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9年上海市品牌发展概况与特点
(一)品牌经济在上海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整体而言,上海企业品牌运作能力、品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上海国内外品牌集聚程度持续提升。目前,上海拥有中华老字号180个,占比15.96%,排名全国第一;上海品牌已从传统消费品向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海企业使用自主品牌多,抗风险能力强;一些上海企业正运用品牌无形资产运作和国内、国外品牌并购方式实现快速发展;许多在各地成长起来的企业纷纷迁栖上海,在发展中替代已呈落后的上海企业,给上海品牌和上海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但与历史上曾经拥有的地位相比,上海的品牌优势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上海围绕城市品牌、行业/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这三层架构,作了大量探索,不断推动“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上海已走在全国品牌建设工作的前列。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四个方面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2018年4月2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18〕8号),文件明确提出:一是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在持续扩大上海优质服务供给规模的基础上,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服务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70%左右,建设形成10个左右服务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服务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二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基本建成国际高端智造中心,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左右……品牌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领域名品、名企、名家、名园”。三是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建设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外消费吸引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消费创新度全面提升,消费者体验度、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到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打造2条世界级商街、10个国内一流商圈、20个特色商业街区,打响50个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新品牌和50个老字号”。四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全面打响……到2020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打造2个以上平台级新媒体、2家以上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在品牌战略与品牌经济的支撑下,上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增长。2019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8155.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7752.28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回顾21世纪以来的品牌发展过程,上海品牌经济虽然出现一定的波折,但在伴随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追求创新发展、自主品牌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海名牌战略的有效实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推动了产品和服务总体质量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全社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的增强。在国家名牌战略作为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从“上海名牌”战略推进转向“上海名牌”“上海制造”“上海服务”等品牌无形资产保护方向,推动本土品牌的国际化、“走出去”并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都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未来上海名牌将逐步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品牌建设体系的合理布局,各方将进一步合力规范上海名牌推荐程序,加强名牌培育与保护。

图2-1 2014—2019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上海市统计局网站。
(二)2019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榜情况
2019年5月9日,由新华社、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价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9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活动公布了2019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榜单,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四大方面发布了多行业、领域的前50位排行榜。其中,主办方第三次将中华老字号单独列出发布榜单,并公布了中华老字号的前26位排行榜。
在“2019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榜单”中青岛啤酒、漳州片仔癀和东阿阿胶分别以品牌价值439.49亿元、288.96亿元、209.61亿元位居前三位。在前26名的榜单中,山东、浙江、江苏入围数量位居前三,分别拥有6家、4家、3家老字号品牌。从品牌价值来看,山东省品牌价值合计最高,达825.1亿元,福建省次之,品牌价值为288.96亿元,江苏省品牌价值合计位列第三,品牌价值为234.42亿元。从涉及行业来看,主要包括酒业、中药、食品等。上海的中华老字号品牌2019年仅1家上榜,相比2018年上榜数量6家,下滑较为明显。
表2-1 2018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榜前20位

① 品牌强度是评价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品牌强度三个维度之一,另外两个维度是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其中,评价品牌强度的子维度有:(1)市场性质。市场壁垒情况,壁垒越高,品牌强度得分越高。(2)稳定性。越早进入市场,品牌拥有忠诚消费者越多,得分更高。(3)品牌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对市场影响力越大,得分越高。(4)行销范围。行销范围越广,产品销售领域越大,抵御竞争者和扩张市场的能力越强,因而得分越高。(5)品牌趋势。品牌越具时代感,与消费者需求趋于一致,越具价值。(6)品牌支持。获得持续投资和重点支持的品牌通常更具价值,注重投资的效率与质量。(7)品牌保护。有商标专用权等,受法律保护的具有更大市场价值。
资料来源:http://www.ce.cn/cysc/yy/hydt/201905/10/t2019051032045920.shtml。
中华老字号,作为承载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民族、传统故事的民族品牌,凝聚着无数中国人的感情。传统老字号凭借精湛的工艺与品质、蕴藏的“匠人精神”开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悠久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传承与创新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老字号急需树立现代品牌观念。如阿里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商务部数据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总计1128家,其中仅10%蓬勃发展,不少企业的经营面临着一定的困境。经过对阿里平台上100多家老字号企业的调研发现,大部分老字号企业都存在创新发展的障碍,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组织架构陈旧、人力资本匮乏等成为阻碍老字号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是,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浪潮下,也涌现了一批积极转型的老字号品牌,借助于新技术和平台,在产品、营销、渠道甚至组织架构上不断创新,以新零售为途径,焕发新活力,开辟新市场,并用实践为更多老字号品牌发展带来信心。面向未来,振兴中华老字号,不仅是对一个品牌、一个行业的振兴,更是对国家的振兴、民族的振兴,是对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传播和弘扬。在当前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中华老字号想要创新发展,可借互联网之机把“品牌”和“文化”价值融合,既注重提升老字号产品的品质,又丰富产品的传统文化情感,抓住老字号发展的新契机。
(三)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上海品牌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而实现创新发展,主要在于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知识产权是私权法律制度创新与变迁的结果,是直接保护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也是品牌塑造和品牌活力的重要保护性制度。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创新成果涌现时期,创新对于中国产业转型、对于上海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上海也通过一系列新政策措施的推出,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
2018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中提出新命题: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是实现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集中体现、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上海提升核心竞争力首要的方面就是要提升源头创新能力。2018年8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试行)》(沪工商规〔2018〕5号)。该文件指出,由上海市工商局负责制定《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六类注册商标可以纳入保护名录,分别是:本市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品牌培育提升中涌现的较高知名度商标;本市驰名商标;涉外高知名度商标;上海组织、举办、承办国际性或国家级、市级重大活动(项目)期间,需要加强保护的相关参与者的商标;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知名度较高且在上海遭遇侵权需要加强保护的商标;其他需要加强保护的商标。2018年10月,上海商标海外维权保护办公室在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地方商标海外维权保护机构。办公室运行后,将加强对企业的商标国际注册指导、建立商标海外维权信息平台、开展商标海外维权培训、提供商标海外维权法律服务、发挥社会力量海外维权作用,促进企业增强商标海外注册意识,提高商标海外维权保护能力。
在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推动下,上海市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也持续增强。在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等指标方面处于全国先进行列。根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2019年,上海市专利申请量为173586件,同比增长15.5%,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为41∶46∶1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1398件,同比增长13.8%;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80604件,同比增长15.9%;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21584件,同比增长20.5%(见图2-2)。

图2-2 上海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2010—2019年)
资料来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
同年,上海市专利授权量为100587件,同比增长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2735件,同比增长6.6%;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61640件,同比增长10.9%;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为16212件,同比增长4.3%。

图2-3 上海专利申请量类别分析(2010—2019年)
资料来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

图2-4 上海专利授权量类别分析(2010—2019年)
资料来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
2019年上海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专利申请量保持较快增长,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全年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7万件。
(2)专利授权量增长8.8%,其中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虽然不高,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继续排名全国第二位,达47.5件。
(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0.32万件。

图2-5 2010—2019年上海市职务型专利申请明细
资料来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

图2-6 2010—2019年上海市职务型专利申请明细
资料来源: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