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一、研究中国大战略的重要意义

大战略是大国的必需品,也是只有大国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过去500年,现代化发育、兴起、发展、扩散进而成为全世界的普遍现象与趋势;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和主导力量。现代化本质上还是大国竞争,大国的兴衰始终伴随着大国相互竞争的现代化过程,对世界上人口规模大、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而言,凡是那些开放的、对现代化挑战做出积极响应的、实施进取型大国战略的国家都迅速崛起成为强国。反之,那些封闭的、对现代化做出被动响应的、实施保守型大国战略的国家则迅速衰落,成为弱国。有鉴于此,中国在迅速崛起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战略,界定中国的国家利益,分析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判断中国在全球中的地位与作用,识别中国发展的各类机遇与挑战,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的战略目标与利益之所在。

“富民强国”是上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伟大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重新崛起的开始。在历经多年的探索和波折之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辟了中国改革、发展、开放的新时期。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最好时期。在政治上,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动乱,首次出现了历史上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天下大治”,逐步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改善了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也改进了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政治开明时期。在经济上,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续高增长时期,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显著的经济繁荣时期。在国际上,中国首次大规模实行经济开放和社会开放政策,不断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历史时期。[2]概言之,26年在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在中国却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21世纪初期,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是什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国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这不仅实现中国十几亿人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也会有助于实现国际社会提出的2015年实现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为人类发展做出积极的重大贡献。[3]

今后20年,中国正处在历史上最关键、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个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大体经历五个阶段,即国家成长期、迅速崛起期、强盛期、相对缓慢发展期和相对衰落期。1950—2050年是中国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它是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一个不断积累、不断量变、部分质变进而质变的现代化过程。1950—1980年可视为中国的成长期,第一代领导人发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建立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1980—2020年,中国进入迅速崛起期,第二、第三代领导人发动和推进了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开创了我国空前繁荣的新时代,使中国步入经济起飞期;第四代领导人的历史使命就是使这一良好的发展趋势继续保持下去;2020年中国进入强盛期。中国正处在迅速崛起过程的中点,也正处在现代化追赶进程的中点。

我认为,中国大战略就是富民强国的战略,其根本目标就是在未来2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明显缩小与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差距,使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全面建立惠及近14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国大战略是一个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增长、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四大目标:第一,经济总量在未来20年(2001—2020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到那时,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GDP相当于1978年的16倍,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第二,中国综合国力在未来20年与美国的相对差距由3倍缩小为2倍以内,成为在强大综合国力基础上具有主导能力的世界强国;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由目前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寿命普遍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从目前的世界中上发展水平(0.72)达到较高发展水平(0.8以上),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建成“人人享有教育”“人人享有卫生服务”、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第四,大幅度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同时也要提高在金融、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由目前的在世界排位30—40位之间,进入世界前列(前10名)。[4]从外交与安全的角度看,中国的战略目标就是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从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力且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区域大国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更为积极、建设性的主导角色。为了制定和有效地实施中国大战略,需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实现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的相互协调。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与基本评价

正是在中国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内任务和全球化、复合相互依赖加深的国际潮流之下,我们深感中国大战略研究的必要,本书的选题本身更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尤其是,进入21世纪初期,中国崛起越来越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中国如何成功崛起,又如何走向世界大国,成为中国决策者和学者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的决策者和学者关注、研究的全球性重大议题。因此,中国大战略研究也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即勾勒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蓝图并就其战略谋划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从大战略角度研究中国的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江忆恩撰写的《文化现实主义:战略文化与中国历史上的大战略》、兰德公司研究人员史文和阿什利·泰利斯撰写的《解读中国的大战略:过去、现在与未来》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北京大学教授叶自成撰写的《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是有影响的中国大战略专著[5];在门洪华博士的协助之下,我主编了《中国大战略》一书,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门洪华博士选择了这一极具挑战和难度极大的中国大战略研究,也设定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研究目标,即如他所说的,“记录中国走向强盛的进程,勾勒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轨迹,规划中国实现崛起的蓝图”。经过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他撰写了《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一书,堪称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精品之作,必将推动中国大战略的深入研究。那么,与此前国内外关于中国大战略的著述相比,本书有什么创新之处呢?

首先是作者研究课题的宏观性,强调了从宏观层面着眼、从微观层面着手的途径,即构建中国大战略框架的理想模式(ideal type),并就每一研究侧面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构成剖析中国大战略的基本框架,以确立继续从事大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全书的谋篇布局上,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精心策划。

本书的创新体现在,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中国大战略框架,具有开创性。与此同时,作者提出的理想模式建立在对现实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之上,从而确保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本书以中国崛起为契机,以国家战略资源的评估为开端,着重进行战略能力的评估、战略导向的选择、战略目标的确立、战略内容的谋划、战略手段的实施,并以此为主线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大战略框架。

本书的创新也体现在,以主导变量为核心构建大战略的框架,具有原创性。检视昔日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研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而化之的宏观判断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细节分析,缺乏理论框架层面的建构似乎是通病。门洪华博士则将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研究框架建立在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三个基本变量的基础之上,从而体现出原创性的努力。其一,从国家实力的角度看,作者强调对国家实力进行相对客观而准确的评估,以之作为构建中国大战略的硬实力基础,作者提出了国家战略资源的概念,建立了评估国家实力的量化方程;运用该方程对中美印日俄五大国的国家战略资源进行比较,并对中国如何提高国家实力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作者还具体剖析了中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能源安全等,并研究其政策含义。其二,从战略观念的角度看,作者将战略观念的优化、国际制度的参与作为评估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在战略观念方面,作者剖析了战略文化、国家安全观、外交哲学等观念因素,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国际战略观念的变革,强调指出中国的新世纪国际战略以经济主义和区域主义为基点,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为途径,以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目标。其三,从国际制度层面着眼,作者从有效性、局限性、合法性三个变量出发,确立评估国际制度作用的理论框架,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等三个方面剖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选择,从参与、创设与主导三种模式剖析中国对待国际制度的基本策略,并就中国如何促进东亚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尤其是,作者特别强调战略观念和战略意识的作用,呼吁中国应秉持不诱于誉、不毁于非的客观、理性的战略态度。

本书的创新还体现在,以打通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的人为隔阂为目标,强调了国内、国际二维的有机结合。应该说,多年来,源于中国战略框架设计的内视性,中国的国内战略往往与国际战略脱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作者强调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相辅相成,国际战略以国内战略的目标实现为依归,同时呼吁避免将国内政治与国际战略割裂开来的传统做法,强调国际化对国内政治的重要影响,以国际社会的积极动力特别是国际资源、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国际技术等促进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强调既要有坚实的国内基础,也要有宽广的全球视野。

本书的创新还体现在,采用多元方法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在方法论层面上,作者首次将定量方法引进中国大战略的理论研究之中,并注重定量分析、国际比较、历史分析、综合分析、实证研究等的结合;在理论层面上,作者注意吸取国际关系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国传统战略等的学术营养,强调以现当代理论为基底,深入挖掘传统战略思想,以国际关系理论为体系核心、兼顾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力图找到中外战略理论融合之道;在实践层面上,作者强调在理论背景之下提出研究的政策含义,力图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维度整合起来,通过实践分析验证理论的得失,并就战略实施提出具体而颇具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作者以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为主题,在本书的每一部分都体现了创新的努力,其分析凝集了作者对中国长远战略的深入思考,也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对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成果,包括古代哲人、历代领导人对中国发展的雄心壮志和战略构想,充分体现出理论创新的勇气。我的基本评价是,本书是关于中国大战略的一项开拓性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贡献。本书的基本观点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提交决策参考或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并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和共鸣。我认为,本书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成果将为国家制定长远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本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也会在国内外战略学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如何从事博士后研究?

中国建立博士后制度时间不长,这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制度安排。如何加强博士后的培养、鼓励博士后多出高水平的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在探索之中。我认为,从门洪华博士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之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博士后是“优中选优”。门洪华博士在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前,就已经是享有盛誉的青年国际关系理论学者,曾获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称号,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为从事博士后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他将国际关系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一般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初步构建了中国大战略的框架,超越了现有的战略理论分析水平。他利用在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与诸多美国学者进行交流和探讨,加深了对这些理论框架的认识。他将这些创造性成果应用于实践分析,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通过《国情报告》提交给中央领导参考,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研究》《战略与管理》《美国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他参加诸多高层次的国际国内会议,其创新性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积极关注。在站期间,门洪华博士主持或参与多项重要学术课题(包括他本人通过竞争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具备了设计和主持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主编学术著作2部,译著6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通过《国情报告》向中央及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32篇。此外,他还协助我申请、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合作课题;协助我编辑《中国大战略》《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中国:新发展观》等著作8本;担任《国情报告》的常务编辑,编辑处理文字近300万字。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他在博士后中都是“佼佼者”,更是一个十分勤奋而优秀的青年学者。

应该说,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青年学者多是有学术追求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期望通过博士后研究实现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博士后研究是进一步走向科研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后研究者,就必须迫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再写一篇更高质量的博士论文。

首先,要强调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的结合。博士研究阶段往往与理论研究密切相关,也可以说属于理论建构的阶段。进入博士后研究时期,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对社会科学尤其是应用性的社会科学领域而言,加强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和研究对理论研究乃至整体学术研究均有莫大的意义。门洪华在博士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共同确定的研究课题也体现了将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的需求,这些均为他博士后研究期间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基石。

其次,要强调自我科研与集体合作的结合。我一直主张,合作导师与博士后的关系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合作关系。合作导师的主要任务是积极鼓励博士后独立进行开创性的学术研究、独立发表学术论著。当然,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之间应该有比较密切的学术配合,确定一个乃至数个研究的兴奋点,一同进行深入研究,合作导师的帮带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学术研究不仅是个人研究,还是集体合作(team work),博士后研究阶段处于学术研究的中间点,应强调与导师的合作、与同事的合作,乃至参与博士生、硕士生的指导和培养,从而为独立研究和指导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门洪华博士与我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既与我共同从事专项课题研究,也与我合作发表过学术论文,还与国情研究中心的硕士生、博士生共同就某些课题进行研究,从而加强了课题研究、集体合作的能力,也在参与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也丰富了门洪华博士的研究视野,他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是在学生的协助下取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相长的魅力、集体合作的魅力。

再次,要强调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相结合。学术研究需要交流,交流出思想、出真知、出成果。学术交流不仅局限于与合作导师的交流,与国内其他学者的交流,还应该加强国际交流,要争取走出国门,到国际上交流,去争取自己的一席学术之地。对相比处于落后境地的中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而言,加强国际交流更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博士学习期间,门洪华博士就与美国的许多著名理论学者有了直接的交往。从事博士后研究以来,国情研究中心为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门洪华博士与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美国和平研究所、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等进行了专项课题合作。2003年上半年,门洪华博士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做访问学者,就大战略课题与美国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其研究报告的完成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博士后应该有更高的学术追求,应该将自己的研究课题长期化。学术研究需要有长远设计,长期专心研究,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出优秀成果。在这方面,门洪华博士的努力和实践值得学习和借鉴。在门洪华博士的努力下,“大战略研究丛书”正式推出,本书就是这套丛书的第一本著作。我相信,这一合作项目将极大地推进中国大战略的研究。

使学生成功既是老师的愿望,也是老师的天职。看到门洪华博士的成功,我引为自豪,也深感欣慰和高兴。值门洪华博士的新著出版之际,作为合作导师,我谨撰序祝贺,祝愿他超越自我,不断出新成果。

2004年12月29日

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