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区位选择理论及文献综述
区位选择理论作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最初主要研究“某种经济活动为何会在某个地方出现”“经济体如何安排空间利用”等基本问题。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大多经济模型会考虑时间变量,但空间变量往往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区位选择理论的贡献在于将空间要素纳入研究视野,研究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
2.1.1 古典区位选择理论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时期,主要以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勒施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为代表,采用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厂商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区位选择问题。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将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之间的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空间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指出农业生产会受地租和运输的预算约束,与距离有关的地租与运费是农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随着城市周边土地耕作制度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发生变化,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会逐渐形成一系列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圈层式结构。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首次将演绎与抽象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布局研究中,阐述了工业区位空间重构的规律,揭示了影响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并指出决定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集聚和分散,其中运输成本是决定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根本性因素。该理论假定了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非经济因素是外生变量,只考虑区位因素对空间布局的影响,严苛的假设条件削弱了其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
勒施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引入区位选择理论中,该理论基于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假设,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指出消费者和原材料在经济腹地内不均衡分布,厂商区位选择时不仅会考虑运输成本,还会考虑区位选择带来的收益,因此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因素是收入与成本的平衡,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区位点。
2.1.2 新古典区位选择理论
Isard(1956)首次将距离投入变量引入区位选择研究中,奠定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新古典区位理论一般可以分为两大流派:新古典微观区位论和新古典宏观区位论。在微观领域,主要利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工具(诸如需求、价格、均衡等)对厂商的空间网络分布、市场均衡进行研究,如拉伯、斯塞等利用网络分析法构建区位选择模型;在宏观领域,将宏观均衡分析法引入市场区位边界条件函数中,将厂商的市场区域分解为不同的空间要素,进而对市场边界地域空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引入距离投入和边际替代率对古典分析框架进行改进和扩展,主要以艾萨德的《区位和空间经济学》、贝克曼的《区位理论》为代表。
以Pred为代表的行为区位论认为,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但现实中,企业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的约束,导致信息搜寻成本较高,因此,企业的区位选择不一定落在最优区位,而是次优区位(Simon, 1955; Cyert, 1963; Pred, 1967; Townroe, 1972; Pellenbarg, 2002)。
以Scott(1986)为代表的结构区位论指出,随着企业分工更加精细化,生产也呈现片段化的趋势,企业会根据不同片段的功能定位来选择最优区位。
新古典区位理论,无论是在微观领域还是在宏观领域,其在假设条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均对古典区位理论进行了拓展,推动了区位选择理论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新古典区位理论指出,在地域区位和要素禀赋的约束下,企业最优区位选择呈现分散式分布,进而放宽假设,把价格理论纳入其分析框架,拓展了古典区位理论的研究范围。然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整体框架依然建立在完全竞争、同质需求、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前提下,从而削弱了该理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有效解释。
2.1.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新经济地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通过描述促进经济活动聚集的向心力与引发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将空间概念纳入一般均衡分析中,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如何在离心力与向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聚集与分散以及其微观基础决定因素。
克鲁格曼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其代表著作有《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学与贸易》《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等。克鲁格曼(2004)认为现代经济地理学丢失了五个传统,即德国的区位理论、引力模型、地租模型、本地外部经济,以及循环积累,指出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报酬不变、同质需求的假设条件,不能解释现实经济的实际情况,因此提出了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异质性需求等假设条件,并将其引入空间区位理论的分析框架,考察产业聚集、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微观形成机理。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包括三大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产业聚集与贸易理论。其中,关于经济区位选择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冰山型运输成本、报酬递增、空间聚集、路径依赖。首先,冰山型运输成本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空间区位;其次,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地理上相邻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再次,经济活动在空间地理上相互接近的趋势加速了产业聚集;最后,先发优势能够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
从表2.1可以看出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区位理论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首先,两者的共性主要体现为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相同,均采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考察企业或厂商层面的区位选择,同时两者均采用理论建模、数理推导的研究范式。其次,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两者的假设前提不同。传统的区位选择理论在“理性经济人”、规模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同质化需求假设的前提下对单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进行分析,得出运输成本导致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均匀分布的趋势,因此区位选择的最优结果是唯一稳定的均衡;而新经济地理学则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异质性需求等假设前提,得出运输成本的变化对经济活动空间的分布是非线性和非单调的,运输成本的变化与产业聚集效应、规模效应相联系的向心力,以及与运输成本、土地租金、要素的不可移动性相联系的离心力之间产生平衡,因此区位选择的结果是多重均衡的。
表2.1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区位理论的区别
2.1.4 “新”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微观经济主体内生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差异时,主要基于企业和劳动者等微观市场主体同质性假设。然而,在现实经济中,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率,劳动者具有不同的劳动技能,这种微观主体的异质性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学术界将企业异质性融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以企业异质性与聚集经济为视角,考察企业异质性对经济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1)“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新”新经济地理学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加入了微观经济主体异质性,着重分析企业异质性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从而对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合理的解释。总体而言,“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主要有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垄断竞争分析框架、BEJK垄断竞争分析框架。
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的代表有Baldwin、Okubo(2006, 2009), Baldwin、Nicoud(2006), Baldwin、Forslid(2010), Forslid、Okubo(2012, 2013)等,主要从生产率异质性、劳动者异质性视角,探讨了不同区域的生产率差异和劳动者跨区域流动对经济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但该方法求解复杂,大多以数值模拟的方法为主,同时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不变的假设削弱了模型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
OTT垄断竞争分析框架的代表有Ottaviano、Tabuchi、Thisse(2002), Melitz、Ottaviano(2008), Okubo、Picard(2010), Saito、Gopinath(2011),梁琦(2012), Ottaviano(2012)等,主要从企业成本差异、市场一体化、市场规模等视角出发,研究企业异质性的生产率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该方法采用拟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分析框架,方便得到显示解,同时也克服了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不变的局限性。
BEJK垄断竞争分析框架的代表有Bernard、Eaton、Jensen、Kortum(2003), Holmes(2010)等,该方法采用伯特兰德竞争模型,基于在企业和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的假设,指出产业聚集地区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平均生产率,而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其企业的生产率差异较大。
(2)“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经验研究
“新”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聚集过程中,侧重于异质性企业在不同区位的选择与聚集视角。Nocke(2003)提出了企业空间选择效应理论,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倾向于进入大市场,而中小规模企业则选择进入小市场。Baldwin、Okubo(2006)分析了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异质性企业进行区位选择时的“选择效应”,指出高生产率的企业由于竞争力强,会在市场核心区域进行区位选择,低生产率企业为了避免竞争则在市场边缘区域进行区位选择。此外,Venables(2011)、Ottaviano(2012)指出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是企业主动选择的过程,高生产率企业有向市场核心区域聚集的趋势,低生产率企业则迁移至市场边缘区域。
也有学者从贸易自由化视角来研究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Ottaviano、Tabuchi、Thisse(2010)指出当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以及贸易成本降低时,核心区域的高生产率企业与边缘区域的低生产率企业的生产率差异会随市场一体化程度而出现倒U形的关系。Saito(2011)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空间聚集的影响,指出当经济体处于封闭状态时,高生产率企业会聚集于市场核心区域,而在开放状态中,高生产率企业则会部分聚集于市场核心区域,得出贸易自由化会缩小一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促进经济福利提高的结论。
除了从贸易自由化视角进行研究外,还有学者从运输规模经济、补贴政策、税收政策、城市差异等视角来研究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Forslid、Okubo(2013)指出运输规模经济对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得出中等生产率企业会在核心区进行区位选择,而高生产率企业和低生产率企业则在边缘区进行区位选择。Okubo、Tomiura(2010)指出实施补贴的地区只能吸引低生产率企业,而高生产率企业依旧在核心区域聚集,导致区域生产率差异进一步扩大。Baldwin、Okubo(2009)指出税收政策会影响企业的空间布局,大公司会内生地选择高税率地区,小公司会内生地选择低税率地区。Behrens、Duranton(2010)指出大城市会吸引高技能劳动者和高生产率企业聚集,从而大城市的企业比中小城市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平均生产率。
2.1.5 区位选择理论的研究评述
总体来看,区位选择理论大致经历了古典区位选择理论、新古典区位选择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由早期的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逐渐转向服务业的区位理论和城市空间布局理论,主要探讨各自产业内企业和消费者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视野主要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转变,由静态的、单一的视角向动态的、综合的视角转变。
第一,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基于企业或厂商视角,从企业生产活动出发研究企业区位选择问题。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在既有生产要素的预算约束下,以企业最低生产成本来考察企业最优区位选择,但古典区位选择理论的假设前提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如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用静态的局部分析法考察单个企业的区位选择,缺乏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动态过程和一般均衡研究。但古典区位选择理论提供了一个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区位选择的局部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它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引入,强调价格机制、供求关系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为后续区位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新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将宏观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框架纳入研究范畴,拓宽了研究视野,同时放宽了某些假设前提。例如打破了古典区位选择理论提出的所有区位的生产成本无差异,以及不存在技术进步和收入变动的前提假设,将异类成本引入分析框架,考察在生产要素具有替代性的条件下,生产要素随区位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打破了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关于各地产出价格相同的假设,引入异类需求,提出消费者的地域空间呈非均衡分布,会导致需求和市场价格在不同地理空间发生改变,从而将区位选择由静态局部均衡转向动态一般均衡,使其更加贴近现实。但是新古典区位选择理论仍然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上,对现实经济的区位选择仍缺乏合理解释和实际应用。
第三,新经济地理理论将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理论、D-S垄断竞争模型引入传统区位选择理论,借助冰山型运输成本、规模收益递增以及垄断竞争研究假设,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创新了研究工具,丰富了区位选择的研究内容,解决了传统区位选择未能解决的一些难题,如传统区位选择理论在规模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同质化需求的假设下推出最优区位选择存在唯一确定的均衡解,但无法解释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区位选择出现的多重均衡解。鉴于此,新经济地理理论放宽了假设条件,围绕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存在多重均衡的主线,考察了全球化视角下的产业聚集、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微观形成机理,使其更加接近现实,也为后续区位选择理论的建模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新经济地理理论自诞生以来,也受到了部分传统经济地理学家的批判, Martin(1999)指出新经济地理理论直接忽略了社会环境、制度因素、历史、文化和政治等非物质要素对区位选择和产业聚集的影响,而上述因素恰恰是理解空间经济的重要因素。Neary(2001)指出新经济地理理论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地理空间上的设置上存在缺陷,Scott(2004)、Combes(2008)指出新经济地理理论忽略了劳动分工、社会网络、技术创新等反映区位选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因素,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四,“新”新经济地理学以微观市场主体异质性为假设前提,以企业成本差异和效率差异为视角,完善了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企业同质性的假设,使其对现实经济具有更合理的解释力。企业异质性克服了经济地理学垄断竞争框架下商品之间替代弹性不变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规模对企业定价的影响,同时,企业异质性是微观市场主体区位选择效应和空间排列效应存在的重要原因,从而对企业区位选择机制和经济聚集的微观机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和模型的微观基础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仍有待丰富和完善。首先,需要拓展研究视野。鉴于异质性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未来既可以将企业异质性与劳动者异质性、消费者异质性结合起来分析,也可以将微观市场主体异质性与贸易自由化、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微观市场主体异质性的区域政策启示。其次,需要完善模型方法。未来,“新”新经济地理学可以对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进一步拓展,使其对现实经济更具解释力。最后,需要深层次探讨微观市场主体异质性的来源,如企业内部组织、社会网络等方面,研究异质性企业在全球生产与创新网络中的空间区位选择规律以及经济聚集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