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匈奴之狼族的崛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大队支书的逆袭(上)

这是个极其励志的故事。

话说秦代泗川郡的沛县的丰邑的中阳里的泗水亭有个亭长,什么叫亭长呢?比现在的村长貌似还小点,顶多算个大队支书兼任个派出所片警。这个亭长姓刘,叫刘季。

一天,刘季上班去了(也有说法认为他这时候下岗了),他老婆吕雉带着一儿一女在家务农。估摸着快下班的时候,吕雉也正准备带着孩子往家里去,路遇一个看相的怪叔叔请求喝口水。吕雉就顺便给了点水。

“哎呀,小朋友,我看你骨骼惊奇,将来肯定是大人物啊,贵人啊!哎呀,小姑娘,也是贵人相啊!”怪叔叔看着刘季的儿子女儿惊叹道。

吕雉起了兴致,问怪叔叔:“我的面相如何?”

“母因子贵!”

这种江湖术士向来嘴巴甜,靠这个吃饭么,何况喝了人家几口水,吃人嘴短呢。但是吕雉自然是很高兴,有没有被骗钱,史书就没记载了。等刘季回家,吕雉还乐呵呵地把这个事情跟刘季说了。没想到刘季兴趣更大,问起那个术士的去向,吕雉说了句“未远”。然后刘季一路飞奔去寻找。欸,还真找到了,结果那个术士几乎面带惊恐地来了一句:

“君相,贵不可言!”

可能这时候,刘季的生活压力很大,人嘛,压力之中总需要希望,不然不就成了一辈子房奴车奴了么。刘季表示了感谢:“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这句话对刘季的激励绝对很大,不然史书也不会记载这个事情,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逆袭成功之后还去找过这个怪叔叔,可惜已经找不到了。

总之,中国历史上一次数一数二的逆袭故事上演了。

这天,刘季接到一个任务,送刑徒去骊山做苦力。结果……路还没走多远跑了好几个,刘季一琢磨,哎呀,等老子到了首都,人还不都跑光了?哎呀,掉脑袋呃!到了一个叫丰西的沼泽中,刘季看这里人也不多,索性把刑徒全都放了:“你们都去逃命吧,我也要亡命天涯咯。”

这人比人哪,真是气死人,有的人气场就是不一样,就是能服人。就这么一句话,刑徒们都成了刘季的部下,跟从他的总共有十几个人,就这样,大队支书成了某地下社团的头目。

到了秦二世元年的七月,大泽乡连绵的大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九百名原本要去渔阳戍守的新兵因为大雨延误了时间。在那时,一支军队没有按时到达集结地,可能就是全军斩首,也就是所谓的“失期,法皆斩”。当然,只是可能,因为我们在考古和文献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秦代有相关的条文……反正陈胜、吴广这两个低级军官杀了军队的头目,这支军队的热情也被陈胜的激情演讲所调动。这九百人成了第一支奋起反抗秦代暴政的军队。

一时间,起义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函谷关以东形成燎原之势,很多地方都杀掉当地的县令以示响应。沛县的县令心里很怕怕,也想跟着起事,这样既能保全自己,以后说不定还能混个将军或者谋臣,多划算。人脉的重要性在这时就体现了,事实一再说明黑社会必须要在衙门有保护伞才能壮大。沛县县令手下有两个办事员,一个叫萧何,一个叫曹参,这两人都是刘季的死党。他们跟沛县县令说:“领导,您是秦的干部,现在要背叛秦,带着沛县子弟造反,估计没什么人听您的。我有一哥们儿,带着好几百亡命徒,利用他们起事,估计成功率大些。”县令觉得有理,这事就交给他们去办。刘季还有个死党,当然也是萧何、曹参的哥们儿,叫樊哙,是个菜市场卖肉的个体户,县令要招揽刘季的消息,就交给了樊哙去传达。樊哙到了刘季的大本营,嗬,这家伙当真已经聚集了数百人!俨然一副沛县扛把子的姿态。樊哙把上面的意思传达了,刘季的心情那还用说?从亭长到黑社会老大,现在回去,怎么也得是个县丞(县武装部部长兼公安局局长)。

可是,命运十分眷顾这个叫刘季的人。

当樊哙跟着刘季到了县城城门下,门竟然紧闭着。原来,县令反悔了,不仅不想招安刘季(也不算招安,更算是共商大事),还叫嚣要杀了萧何和曹参。幸好萧何、曹参消息灵通,说走就走,翻过城墙跟刘季会合到了一起。

换作别人,或许就带着手下小弟和三个死党离开这座县城,回到根据地继续收保护费。但是,县令的对手是刘季。

或许是别人的建议,或许是刘季自己的创意。他像北方的冒顿一样,利用弓箭发动了一场夺权的斗争,而且也是心理战。他写了一封亲笔信,将信绑在箭上射向城里,信中写道:

“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令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天下对秦代不满已经很久了(什么叫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虎就是你统治不到十几年就有人说“苦秦久矣”)。现在父老乡亲们既然帮沛县令守城,那么现在诸侯并起,哪天打来了还不把咱们美好的家园给屠城了?你说,咱们要是把沛县令杀了,换个人当头子,响应诸侯,家室多少还能保全,不然,一家老小的命都搭进去,不值得啊!

这场心理战十分有效果,年长的乡亲带着子弟们杀了沛县令,请刘季等人进了城。虽然刘季本人一再推脱,可是头子的位置,自然还是他的。于是,刘季等人祭祀了黄帝和蚩尤,树立了鲜红的旗帜(据说跟他稀里糊涂杀了白蛇有关,这个传说太扯,不说也罢),召集了大约三千人的军队(也就是民兵级别),刘季也有了个响亮的称呼——沛公。

从一个大队支书当上了起义军的小头目,手下三千人,按现在来看,一个团,算得上中级军官了。但是这个励志的故事远没有结束,虽然大家都知道结果是刘季成了皇帝,但是我觉得其中的过程还是有必要跟大家分享的。很多人在压力之中沉沦,总觉得没有机会,总觉得才能没法子施展。刘邦的事例,可能确实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要知道,他当上沛公的这一年,已经快五十岁了。能抓住机会的不仅是有准备的人,也是耐得住性子的人。

如果说之前的事情还是靠运气为主,那么接下来则是刘邦展现领导才能的时候。刘邦带着这两三千人没有据守在沛县县城,而是向四周扩张,攻下了胡陵、方与两地,在丰邑建立大本营,有了一个坚实的革命根据地。秦朝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史书记载,泗川郡的一个郡监,叫平(史书就记载“泗川监平”四个字),带着政府军前来围剿丰邑。第二天,刘邦带着弟兄们主动出击,一战就击溃了这支政府军。

这一次反围剿算是打出声望了,刘邦派了一个叫雍齿的丰邑老乡带人驻守丰邑,自己和曹参带人去打泗川郡守所在的薛地。泗川郡守壮一战而逃,想逃至戚地,被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追到,杀了郡守。此时的刘邦士气正胜,但是突然回到了方与——因为陈王派遣魏人周市去占领以前归属魏国的土地。说光复旧土都是虚的,抢地盘才是真的。周市也是个聪明人,他原本想打打方与,看到刘邦之前四处攻城略地,士气旺盛,于是掉转矛头去打刘邦的大本营丰邑。

周市来到丰邑并没有急着作战,刘邦选这个地方做大本营而不是沛县县城,自然是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但是驻守丰邑的雍齿向来不想做刘邦的下属,或许是嫉妒,或许是羡慕,或许是恨,反正就是不服。周市了然于心,写了封书信,托人交给了雍齿:“丰邑自古以来就是我梁国(魏国的别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的魏国故地已经恢复了好几十座城了。雍齿先生如果效命我们魏国,魏国可以封你为侯,驻守丰邑。要是不愿意,别怪我们屠城啊。”屠城的威胁在当时十分管用,何况是个本来就不服刘邦的下属呢,加上“魏国”这么一抬举,雍齿便成了魏国的将领,驻守丰邑。刘邦听说,怒火中烧,立马发兵想收服丰邑,结果久攻不下。再逆袭成功的人也是人,刘邦一肚子火,加上战事不利,一病不起,只好退守沛县县城。好在这时候陈胜已经被章邯击败,死在逃亡途中,而章邯的别将司马尼也在楚地北部一带扫荡,还把相地(大安徽省的淮北市)给屠城了,一直打到沛县西边的砀县(河南东南部)。周市得回去解救前院的事情。说来也是巧,这样一来,刘邦不仅没有被一锅端,周市还反而成了刘邦西部的屏障。

就在刘邦迷茫之际,东阳宁君和陈胜的旧部秦嘉带领残部在留地(沛县东南)立了一个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代理楚王。刘邦貌似看到了希望,带着主力部队前去投奔,萧何、卢绾守着根据地沛县,打算向这个代理楚王借兵去夺回丰邑。

就在这个前去投奔的路上,一场改变历史的邂逅发生了。

话说刘邦在前去留县的路上,恍惚间看到一个伟岸强壮的阳光青年,刘邦被这种强大的气场所吸引,于是上前打了招呼。那阳光青年用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回头看了一眼,哇,帝王之相,于是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等一下!刚刚只是我希望的过程,按照史书的蛛丝马迹(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和刘邦的喜好(双性恋),事情应该是这样……

话说刘邦在前去留县的路上,清楚地看到一个瘦弱、穿着男装的人一扭一扭地走着,前后还有一百多汉子,看样子可能是一起的。这乱世,女扮男装的,自然多了去。刘邦起了兴趣,上前搭话,这个人一回头,哎哟喂,果真是个妹子,看得出还是美女!

“妹子,跟哥混吧,哥现在好歹是个义军头领。”

一扭一扭的人不屑地看了一眼:“哎呀,讨厌啦,人家是纯爷们儿,姓张,单名一个良字,张良,带着一百多个弟兄投奔楚王的!你算老几,别惹我!”话音刚落,这百来个汉子挺身而出:“怎么,想占我们大哥便宜?!”

刘邦凌乱了,只好打个哈哈:“误会,我是沛公刘邦,既然都是去投奔楚王,不如我们一起去吧……”

就这样,刘邦和张良走到了一起。

到了留县,代理楚王和秦嘉早就去了彭城,留下来的是东阳宁君。这时候,这个代理楚王手下也难做,乱世里,谁先称王谁倒霉。秦政府军已经控制了整个留县一带的西部,刘邦在这个时候简直是在西面独撑危局的重要人物,立马得到了东阳宁君的信任,两人带着主力就向西边的萧县(安徽东北部)出发了。

结果第一仗就在萧县西边碰了一鼻子灰,被司马尼打得落花流水。两人只好收拾残部,回到留县。这个时候,张良的作用凸显出来了。张良早就在分析形势,此时司马尼的主力都在相地,砀县(河南东南部)一带,这时候去打两地之间的萧县,那不是找揍么?于是他向刘邦和东阳宁君建议,收拾兵力,向敌人守备虚弱、立足未稳的砀县进发。东阳宁君心不在焉,刘邦倒觉得这个娘娘腔不是个简单的货色,开始看重他。随后,刘邦召集部队,马不停蹄地向砀县进发,三日之后,砀县果然被攻克,不仅扩大了地盘,还得到砀县五六千正规军俘虏的加入,张良也被刘邦封为厩将军。

别小看这五六千人,这可是秦军的野战部队,战斗力不是一般民兵水平的义军可比。接着刘邦又听从张良的建议,带着已经壮大的军队往南又攻下了下邑(安徽东北部的砀山县)。这样,已经形成对丰邑的包围之势,刘邦干脆就在丰邑周边扎营驻军,随时准备一雪前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一次难得的机会摆在刘邦的面前,刘邦没有后悔莫及,因为他没有因为一个小小的丰邑而错过这次机会。就在不远处,一个叫项梁的军阀攻下了薛地。在此时的刘邦身边,东阳宁公是个不知名的地方实力派,景驹不过是顶着楚王牌子的傀儡,秦嘉是前任义军总头领的手下,只有这位项梁,是真正的楚国名将项燕之子。不出意外,这次应该也是张良的建议,刘邦只带了一百多轻骑连夜赶往项梁驻地,见到项梁,成了项梁帐下的一员。此时的项梁让刘邦知道了什么叫做实力——投奔当天,二话不说就给了刘邦“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刘邦回去后,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了丰邑。

眼看刘邦在项梁手下当了个把月的小头领,又一个碉堡了的人物到了薛地,此人就是项梁的侄儿项羽,不久前他刚刚攻下襄城,这次算是得胜归来。同时,他的到来也确定了一个消息——陈胜已经战死了。对于项梁来说,这并不是个坏消息,相反,是个天大的喜讯。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他立即召集所有将领到薛县召开会议,派人找到了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子孙熊心,立他为楚怀王,都城暂定在盱眙(xu yi,这地方的龙虾很有名,不过楚怀王一定没吃过,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引进这个外来物种)。虽然此时的熊心只是个民间的放羊娃,但是对于他们项氏家族来说,楚王越无能越好。这个楚王也封项梁为武信君,当然说是楚王封,其实跟自封区别不大,但是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以后就能师出有名了。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项羽和刘邦这对以前的死对头简直是黄金搭档,有他们一起合作指挥的战役没有不胜的。就在熊心被立为楚王的几个月后,章邯突然放弃东进,改为北上伐齐。或许是觉得安徽东北江苏西北一带交给几个偏将就可以了。项梁果断地与齐军结成联盟,亲率主力作战,项羽和刘邦率领偏军四处征讨为策应。他们先是北攻亢父,解救东阿。甚至在齐军已经后撤的情况下,楚军一路乘胜追击,刘邦项羽率部攻打城阳,可惜攻下之后按照项羽的意思屠城了。之后驻军濮阳东部,遭遇秦军,又占了上风,迫使秦军经过短暂休整后,依靠河道建立防御。接着楚军又转向攻定陶,虽然定陶没能攻下,但是刘邦项羽率领别部一路向西,打到雍丘城下,大破秦军李由部,秦军将领李由也命丧黄泉。

需要指出的是,这段时间,张良已经在项梁的许可下前往今河南中部一带召集韩国旧贵族进行“复国运动”。这段时间取得的胜利,是刘邦与部将曹参等共同指挥的,证明刘邦的军事素养至少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不是每个人的素质都那么高。在接连的胜利下,项梁开始得瑟。尽管此时他本部和刘邦项羽还分别在定陶县、留郡外黄县与秦军对峙。此时的楚军阵营中,有个牛人,叫宋义。这个人后来号称“卿子冠军”,也就是义军之中最具权威的人,甚至往大了说是名义上的义军头领。这个人看出了项梁的暴发户心态,跑去劝说,结果项梁不听,继续沉沦在“阶段性胜利”的喜悦之中。结果,对峙之时,秦政府的援军到了,集结了更多的援军后,章邯乘着夜色,人衔枚,马裹蹄,悄悄赶往定陶城下,大破楚军项梁部,项梁本人也死在乱军之中。唉,骄兵必败。

项梁的死,给义军一次沉痛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阵脚大乱,其打击远远大于陈胜的覆灭。刘邦和项羽当机立断,放弃留郡,联合陈胜旧部吕臣向东退守,并在彭城(今徐州)一带建立防线,项羽作为前锋驻军彭城西,刘邦作为策应驻军砀县,吕臣驻军在彭城东作为预备队。

现在很多人把章邯吹得很厉害,吹到了军神的地步。实际上,章邯是个极其耐不住性子的人,做事不能善始善终。击败项梁之后,章邯认为楚地已经不用再忧虑,率领秦军主力北上,打算渡过黄河,平定赵国。

没过多久,公元前207年初,楚怀王被项梁战死的消息吓破了胆,将都城从盱眙迁到了楚军防守严密的彭城,并封项羽为长安侯,赐称号鲁公,封刘邦武安侯,兼任砀郡的郡长。至于吕臣,因为是陈胜的旧部,于是调到楚王身边做了司徒,他父亲做了令尹,表面上是升职,都做到了三公级别的高官,但是在乱世,手里的指挥权一旦被剥夺,大家都懂的。

他们之中地位最高的,是宋义。

当初,宋义向项梁进谏,项梁听不进去。于是宋义找了齐国的一个使臣一个劲地吐槽。结果,这个齐国使臣见楚王时,项梁当真兵败被杀。这个齐国使臣估计也是个半路出家的外交官,没见过什么世面,宋义在他心中的形象立马成了神机妙算的典型。他见了楚王什么都忘了,就一个劲儿地夸宋义:“楚王啊,你手下有牛人啊。当初我在定陶见到宋义,他那时候就说武信君项梁肯定得吃败仗啊,还没打就知道胜败了啊,牛人啊,神机妙算啊,用兵如神啊……”就这样,一次吐槽改变了宋义的一生,他被楚怀王封为上将军,又号称卿子冠军。

此时,章邯的军队也到了赵地,赵王赵歇接连派来使臣请求支援。当时,秦军占据上风,猛将章邯、王离带着四十万大军横扫赵地,哪个敢去呢?但是,换个角度,这也是机会,秦军主力并不在函谷关,秦军后部十分空虚!楚王放出豪言,谁先打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谁就可以封王!

封王,对于刘邦来说,仅仅是诱惑。对于项羽来说,能打败章邯报叔叔项梁的仇才是关键。所以项羽表现最为积极,表示愿意和刘邦一起西征。如果你问我刘邦的什么优点对他帮助最大,我一定会告诉你,是刘邦人缘极好。刘邦在怀王这儿还没待多久,怀王身边的老将就有刘邦的哥们了。他们向怀王建议说:“项羽这个小伙子,就仗着能打敢打,能拼敢拼,动不动就屠城什么的,上次打樊城,把樊城百姓都活埋了,太残忍了。不如找个岁数大点的,稳重点的,这样打完了还能安抚,我觉得,现在刘邦就适合干这个……”这帮人一合计,欸,项羽不是想报仇么,让宋义带他去救赵歇呗。一来正好让刘邦去安抚关中,二来正好让项羽牵制秦军主力。

于是,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北上救赵;命刘邦率部西征。

刘邦由砀县出发,先一路向西北挺近,收拾陈胜与项梁的残部,估计这时候这些人大部分都落草了。一路高歌猛进,收兵买马,还屡次击败秦军,到了高阳(河北保定一带)。高阳已经是义军的根据地,所以刘邦只是路过。

高阳有个看城门的,可不是一般人,眼光毒辣得可怕。此人是个穷书生,学问不少,可惜没个一亩三分地,只好去考公务员,当个守城门的小吏,跟现在的城管差不多。在古代啊,官吏是分开的,当官是光宗耀祖,要是有人当吏,估计亲戚朋友会说句“也还行了”一类的话。吏呢,有时候也被称作仆役,就是被人随便使唤的人(有点公仆的味道)。但是这个郦食其,没哪个县长敢使唤——这个人不好惹,地头蛇,有个绰号,叫作“狂生”。

自陈胜起兵开始,路过高阳的前后得有十几个将军头领什么的。郦食其唯独觉得刘邦很特别,更巧的是,刘邦身边有个骑兵小队长,是郦食其老乡。有天这个小队长趁着军队路过家乡回家探亲,郦食其把他叫到家里吃饭。

郦食其说:“老乡啊,你看我们都乡里乡亲的不是,现在老哥我六十了,想在沛公那儿谋个差事,你呢,帮我美言几句,就说你有个老乡,六十岁,身高八尺,别人都叫他狂生,但是呢,呃,其实也不算狂生。”

这个骑兵小队长正好这段时间经常被刘邦问起高阳有没有贤人,这下正好有了推荐对象了。但是骑兵小队长也提示了:“这个,老哥啊,你也别说自己是儒生,也别戴儒冠去,沛公他不待见臭老九。上回一个儒生戴着儒冠去见他……沛公拿他的帽子当尿壶了……还动不动他妈的、你老子的不离口。”

“你只管推荐就是了。”

果然,郦食其被召见了,来到了刘邦下榻的旅馆。见到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在让两个美女做足疗,郦食其递上的名片也没仔细看。

郦食其作了个揖礼,问道:“老大,你是想帮秦国灭掉诸侯,还是帮诸侯灭掉秦啊?”

“你个臭老九,我当然要对抗秦政府的暴政!这还用问?”

“灭秦,不应该这样对待一个老头子吧?”

刘邦见这人是个硬骨头,非常欣赏,于是让两个做足疗的妹子退下了,给郦食其坐了上座,还道了歉。这点,刘邦远胜于项羽。当晚,郦食其就给刘邦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陈留县的县令跟他是朋友,只要有他做说客或者内应,陈留拿下小意思。

就这样,一个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就被刘邦兵不血刃拿下了。得到大量补给的刘邦实力大大增强,兵力突破十万。郦食其也从此成了刘邦的首席外交官。

这人哪,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刘邦继续西征,路过今天河南中部的时候,竟然有人接应,这个人就是张良。

原来,张良在韩国故地召集旧部组织复国运动,但是实力过于弱小,只能带着扶持的韩王在颍川一带打打游击战。这一年的七月,刘邦与张良又一次走到了一起。在刘邦的帮助下,张良接连拿下韩国故地十几座城,两败秦军杨熊部,甚至让二世恼羞成怒,派钦差杀了杨熊。韩王成也终于在韩国故都阳翟有了稳定的住所。有了张良的脑袋和郦食其的嘴巴,身后还有萧何做后勤,刘邦入关可以说毫无悬念了。

但是,毫无悬念不代表一帆风顺。秦国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易守难攻。他们遇到的一个极大阻碍,就是峣关。这是刘邦进入咸阳的最后一道关口,当然,也是最难的一道关口。刘邦心里很着急,因为项羽那边,出变化了。

当初,宋义带着项羽北上救赵国,宋义是主将,项羽是偏将。宋义带着大部队行军到安阳,居然一直按兵不动。整整停了四十六天,项羽那叫一个急,实在忍不住,去催宋义:“头儿,现在秦军把赵军围在巨鹿,要是我们一口气渡过漳河,来个反包围,绝对能赢。”

宋义并不着急,淡定地说:“小同志,别急嘛,秦赵两家打,我们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再去收拾残局不是更好么?你啊,冲锋陷阵可以,运筹帷幄,还是得靠我哦。不过你也提醒我了,传我命令:再有想急功冒进的,不听指挥的,杀!”

这下,很不给项羽面子,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晚,项羽召集亲信发表了一番演说,总之就是把宋义让自己儿子去齐国当相国,送行的时候还公款消费的事情夸张了下,上升到以权谋私,不顾及士兵心里感受的政治层面,甚至怀疑他派儿子去齐国是场政治阴谋。第二天,项羽去见宋义,二话不说就把宋义杀了。借着项家扶持楚王的名声,项羽成了这支军队实际的总指挥。楚怀王知道后,也只好承认了这个既定事实,封项羽为上将军。

于是项羽让当阳君、蒲将军两人率领两万人强渡漳河开辟登陆场,并前进至巨鹿,作为先锋与秦军交战。结果秦军人数太多,足足二十万人,都是精锐,这两万人只是杯水车薪。赵王这面的陈余只好继续写信求援。

项羽此时已经失去理智,他只想尽快将巨鹿解围,消灭秦军主力,一来报叔父项梁的仇,二来尽早入关称王。

项羽把自己的家底全部用上了,所部全体渡过漳河,之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粮食,以示必胜或者必死的决心。项羽军到了巨鹿,与秦军王离部遭遇,此时,项羽兵力五万人,王离部前后二十万人。面对强敌,项羽九战九胜,之后切断秦军的后勤补给线路,大获全胜,秦军主将王离也成了阶下囚。当时,前来救援的不止楚军一家,很多军队已经到了巨鹿附近,但是就是不敢上前与秦军一战。项羽率领楚军以少胜多,让各路诸侯睁大了眼睛,项羽俨然成了军神一样的人物。

随后不久,章邯投降了项羽,项羽马不停蹄地向咸阳行军,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和方便在关内的行动,项羽一挥手,活埋了二十万秦军俘虏。

所以,对于刘邦来说,时间不多了。但是如果强攻,以刘邦军队的兵力和战力,伤亡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没兵,就算封王,也只是个虚衔。刘邦想了想,心一狠,算了,派个两万人,拼光了也要把城打下来!

这时,张良出现了,他对情报进行了分析:“秦军兵力还是很强的,又据守这个险关,很难硬打。但是我已经查到了,这个守将他爹是个屠户,这个人自制力不行,拿点钱打发打发就行了。老大,你今天留守军营,派五万人到各个山头插旗子,虚张声势,再叫郦食其今晚去拿钱贿赂守将。”

刘邦按张良的计划执行,果然,秦将托郦食其带话,说是要一起打咸阳。张良又分析:“守将说要投降,万一底下人不干不还是白搭?再说这种没节操战友的加入,对咱们没好处,不如趁今天他们没反应过来把他们灭了吧。”

当晚,秦军大败,主力弃关而走,刘邦率军追击到蓝田,全歼这伙秦军。就这样,刘邦入关了,驻军霸上。

在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刘邦,一个时代结束了。刘邦宣布废除秦代苛法,与关中人约法三章,四处安抚百姓,反响十分强烈。但是刘邦的麻烦,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