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04/32147804/b_32147804.jpg)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1948年七八月间,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发展与国民党军的分崩离析已成定局,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1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并发展成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从解放郑州开始,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共同执行淮海战役的作战任务。鉴于淮海战役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组建一个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统筹解决战役指挥和后勤供应等的前线指挥机构。11月1日,中央军委电告陈毅、邓小平、粟裕并告华东局、中原局:“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11月16日,中央军委又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5A0B7/1739646820522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02.jpg?sign=1738827645-wgWxibz510tNdlNXCn9ZWv6WirbjnZ0E-0-8609e2090003de08d2ececbf79fdcc98)
1948年,邓小平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做开展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的动员报告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5A0B7/1739646820522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03.jpg?sign=1738827645-pssiDDX1XjODrHiJ7Bc12KzgtFm0GQ7x-0-798e089e8ce01bfebf03a8dd2699d64f)
淮海战役要图
这时,在徐州东面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已接近结束,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即将开始。先打哪一股国民党军成为中央军委和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急需考虑决定的问题。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对淮海战场的形势进行了慎重的分析,建议中央“先打黄维、李延年似为上策”。11月24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复电:“完全同意先打黄维;……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事后证明,先打黄维兵团的决策对淮海战役的顺利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坚持独立思考、判断敌情,适时而执着地向中央军委提出意见、建议,对这一决策的确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之后,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将总前委指挥部移至宿县临涣集以东小李家村。他们住在村东北角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住房是一个里外间,刘伯承单住里间,邓小平和陈毅合住在外间。这时,邓小平刚过不惑之年,在三人中年龄最小,身体最健壮。他对刘伯承、陈毅说:“两位司令员同志,我比你们小几岁,身体也比你们好一些,具体工作让我多做些,夜间值班我也多值一些,这是应该的哟!”他叮嘱作战科的人员,一般事情多找他请示报告,重大事情同时报告刘伯承、陈毅和他三人。就这样,在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中,邓小平几乎是天天守在作战室里,值班到深夜。三人共同商定的各部队的作战任务,也多是由邓小平直接向各纵队负责人下达和部署的。他除随时听取作战科汇报外,还几乎天天直接同各纵队负责人通电话,督促检查他们执行作战计划和命令,了解战斗进展情况。房东李克光后来回忆说:“邓小平总是值班,老听他打电话,一口四川话。每天晚上洗凉水澡。那么冷的天,人们都捂在被窝里不愿出来,他却敢冲凉水。每天警卫员从井里打来一桶水,站在凳子上冲,他在下边洗。”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5A0B7/1739646820522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a104.jpg?sign=1738827645-nxMylYsGwhaofpTbnaFaByZ1etpEERyf-0-e26ec92977d8f3ae53b773f63c5565f7)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筹一切有关淮海战役的领导与指挥。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到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作为总前委书记指挥淮海战役,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一个辉煌篇章。晚年,他回忆起来犹感当年责任之重大:“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由五个人组成,其中三个人是常委,我当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军政兼任、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出奇制胜,一直处在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