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概 述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几率较大,而手部的解剖精细,功能特殊,受伤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急诊手外伤包括:皮肤损伤及指甲损伤、骨与关节损伤、肌腱损伤、血管损伤、神经损伤。
治疗原则为:早期采取急救措施,尽早手术,根据手术的过程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常见的手外伤
(一)皮肤损伤及指甲损伤
1.手部皮肤解剖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构成。手皮肤的特殊结构是皮纹和指甲。
为了适应功能需要,手掌侧皮肤厚而结实,皮肤缺乏伸缩性,有丰富的汗腺,没有毛囊,没有皮脂腺。手背皮肤较掌侧薄,手背皮肤与深部组织之间有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可滑动,滑动范围自手指远端向手背近端逐渐增大,以利于在握拳时背侧皮肤不致过紧而影响功能。皮纹的形成与手部诸关节的活动密切相关,与手部关节相对应(图1-1-1,图1-1-2)。
图1-1-1 皮肤构造示意图
2.损伤分类及损伤原因
皮肤损伤分为单纯皮肤损伤和复合性皮肤损伤。单纯皮肤损伤不涉及深层组织,如肌腱、神经、关节等。致伤物常为锐器。而皮肤撕脱伤、脱套伤、碾挫伤等常造成皮肤缺损。复合性皮肤损伤同时合并有其他组织的损伤,如肌腱、神经、血管、骨关节等。常见的有腕部切割伤,重物、机器压砸或夹挤所致的手部压砸伤,由于滚动的机器部件或皮带轮绞伤所致的皮肤脱套伤,由热灼的机械压力所致的手部热压伤等。指甲损伤常见的原因为切割伤、指端撕脱伤、压砸伤等。
图1-1-2 指端皮肤的特殊结构示意图
3.临床表现
可见明显皮肤和指甲的损伤。
(二)骨与关节的损伤
1.解剖
(1)腕骨:
属于短骨,共八块、排成两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2)掌骨:
共五块,由桡侧向尺侧,分别称为第1~5掌骨。掌骨的近侧端为底,接腕骨;远侧端为头,接指骨;头底之间的部分为体。第一掌骨最短、最粗,第二掌骨最长。
(3)指骨:
是长骨,共十四个,拇指有2节指骨,其余各指都有3节。由近侧指至远侧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可分底、体、指节骨滑车(头) 3部分。远节指骨远侧端掌面膨大粗糙,称为远节指骨粗隆。
2.损伤原因
重物、机器压砸或夹挤所致的手部压砸伤,摔伤,挤伤等。
3.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与瘀斑:肿胀部位的皮肤较亮,有时可出现张力性水疱,严重的手背肿胀常是骨间肌室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应予以足够重视。
(2)疼痛与局限性压痛:压痛明显处往往就是损伤所在之处。
(3)运动功能障碍。
(4)畸形:指有短缩、旋转、成角和侧凸,为骨折移位、关节脱位所致。
(5)反常活动:是非生理性的活动,为完全性骨折及关节韧带断裂的表现之一。
(6)骨擦音: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可有骨擦音出现。
(7)皮肤感觉异常和(或)血液循环异常:可由血管、神经损伤引起。
(三)肌腱损伤
1.损伤原因
切割伤、牵拉伤等。
2.临床表现
(1)屈肌腱损伤:
1)屈肌腱张力消失,手不能主动屈曲近、远指间关节(示指除外) :指浅、深屈肌腱断裂。
2)不能主动屈曲指间关节:拇长肌腱断裂。
3)屈曲无力和不完全,张力下降:腕部掌侧肌腱损伤,或部分肌腱断裂。
(2)伸肌腱损伤:
1)锤状指:指伸肌腱于止点处至近侧指间关节之间断裂时,则不能主动伸直远侧指间关节。
2)主动伸直近侧指间关节动作消失,掌侧关节仍可主动伸直:指伸肌腱断裂发生在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
3)主动伸直受限或消失:发生在掌指关节伸肌腱帽或伸腱扩张部的断裂。
4)伸指无力或伸指不充分:发生在掌指关节近端伸肌腱断裂时。
(四)血管损伤
1.解剖
血管分为掌浅弓和掌深弓。
2.损伤原因
机器伤,生活损伤,如刀割伤或玻璃割伤等。
3.临床表现
(1)皮肤颜色及张力的改变:皮肤发白,指腹陷瘪,弹性减小,为动脉供血障碍;皮肤发紫,指腹胀满,张力增大,为静脉回流不良。
(2)皮温改变:一般为皮温下降,但若伴有局部感染,则可能有皮温升高现象。
(3)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五)神经损伤
1.解剖
手部神经分为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2.损伤原因
切割伤、牵拉伤、压迫伤、电灼伤、枪弹伤、放射伤等。
3.临床表现
(1)感觉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感觉纤维分布的皮肤区域感觉应减退或消失。
(2)主运动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瘫痪,肌张力消失。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具有交感性自主神经纤维,当神经损伤后,该神经所分布的皮肤由于血管扩张而温度升高,色泽潮红;汗腺停止分泌,皮肤变干。
二、处理原则
1.评估组织损伤的程度。
2.彻底清创。
3.预防感染。
4.尽可能恢复手部解剖的连续性。
5.闭合伤口。
6.制动和包扎。
7.早期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