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验的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 (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素

质量控制就是把涉及分析的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试验方法、使用的材料和检测过程看成一个分析系统,则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所有要素就是“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

1.分析测试人员的技术能力

具有一批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技术经验丰富、有资历的分析工作人员是保证分析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要作一个称职的分析工作者,除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有与分析科目要求相当的最高能力水平。有人做过统计,高级、中级、初级人员在分析数据上出错的比例为1∶5∶17。由此可见,分析测试人员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是首要因素。从事分析的人员必须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具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分析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主要包含下面两方面内容。

(1)掌握分析方法涉及的分析化学基本原理 具体要求分析工作者掌握法定计量单位和分析结果的表达方法;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化学分析法中涉及的酸碱平衡、沉淀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基本原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涉及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数学、自动化学等有关的测定方法原理。

(2)完成分析测定方法时所必需的各种实验操作技能 要求分析工作者掌握分析样品的取样和制备方法;除去干扰组分和分离方法;进行化学分析时必需的天平称量、滴定分析仪器、重量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仪器分析时,要了解每种仪器的基本组成部件,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各种因素,掌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条件的设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可见,要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分析技术能力的称职的分析工作者,必须具有比较宽厚的、多学科的知识面和比较全面的、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特别是目前正处在分析化学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分析仪器设备日趋智能化的时代,每一个分析工作者都必须时刻关注分析化学学科的进展情况和分析仪器的更新现状,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技术能力,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需要。

2.合适的仪器和设备

现代分析实验室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仪器,分析工作的成功或失败常常与分析仪器和设备使用是否得当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没有超净的实验室就不可能做超痕量分析。在某些分析领域中,为获得可靠的结果,湿度和温度的控制是必要的前提。现代数据处理和管理系统对某些分析技术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其他大多数分析技术来说,很快地也将面临这样的情况。

专门的分析仪器和设备正在迅速替代通用仪器,因此某些种类的分析测量就只能在有这些仪器的实验室中进行。

实验室不但应正确配备进行分析的仪器设备,还必须维护保养好它们,以保证分析质量。如对计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检定,不合格者应降级使用或停止使用;每次测试前及测试后,都应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有记录;所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记录和检验合格证等技术性文件均应归档并派专人保管;贵重的精密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和保养,并建立运行记录档案等。

3.合格的试剂和材料

测试过程中,从取样、样品处理、直至进行测定都要用到化学试剂,正确选择化学试剂的等级是分析测试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很多测定需要使用作为标准物质的化学试剂来标定标准溶液或标定仪器刻度示值。试剂中某些杂质含量过高会增加空白值,而空白值则决定了这方法能测定的最小值。在痕量分析中,实验用水的杂质、空气中的灰尘、器皿等的污染也会引起空白值的增加。因此,使用的试剂,在使用前应按相应分析项目所要求的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处理样品、配制和贮存标准溶液需要使用各种材料组成的器皿如烧杯、坩埚、试剂瓶等。如选择不合适,可能引起被测组分的吸附或污染。分析工作者应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水平,选择合适的器皿材料,并辅以正确的清洗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

4.可靠的分析测试方法

实验室应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所有检验工作 ( 包括样品的抽取、处置、传送和贮存、制备、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检验数据的分析 ), 这些方法应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检验的标准规范一致。 实验室应尽可能使用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方法,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应经过验证。产品检验采用非标准方法时应与用户达成协议,形成有效文件。

5.符合要求的环境和设施

实验室的环境包括:实验室清洁工作、房屋管理、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玻皿清洗、水电设施等。实验室的环境不应该影响分析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或对所要求的测定准确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必要时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并记录。另外还应配置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设施,以免影响分析测试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