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二
《梅州市梅县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的出版问世,是梅县苏区老区人民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指示,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于2017年6月下发文件,组织全国1599个革命老区县(市、区、旗)编纂《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要求各革命老区县(市、区、旗)通过丛书阐述与反映老区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展现老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几十年来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历史,肯定老区人民的伟大贡献,总结老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展示老区建设的伟大成就。
《梅州市梅县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是梅县苏区老区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向中国迈入新时代的献礼。
《梅州市梅县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生动地再现了梅县苏区老区人民从1924年的大革命至1949年梅县解放的各个时期开展革命斗争的历程,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梅县取得建设发展的新成就给予客观的阐述。
此书重点将梅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在书中尽量展现,使当年历史革命斗争的重大事件和革命者所作的贡献,在有限的篇幅中得以展现,留存后世。
梅县是梅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革命斗争的中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1927年5月12日便发动了震撼粤东乃至闽粤赣边的梅县“五一二”武装暴动,揭开了梅县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暴动胜利后成立了红色政权——梅县人民政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梅县创建了以九龙嶂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1929年10月朱德率红四军来梅的推动与影响下,梅县革命力量迅猛发展,一度成为粤东地区的革命指挥中心、领导中心。在1930年成立了梅县苏维埃政权,除县城外,大部分区域都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为保卫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从1930年5月至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福建闽西(梅县党组织便与上级失去联系),先后长达五年时间,梅县苏区军民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血战,历经百余次大小战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苏区军民为保卫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梅县的光辉历史,使梅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评为广东革命老区重点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梅县再度成为闽粤赣边的领导中心,是李碧山在梅州恢复、重建中共梅州地区党组织,发动、组织梅州人民掀起抗日高潮的策源地。抗日战争期间梅县党组织为新四军输送了数百名中共党员、抗日义勇军成员到抗战前线参战,动员了梅县有志之士两万多人奔赴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数以千计梅县人民的优秀儿女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期间梅县是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指挥梅州夺取全境解放的领导中心、指挥中心,是梅州解放战争的主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梅县从解放之初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中走上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之路,梅县人民感受到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喜悦,也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曲折,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2018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梅县的各项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幸福指数一年比一年提高。
梅县在1949年以前几乎是个纯农业的山区县。据统计,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52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86万元,农业产值2139万元);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至2483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2988万元,农业产值11850万元),至2017年已增至236.0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7.2亿元,农业产值78.81亿元),是1949年的935倍、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95倍。
梅县在解放初的1949年全县人均收入只有78元,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为228元,至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收入)增至24115元,是1949年的309倍,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106倍。
以上两组数字,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县在党和国家领导下所取得成绩的真实对比。改革开放之后,梅县贯彻中央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特别是在根据梅县特点贯彻梅州市委关于发挥“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优势、实施“三个希望”(希望在山、希望在外、希望在路)的发展战略决策后,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人民以及“三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建设家乡的热情。现在梅县的乡村,举目可望的满园金柚,连片果园,一派瓜果飘香的新农村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县、镇、村学校在政府的重视下和在广大“三胞”的热心桑梓的义举中建起了座座高楼,为学子们读书提供优良环境;交通基础建设更是跨大步,高速公路在县境纵横交错,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61.6公里,境内广梅汕、梅坎铁路分别于1995年、2000年开通,梅汕高铁也于2019年开通;梅县的新城建设在搭乘国家城镇化和城市扩容提质的快车道上迅猛发展,现已从1999年梅县新县城搬迁时新城区建成面积的2.86平方公里,发展至2017年新县城建成面积的20平方公里,是梅州城市建设中扩容提质的典范。梅县苏区人民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应勿忘众多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2018年,梅县迎来了原中央苏区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的光辉时刻,梅县于6月26日举行纪念活动,全国各地党史专家云集,一众开国将士后裔共聚一堂,缅怀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今编纂《梅州市梅县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为梅县的革命传统教育增添一份宝贵的教材。
值此,向关心《梅州市梅县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一书编辑出版,并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老领导、老同志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梅州市梅县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