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出版说明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
“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主任
华玮

2012 年9 月,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启动“昆曲研究推广计划”,由白先勇教授出任荣誉主任,由本人主持工作。“计划”致力于昆曲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整理,包括昆曲在文学文本、音乐、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方面的研究;并在校内以及国际网络平台创设“昆曲之美”课程,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及学者专家到访,参与“计划”的教育推广。我们希望能为世界各地、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和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交流平台,借此促进香港与国际间的昆曲研究与对话合作,并进一步推动世界性的昆曲与人文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丛书”的出版,正是立基于此目标之上,其内容涵盖昆曲史、昆曲美学、昆曲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丛书”已出版了由吴新雷教授编著的《插图本昆曲史事编年》,此次推出的著作,则是昆剧史著名学者陆萼庭先生的珍贵遗稿《钟馗考》。之后将相继出版有关昆曲“折子戏”的学术论文集、香港昆曲人物志以及昆曲表演艺术家在港中大“说戏”的文字纪录。

陆先生在1980年出版《昆剧演出史稿》,片时闻名海内外,并在1984年荣获中国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在此之前的戏曲史,大都是戏曲文学史,而这部书取演出视角述昆剧史,显现家庭戏班与民间戏班的演变消长,指出折子戏称雄时期与昆剧艺术体系形成之关系,强调伶工作为艺术家在历史上的劳绩。由于取径殊异,在学术上之开拓意义与价值,至今已成公论。他广博的学识与敏锐开阔的学术视野,使他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未发。他又长期关注清代戏曲,研究成果已结集出版为《清代戏曲家丛考》与《清代戏曲与昆剧》。此次的《钟馗考》则是陆先生2003年去世时未及出版的遗著,内容在于探讨钟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艺术表现。

钟馗是中国民俗与艺术中的重要形象,《钟馗嫁妹》更是昆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精品。据陆先生自序,撰写此书正源于他小时候观看昆剧《钟馗嫁妹》受到的强烈震撼,以及在城隍庙看钟馗画时被勾起的兴趣。在本书中,陆先生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辨与精到的美学分析,呈现了钟馗在民俗、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等不同范畴中的形象演变史。陆先生出入不同领域与文艺门类,故能敏锐地指出这些门类之间的互相影响,如民俗对舞蹈、戏曲的影响,钟馗画像与其舞台造型的相似之处。陆先生素来言简意赅,言必有据,这本字数不到十万的“小书”,却旁征博引近百种原始文献,充分显示陆先生卓绝的治学功力与艺术赏鉴力。

2014年夏天,陆师母郑溥霖女士将本书手稿亲手交付予我。此次出版旨在保存原貌,对正文不作任何改动。我们的工作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首先,将手稿录入电脑、确定内容次序。原稿前有完整目录,包括:自序;一、 从物到人到神;二、 从岁暮到端午;三、 从大门到后户;四、 绘画中的钟馗;五、 舞蹈戏曲中的钟馗;六、 诗歌小说中的钟馗;七、 余考。各章均设有小节,立有标题。前五章内容完备。惟第六章《诗歌小说中的钟馗》按目录应有三节,但仅存第一节的标题《诗人笔下的钟馗》与文字内容;第二节虽有标题《斩鬼传》,但有目无文;第三节标题从缺。原稿第七章《余考》虽列出《钟馗小妹》、《钟馗捉小鬼》、《钟馗与判官》、《水墨钟馗》四节标题,惜未及写出文字。因此,本书在出版时,径将原第六章标题改作《诗歌中的钟馗》,并把第七章的存目取消。同时,考虑到《舞蹈戏曲中的钟馗》一章的分量及其与昆曲的直接关系,我们将它移作压卷。

其次,增加插图。陆先生在生前曾表示,希望此书出版时能配以插图,并已着手搜集与钟馗相关的图片。惟因版权问题,此次出版仅用了其中两幅,并在图片说明中注明。其余插图,皆为准备出版时,由我们遍搜海内外各博物馆、美术馆的历代钟馗绘画,选择最合适者加配。另外,本书亦添加了舞台上的钟馗剧照、演出节目单,以及钟馗剧本的书影,希望有助于读者体会本书的宏富精密之处。

再次,查对引文,完善所引文献的说明。陆先生已在手稿中标注文献出处,此次整理主要是查对引文,依照现代学术规范,统一出版项格式。陆先生所阅、所引大多为古籍文献,已注明卷数,但未指明版本。本书中的古籍文献版本与页码,多为整理者所加,谨供读者参考。

最后,增加附录。考虑到昆剧《钟馗嫁妹》在钟馗文化与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本书作为“昆曲丛书”之一,本书特别增加了《嫁妹》的整理剧本与身段谱作为附录。

我和陆先生初次见面在1994年冬。陆先生温文儒雅,沈默寡言,周身散发出一股高贵的书卷气质。本着对昆曲的爱好与对清代戏曲的关注,在以后的上海之行里,我几乎每次必去“沪西康平居”拜访陆先生,有时也会和他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的古籍阅览室不期而遇。原来陆先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去那里看书。他生平喜欢戏曲,更关心戏曲学术界的发展。1998年我主编的《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册出版,其中收有我特邀陆先生为大会撰写的《清代全本戏演出述论》一文。他收到书后很高兴,回信之外,还写了四首诗相赠,其中最后一首可以见出他对戏曲研究发展的执着:“当今显学有雄姿,小道何人治曲词。痴绝南天华女士,传书万里示新知(君近辑明清戏曲论文集)。”此诗后他亲署:“康平居打油诗博华玮女士一笑,九九年初春陆萼庭呈稿。”

泰山其颓,哲人其萎,陆先生以其毕生心力,开拓戏曲研究领域,他的眼界与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景仰,也值得我们效法。有机会为陆先生整理出版遗稿,心中不胜感激。在此,衷心感谢师母对我的信任,将书稿托付给我。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士陈亮亮与准博士张家祯的倾情投入。感谢吴新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美国弗莱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与王馗教授,授权或赠与本书插图,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先生、副总编奚彤云女士与编辑黄亚卓女士一如既往的支持。本丛书得以出版,则要归功于余志明先生及夫人余陈丽娥女士的慷慨赞助、白先勇教授的前瞻视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的鼎力支持,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