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权力下的项目管理:如何在有责无权的状况下带领项目团队获得项目成功(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作者序一

当前,我国不缺外来的管理方法,包括项目管理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类管理方法出于商业目的而争先恐后地涌入我国,导致现在市面上大家可以看到各种流派的外来项目管理方法的书籍和认证考试。而且,这些外来方法是在西方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却在同一时期涌入我国。所以对于想学习项目管理的人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缺少项目管理方法,而是方法太多,不知道学谁家的好!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习了西方一些知名项目管理方法并取得了相关专业资质的项目经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将学到的先进项目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造成了更大的困惑。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西方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及其知名的个人认证PMP。第二种是英国内阁办公室所拥有的项目管理产品及其知名认证PRINCE2。第三种是来自瑞士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及其知名认证IPMP。它们中的第一种代表典型的美国项目管理流派,第二种代表典型的英国项目管理流派,第三种代表典型的偏欧洲的项目管理流派。这三大流派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比较主流的三种文化思想,当然三种流派背后的起因也不太一样。PMP产生于军工,特别适合装备制造、军工生产,它是由这类工作衍生出来的,特点是大而全,比较像大百科全书,囊括了全球所有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概念、方法、工具和技术,其经典著作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六版)。PRINCE2最早是英国政府为了管理IT项目而打造出来的项目管理方法,是从IT项目管理中衍变出来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它的全称是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Second Version,翻译过来为“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第2版”。由于这个方法是英国政府提出的,所以特别侧重建立受控机制,尤其是对项目相关人员的管控和协同。IPMP的拥有者是IPMA,IPMA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项目管理协会,比较注重欧洲的人文文化,特别关注人和组织的能力问题,其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对项目管理能力和项目经理能力评定的模型和指标库,尤其侧重帮助组织界定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项目岗位。其实IPMP有一个项目管理人员能力评定基准,对项目经理进行了等级划分,以界定不同等级的项目经理所需的不同能力。这三种不同的方法之所以能在世界上一直存在,而且能各树一杆大旗,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当然,除了这三大主流项目管理方法,大家还可以看到一些专业领域的项目管理方法,比较知名的有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CMMI和敏捷开发模式,以及新产品开发领域的NPD等。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或学习到各种流派的项目管理方法,但是很难把它们照搬到自己的组织里。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没搞清楚这些方法在企业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才适用,也没搞清楚适合这些方法的西方企业本身的文化与我们自己的组织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能否顺利移植西方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培训或演讲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哪种项目管理方法更好,我通常的回答是:“所有在中国能看到的外来方法一定都是非常好的,否则也很难被传播到咱们国家来,目前因为我不了解你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所以我没办法判断哪种方法更适合你所在的企业。”

我既做管理咨询顾问,也做培训讲师,获得的各家流派的资质证书很齐全,熟悉各种流派和不同国家的方法。在很多知识融会贯通后,我发现项目管理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流派的侧重点不一样。究其原因是每种方法来源的国家不同,产生的时期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管理侧重。因此,我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方法,一定要关注它背后的文化和产生的时期。作为有5 000多年历史的国家,中国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国家,尤其在春秋战国和汉代的时候,我们有诸子百家,其实也代表了多种不同流派的思想体系和方法。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现在逐渐失传了。每个国家都有一套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而现在我国没有一套特别拿得出手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学其他国家的方法,用着却又总是很别扭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可以为中国的项目管理从业者写一本适用于我国企业当前特点的项目管理图书。作为一个多年一直在国内外企业一线摸爬滚打、总结提炼的项目经理、管理咨询顾问和培训讲师,我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地消化和吸收各种西方项目管理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项目管理套路。经过很多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实际应用证明,它在中国文化的企业里行之有效。我们可以将这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方法称为微权力下的项目管理方法。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以帮助更多的企业、项目经理及有志于在项目管理道路上发展和奋斗的同人少走弯路,更快地认识项目管理的本质和精髓,尤其是学到如何能在中国的文化下把项目管理做成功的套路。

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家人、学员、客户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希望借此机会,表达我对大家发自内心的感谢。感谢《微权力下的项目管理》(第1版)的各位读者,是你们对这本书的充分认可,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把微权力下的项目管理思想继续发展和推广下去。另外,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引导我走上写书的道路,并且在我写书的过程中一直给予大力鼓励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