而且出于政治和战略目的,还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元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发展迅速,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三强国,东西德统一后,其地位更加提高,为了不让德国“走出”欧洲,为了不让欧洲变为“德国人的欧洲”,为了不让德国的少数纳粹分子有抬头的机会,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有意与德国展开合作。而德国也意识到要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离不开法国的支持,离不开欧洲这块大陆。由于法、德两个大国的支持,小国在一国一票制度下何乐而不为,因而在以上各种合力的影响下,很自然地欧洲大陆走向了合作,为欧元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欧元形成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原理不仅告诉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在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告诉我们,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才有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可能。也正因为这一点,在“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如果它们走向联合共同发展,可能对发展经济收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欧元的形成基础最初不仅起源于政治目的,而且起源于对经济重建的客观要求。
精明的欧洲政治家们为了不让这种设想一开始就胎死腹中,他们从不太敏感的商品流通领域开始一体化进程,这种选择不但阻力较小,而且一开始要求各国向超国家机构让渡部分主权也较容易。于是,1951年,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共同签署了煤钢共同体条约,经过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过渡,于1967年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洲也不例外。由于浮动汇率制的实行,一方面增加了欧洲各国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投机性短期资本快速流动,加剧了汇率体系的摇摆不定。欧共体内部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日趋下降,直接影响欧共体国家的经济增长。为了有效稳定汇率,促进欧共体内部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法、德两国的牵头下,于1978年通过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决议,蛇形浮动机制得以实行。虽然蛇形浮动机制在欧洲货币危机期间一度曾被抛弃,但它为欧洲货币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经济条约的签署和不断改进过程中,欧洲各国意识到要真正有效抵御浮动汇率带来的伤害,要真正实现欧洲一体化进程,必须走货币一体化道路。在这种酝酿思想的指引下,欧共体首脑齐聚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共体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在《马约》的计划指引下,欧元区得以在1999年1月1日胜利诞生。
(四)欧元形成的理论基础
欧元的形成,虽然是欧共体及欧盟成员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内在要求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结果,但说是Mundell最优货币区理论催生的也不无道理。因为,20世纪90年代的欧盟已经建成了统一大市场,真正实现了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区域内贸易大大提高,平均维持在60%左右,有的小国甚至达到或超过70%;28%左右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强国美国和日本;再者,产品结构多样化逐步提高,大多数国家已基本取消了利率、外汇、资本流动和金融业准入方面的管制。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欧洲开始越来越符合Mundell等创立的最优货币区标准。这为《马约》的签订和欧元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