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什么是礼
如今,谈到“礼仪”,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西方世界的种种礼仪。无论是书店里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还是社会上的各种商务活动,几乎都被打上了西方礼仪的标签。其实,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礼仪文明。
在中国这个传统的礼仪之邦,本国的“礼”在人们的社交往来中曾经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它却渐渐被人们忽略、淡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寂静和沉默?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使它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便是我们今天需要关注的问题。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凝聚着儒家思想智慧的“中华礼仪”,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魅力?它又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哪些启迪和帮助呢?
从今天开始,我要和大家谈一谈中华礼仪这个话题。每天,我们都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许并没有想过,自己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是否都合乎礼仪规范;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是否妥当。事实上,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大家不妨思考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有人向朋友介绍自己的配偶道:“这位是我的夫人。”这么说对不对?
我们给老师写信,信封上写着“某某老师敬启”。这样是否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
我们给朋友写信,抬头写着“某某愚兄”,落款写“某某愚弟”,是不是得体?
我们请客人吃饭,走到饭店门口,应该让客人先进门,还是自己先进门?如果在席间站起来向坐在桌子对面的客人敬酒,是否合乎礼数?
当我们送客人上车时,是让客人坐在副驾驶座位,还是坐在后排?
报告会的主持人应该坐在做报告的人的左边,还是右边?
进出电梯轿厢的时候,我们是应该让孩子在先,还是让老人在先?
当我们上主席台领奖时,是应该从容不迫地走过去,还是小步快跑上台?
追悼会上的花圈,为什么中间都要写个“奠”字?
……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问题,大家时不时会遇到,谁也无从避免。它们看起来好像只是小事,不过,如果你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旁人对你的看法却有可能因此而改变。如果我们能把为人处世中的每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得体,别人就可能会高看我们,觉得我们是有修养的人,我们也可以借此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逐渐赢得主动。
当然,近几年,大家也经常能在网上看到,某些公众人物把别人的称谓搞错,或者使用了错误的肢体语言,显得失礼不说,甚至因此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外国人毫不客气地说,如今的“中国只有富人,没有贵族”。这里的贵族并不是指血统高贵,而是说其没有与财富相匹配的文化素养。这话说得有些刻薄,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跟我聊天,说每次与客户谈判或者做东宴请客户,心里总是有些忐忑,生怕自己话不得体、举止失当,得罪客户,影响公司形象,但苦于没有渠道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也有不少刚刚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希望孩子知书达理,从小就有良好的修养,但自己对相关问题知之甚少,想指导孩子却无从教起。
我曾经在清华大学开设一门名为“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课程,向同学们介绍礼仪知识,很受大家的欢迎。后来,我发现上过这门课的同学,身上的气质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见,要在社交场合举止得体、彬彬有礼,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稍事学习之后,你就可以运用自如。下面,我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西方礼仪关注的是诸如刀叉应该怎样摆放、领带应该怎样打、面对客人应该怎样微笑等细节。在现代人看来,这些似乎更实用,而中国传统礼仪,如鞠躬、作揖等,现在往往很难派上用场,所以没有必要讲究。对于这样的看法,我们该如何认识呢?中国传统礼仪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可能有朋友会问:“我们凭什么要遵守礼的规定呢?不学不行吗?”我的回答是,一定要学。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灵魂,灵魂左右着人的一切行为,它很活跃,需要自我约束和管理,否则会有麻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处理办法。西方人是把灵魂交给上帝来管的。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上帝是万能的。《圣经》的故事里说,亚当跟夏娃不顾警告,在伊甸园里偷食了禁果,触怒了上帝,被赶出伊甸园。为了进一步的惩罚,上帝还同亚当订立了契约。契约中规定,亚当的每一位子孙只要一生下来,心中都会存有邪恶,邪恶会驱使他们做坏事。这个宗教故事的寓意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做坏事是人的本能。如果不能将邪恶的灵魂管住,人们将会无恶不作,最终沦为恶魔,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怎么样才能拯救人的灵魂呢?宗教文化告诉西方人,他们应该信教,要时常向上帝祷告,做错了事,就要忏悔。
中国文化不是宗教文化,也没有上帝那样至高无上、本领无边的神。在我们的先人看来,人心是向善的,只要保持自己善良的本质,没有上帝,我们依然可以凭借道德将自己塑造为高尚贤良之人。中国人相信,天地之间有正气,有公理,人有良知,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之至,亲戚畔之。得道之至,天下顺之。”这代表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但是,道义、道德这些概念都太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对社会直接发生作用。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将它们转化为一整套可以操作的规范,总称为“礼”。
很多朋友都读过《左传》,这本书的写作模式大家想必并不陌生:作者往往先叙述一件事情,然后借“君子”之口写下评语。譬如“君子曰:礼也”,意思是说这件事情是合于礼的。倘若事情做得不妥,作者就会评论道“非礼也”,也就是讲,这种做法不合乎礼仪。其实现实生活里面也是如此,按照礼的要求做事,我们的行为就很少有错,因为这种行为是合乎道德理性的。反之,如果不按照礼来做,我们就有可能背离道德理性。所以《左传》中说:“礼者,理也。”意思是说,礼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规范。按照它来行事,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做。我们每天坚持按照礼的要求在做,道德理性也就会一天一天地在我们心中扎下深深的根基。这样一来,道德便不再显得虚无缥缈,而是可以通过“礼”来体现的。
周公制礼作乐以后,社会上陆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礼仪,例如冠礼(就是成年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丧礼、祭礼等,逐渐形成了伴随人走完一生的成套礼仪,可以称之为“人生礼仪”。在人生的某些关键点上,通过某种礼仪来感悟人生,接受人文熏陶,提升气质,培养德性,就会按照道德理性来进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中国文化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因此,作为一名中国文化的传人,如果我们对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期许,就有必要学习一些传统礼仪。
曾经有不少朋友问我:我们总是说自己的国家是礼仪之邦,这个“礼”和“仪”,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上,礼是由两大要素组成的,一是外在形式,二是内在思想。古人在礼仪形式的设计当中,刻意隐含着一定的深意,外在形式只有服务于内在思想才有生机,而内在思想只有通过外在的形式才能展现出来。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每天早上天安门升旗,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仪式:旗手、护旗手的人数,从天安门内走到旗杆用多长时间,走多少步;升旗开始后,旗手应该怎样把旗扬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样一套仪式,是为了体现“国旗庄严”的理念,这是整个仪式的内涵。
礼仪活动中的形式往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学习起来也比较快。至于其中的内涵,却不容易为人们所领悟,于是有很多人把它忽略掉了,甚至误以为那一套表面的形式就是“礼”的全部。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上课铃声一响,老师走上讲台,班长喊一声“起立”,教室里的学生都起身给老师行礼。大家齐声说“老师好”的时候,似乎只是在敷衍了事,或许并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恭敬,这个过程至多只能算是“仪”,称不上“礼”,更有甚者连“仪”都没有做到位。其实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在每一个动作里面,都由内而外地生发出一些内涵,这才叫“礼”。礼有表面形式和深层内涵之分,因此,中国古代充满智慧的思想家告诉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光看他表面上做了些什么,也不要认为“仪”的步骤都能做到位的人,就一定是深谙礼法的人。《左传》里有一个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年,鲁昭公率领外交使团到晋国(今山西一带)去访问。古代距离国都50里的地方称为近郊,那里建有宾馆。友邦的贵宾来到近郊,东道国要派官员去慰问,安排客人在那里下榻休息,这叫“郊劳”,也就是在郊区犒劳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一步的进行也标志着一系列外交礼仪活动的开始。第二天,晋侯与鲁昭公、两国的卿大夫要在晋国的国都进行会谈,之后还有宴请、参观等一系列活动。所有的外交程序结束之后,宾客准备踏上归途。此时,晋国要尽地主之谊,向客人赠送一路上所需的食物和钱财以及马匹用的草料等,这种礼节叫“赠贿”(这里“贿”是指钱财,跟我们今天说的“贿赂”不是一回事)。赠贿是外交活动的最后一个仪节,标志着这次外交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客人一行就回国了。
这次外交活动虽然短暂,从“郊劳”到“赠贿”却有不少烦琐的礼节。尽管如此,鲁昭公处处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差错,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晋侯对鲁昭公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慨地对大夫女叔齐说:“鲁昭公不是一个很懂礼的人吗?”不料女叔齐却说:“他哪里懂得礼呢?”晋侯觉得奇怪:“人家从头到尾毫无差错,你为什么说他不懂礼?”女叔齐说:“他做的只不过是‘仪’,而不能称为‘礼’。对于一国之君来说,礼的根本作用,在于帮助他有效地推行各项政令,赢得老百姓的拥护,让国家长治久安。可如今的鲁国政局非常混乱,政令被三家大夫专擅,鲁昭公却没有能力收回。子家羁是鲁国著名的贤者,他却不能任用。与大国结盟,他偷奸耍滑;与小国相处,他又总想欺负人家。鲁昭公身为一国之君,行事却本末倒置,对怎样用礼之精神把国家治理好的问题不感兴趣,精力全都用在细枝末节上,国家内政外交一片混乱,他却只对礼的仪节如数家珍。这样的人,也能算是懂礼的吗?”在场的人听了这番话,无不为女叔齐的过人见识深深折服,认为他才是真正懂礼的人。
类似鲁昭公的故事非常之多,古时候有些人能把仪式做得非常完美,供桌上的玉器丝帛,堂下的钟鼓乐器,一应俱全。他们表面上装模作样,实际上却是一群乱臣贼子,也可以说是礼的敌人。孔子曾经感慨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礼啊礼啊,说的就是玉器丝帛吗?乐啊乐啊,说的就是钟鼓乐器吗?当然不是。前些年,湖北随州出土了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跨越五个八度,每一枚钟都有两个乐音,属于双音钟,体现了很高的修养和工艺水平。于是有人认为,这套编钟的出土证明,当时的礼乐好得很,所谓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这种认识的错误,正如孔子所批评的一样,把“乐”理解成了乐器,将形式当作了本质。
曾侯乙编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人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不愿意被繁文缛节所约束,崇尚自由的、快节奏的生活。但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人们也常常会产生这样一种困惑: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和谐融洽了。那么,出现这种困惑的根源在哪里呢?被我们忘记甚至舍弃的“繁文缛节”,是否有重拾的必要呢?
我们在前面讲过,只重形式并不是真的讲究礼仪,但形式是否可以忽略呢?曾经有一位本科生在课堂上对我说:“老师,我家是农村的,农村人原本就质朴得很,不需要学这些虚礼。”我跟他打趣道:“人人都要讲礼,无论是内心之中的,还是外表上的。假如我在讲课的时候不讲究外表上的礼节,只怕你们也会受不了。试想一下,今天的气温很高,我既然早就汗流浃背,衣衫尽湿,又何必穿得如此体面整齐,要是赤膊给你们讲课,那该有多舒服!再说今天上课之前,我还走了不少路,现在腿还有点疼,不如坐在椅子上,把双腿架在讲台上讲课,以便下肢的血液回流。这样质朴自然地摆出我的姿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历史与现实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翻开《论语》,我们就会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卫国有一位叫棘子成的人,对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提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他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意思是说,做一名君子,质朴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文(文采)呢?子贡打了一个比方:虎豹与犬羊,都是哺乳动物,可是,虎豹身上有斑斓的花纹,犬羊却没有。如果把虎豹皮上的花纹都剃掉,和犬羊的皮挂在一起,谁还能分辨得出来呢?子贡用虎豹身上的花纹比喻君子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气质,身上有没有“文”,外界的观感很不一样。动物如此,人更是如此。
要不要学“文”,实际上涉及人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期待。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与西方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别。西方人渴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并攫取财富,所以要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他们认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他的价值就越高。但在中国,特别是在传统中国,情况却大不相同。小人抑或君子,贤人抑或庸才,这些对立概念都是以素养为标准划分的。品行不端之人,即便是腰缠万贯,也会被别人看不起。反之,如果一个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也会被大家视为君子,受到万世景仰。在传统中国,财富与价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概念。成为君子,甚至成圣成贤,才是人们的志向所在。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君子”一词似乎离我们有些远了,其实不然。譬如,时至今日,我们在赞扬一个人时仍然会用到“德才兼备”这样的说法。由此可见,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品德和修养依然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素养的重要标准。而这些标准和“君子”的定义基本吻合。那么,不妨让我们跨越时间的界限,了解一下,要想成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我们读《论语》等儒家经典,可以知道古人经常拿“君子”与“小人”作对比,君子是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小人是蝇营狗苟、饭囊衣架式的人。这样的观念对中国人影响很深。大家都不希望成为小人,但要成为君子,却也十分不易,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由内而外的修为,也就是要兼备“质”与“文”。
上文也提到过这两个概念。所谓“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未经任何人为加工的质料,比如玉、石、木、竹等,不同的物有不同的质。人是万物之灵,质的方面自然优于禽兽。人一定要珍视自己的“质”,有意识地自别于禽兽,保持朴素、善良的本质,并努力做到身心和谐,谦虚自守,衣着得体,谈吐优雅,举止有度,这些就是上面提到的“文”,也就是礼。“文”是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文明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质地再好的玉,不经过雕琢,与普通石头也没什么差别,这样的话,玉本身的质地越好,就越让人觉得惋惜。
有些人之所以很平庸,没有如君子般完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质与文之间的不平衡,要么质胜于文,要么文胜于质,这两种情况都不理想,对此,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批评说“质胜文则野”,在这个高度文明的世界里,过于质朴而缺少文华的人,未免偏于率性。反之,风范和文采多得过头,又显得不实在。这里的“史”,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假、做作,外在的形式过多,让人觉得是在作秀。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当表里如一。“文质彬彬”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取名叫“王彬彬”“李彬彬”“范彬彬”,就是借用了《论语》里的这段话。
“文质彬彬”,是说文与质均衡发展,两者相互烘托,既有做人的质朴,又有文明人的行为方式,这才是君子的风范。就像老虎、豹子身上的花纹,跟自己的体魄搭配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使人感到与之交往是非常愉快的事。周恩来总理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典范。他温文尔雅又富于亲和力,与他谈话有如沐春风之感,难怪他可以赢得人民的信任。我们身为普通人,虽然可能无从建立像伟人那样的丰功伟绩,但仍可以心向往之,效仿这些榜样式的人物,让自己的人格尽量向他们靠拢,既有君子般的精神追求,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君子的风范。
孟子也非常重视礼,认为君子内心必须常常念着礼。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在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孟子认为是“以其存心也”,就是你心里存着什么。他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意思是君子把仁和礼这两样事物存放在心里。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仁者会爱人,好比今天的一个人,不管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关注社会民情,关爱周围的人,秉持内心向善的自我要求。君子心中还要有礼,因为爱是抽象的概念,君子有仁爱之心,也须以实际行动表示他对人的尊敬。一个人时刻将仁与礼这两样事物装在心中,就会慢慢形成“君子”的行为习惯。这样做的结果,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关爱别人,别人就会关爱你;你敬重别人,人家也就敬重你。我们如果真想成为君子,就应该把仁爱与礼敬时时刻刻放在心头。如果大家都能将这番话牢记在心,我们就都有成为君子的机会。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成为君子的愿望没有改变。“君子”这个词最早在《易经》中就出现了,原意是“国君之子”。由于“君子”是未来的一国之君,将来要世袭君王之位,身份极其重要,因此,他从小就要接受人格和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便在个人修养方面成为全体国民效仿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不断演化,最终成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的代名词。
1914年,梁启超先生应清华大学学生会之邀,来到清华大学做了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梁先生说,中国自古就是把君子作为“人格之标准”的,《周易》六十四卦,其中五十三卦都与“君子”有关。他认为,乾卦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坤卦象传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君子的气象。在山河飘零的时代,国家需要大批的君子:“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于今益极。”他衷心希望大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语默作止”,“语”是说话;“默”是静默、不说话;“作”是行动;“静”是静止。大学生要做到“语默作止”都足以成为国民的表率,“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国家的希望正在于此。梁先生的这篇演讲实际上是对全国青年学子说的。重温这段讲话,我们心中依然感慨万千。今天,我们的国家依然需要大批“语默作止”,足以成为“社会之表率”的君子。
或许有朋友会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讲那么遥远的君子、礼仪,难道你是在鼓吹复古?”其实,谁也没有能力把时代拉回到明清甚至汉唐,历史一直在进步,没有必要复古。这一点,历代的学者都很清楚。《礼记》说:“礼,时为大。”礼是要与时俱进的,唐朝的礼与先秦的礼不同,宋朝的礼又与唐朝的礼有区别,清代的礼又不同于明朝的礼。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礼的形式也会随之调整。文明固然是在进步,文明的精神却在我们心中亘古不变,生生不息。礼的核心精神是尊重他人,无论是古代的跪拜礼、近代的鞠躬礼,还是现代的握手礼,其中的精髓都是要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这种内涵贯穿着中华文明的演变历程,始终没有改变。现在还要向大家介绍古代礼仪,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曾经是这样生活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就有了解这些礼仪的必要。此外,我们介绍古代礼仪,着重在介绍它的内涵,以便了解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行礼。
[五代·南唐]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南唐后世君主李璟、李煜父子可谓“文”多于“质”的典型。据说李璟很爱下棋,对政事少有处理。有一次因大将军当朝戒言,故有收敛。可惜李璟棋瘾太大屡有反复。此事被李煜所察觉,于是重金请当时居于南唐的周文矩绘了这幅《重屏会棋图》。
我们中国的礼仪凝聚了儒家的思想智慧,如今却渐渐掩藏在历史深处,被人们忽略和淡忘。尽管如此,古老而又新鲜的礼,对现代中国人而言,依然有它的价值和魅力,因为它能对我们的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帮助。以上内容大致是对中华礼仪内涵和功用的概括介绍。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成就大家的君子风范。从下一讲开始,我会逐一向大家介绍礼仪中最常用的内容。
比如有一项最常见的礼仪——人跟人见面首先要称呼对方,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原则,可能会导致一些尴尬。因此,称谓的妥当与否就显得非常重要。下一讲,我会跟大家谈一谈称谓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