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上市实务新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三板创新层形势分析

一、创新层大棒来了,胡萝卜还会远吗?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文件明确指出:“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保持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对于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应视同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应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该批准则”。笔者认为,这才是创新层的终极大棒,对新三板市场的生态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有利于提升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该文件的发布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会计事务所为了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将会大幅提高对创新层企业的年审费用,创新层企业的维护成本将大幅提高。该文件的实施一方面将会提升创新层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伪创新层企业主动退出创新层。

(二)有利于监管部门比照上市公司对创新层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目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是按照“证监会、交易所、证监局”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进行的,日后各地证监局将会全面介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监管(900多家创新层公司分到30多个监管局也没多少家),包括日常监管、现场检查、年报审计监管、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延伸检查等。

(三)有利于加快公募基金的入市

公募基金一直对新三板市场持观望态度,与新三板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密切相关。上述文件的发布有利于提升创新层企业的质量,降低创新层企业的投资风险,将加快公募基金入市步伐。笔者判断,随着该文件的进一步实施,公募基金入市应该会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公募基金投资创新层企业将是创新层企业迎来的最大红利。

(四)有利于推动新三板投资者门槛的降低

笔者曾指出,随着《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新三板的投资者门槛一定会有所降低,财政部的上述文件将进一步佐证笔者的观点。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既然视同上市公司,那么投资者门槛降低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笔者认为,新三板创新层的大棒来了,胡萝卜应该不会远。监管部门一定会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加快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制度供给。让我们一起期待美好的2017年,一起迎来新三板的春天。

>>> 可扫描二维码,参与本文讨论

二、创新层终迎利好,新三板市场发展指日可待

2017年1月4日,创新层终于迎来利好消息,中证指数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于1月25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指数”,其中281家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入选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指数包含了两个,一个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简称:新兴综指),另一个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分指数(简称:新兴成指)。新兴综指的样本空间选取的是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以及在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层挂牌的公司,同时必须是非ST、*ST以及非暂停上市股票,选取的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这九大行业的上市公司。新兴综指囊括了1117家公司,其中新三板创新层公司有281家。

新兴成指样本的选择标准则更为复杂,它的样本股包括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以及开放式公募基金可投资的其他标的。仍然选取以上九大行业,但选择的是10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在这次发布的成分股中,全部都是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未见新三板股票身影。

截至2017年1月4日,创新层共有951家,入选进入新兴综指的公司占比29.5%。在这281家公司中,做市转让的有193家,占比68.7%;按照WIND行业分类,281家公司中属于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占比超过67%,总共190家,工业行业的公司排名第二,有47家,属于材料行业公司21家,医疗行业公司16家,公用事业、可选消费行业公司各有3家;35家公司正在上市辅导,其中8家已受理,2家已反馈;有24家公司2014年、2015年、2016上半年的净利润在3000万以上,这24家中有7家已经上市辅导备案;281家公司中有26家公司属于停牌状态,停牌原因有筹备重大事项、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被受理等。

新兴产指的推出是为了全面反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样本股的选举也为致力于这些产业发展的公司树立榜样。新兴综指中将新三板股票纳入其中,也为世人呈现了新三板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281家创新层公司率先进入新兴综指的样本股之列,而新兴成指样本股中的100家公司未见新三板公司身影,这一方面是对创新层的一种鼓舞,另一方面说明新三板公司与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存在一定差距。如此一来,不仅激励了进入样本股的公司更加规范公司自身发展,争做创新层的榜样,更激励了这些公司向着更高目标努力,同时也激励了未进入创新层的公司。这是继创新层公司“视同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审计”的政策之后,针对创新层的又一举动。笔者相信,未来关于创新层的制度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创新层与基础层的差异也将越来越明显,这也再次强调了分层的初衷。创新层迎来利好,无疑给身处寒冬的新三板市场埋下了温热的火苗,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 可扫描二维码,参与本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