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系统裁剪
2.3.1 系统裁剪的定义
系统裁剪即根据系统需要尝试将系统中的某组件裁剪,同时把它有用的功能提取出来,让系统中的其他组件(包括新引入的组件和原有组件)或超系统去实现这个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理想度的目的。系统裁剪既消除了被裁剪部分产生的负面功能,又降低了成本,同时所执行的有用功能依旧存在。
总而言之,系统裁剪可以实现如下目的:
(1)精简组件数量,降低系统的组件成本;
(2)优化功能结构,合理布局系统架构;
(3)提升功能价值,提高系统实现功能的效率;
(4)消除过度、有害、重复的功能,提高系统理想化程度;
(5)更好地利用系统内外部资源。
实施系统裁剪通常遵循如下5个步骤:
(1)组件分析;
(2)构建相互作用矩阵;
(3)建功能模型;
(4)确定裁剪组件或裁剪策略;
(5)实施裁剪。
因为前3个步骤与系统功能分析构建功能模型的步骤一致,因此不再赘述。
2.3.2 确定裁剪组件的原则
通常,系统裁剪主要有“降低成本”“专利规避”“改善系统功能”和“降低系统复杂度”4个基本目标。但依据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裁剪有如下几个原则。
(1)基于项目目标选择裁剪对象。
首先,如果有明确的项目目标,那么依据项目目标来确定裁剪组件。
• 降低成本:优选功能价值低、成本高的组件。
• 专利规避:优选专利权利声明的相关组件。
• 改善系统:优选有主要缺点的组件。
• 降低系统复杂度:优选高复杂度的组件。
(2)选择“具有负面功能的组件”。
其次,如果没有明确的项目目标,那么优先裁剪与负面功能有关的组件,具体顺序为:优先考虑裁剪与有害功能相关的组件,其次是不足功能,然后是过度功能。
最后,如果系统没有明确的负面功能,那么按以下原则确定裁剪组件。
(3)选择“低价值的组件”。
(4)选择“提供辅助功能的组件”。因为提供辅助功能组件的价值小于提供基本功能组件的价值,且冗余度高。
(5)选择“其他有必要裁剪的组件”。
裁剪组件的确定不是唯一的,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分析该系统的专家有足够的经验,可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直接选择出需要裁剪掉的组件。
2.3.3 实施裁剪的3个常见策略
如果将组件A作为系统功能的载体,组件B作为系统功能的受体,则组件A对B存在某种功能。若确定组件A为裁剪对象,则可以按照以下3个策略进行裁剪。
1. 裁剪策略1——唇亡齿寒
若移除作用对象B,则作用对象B也就不需要组件A的作用了,此时功能载体A可被裁剪,具体裁剪规则如图2.6所示。
图2.6 常用裁剪策略1示意图
2. 裁剪策略2——自力更生
若组件B能自我完成组件A的功能,那么组件A可以被裁剪,其功能由组件B自行完成,具体裁剪规则如图2.7所示。
图2.7 常用裁剪策略2示意图
3. 裁剪策略3—移花接木
技术系统或超系统中的组件C可以完成功能载体组件A的功能,那么组件A可以被裁剪掉,其功能由组件C完成。组件C可以是系统中已有的,也可以是从系统外新引入的,具体裁剪规则如图2.8所示。
图2.8 常用裁剪策略3示意图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上述策略。例如厨师要用一把精致的水果刀切水果,结果客人说不吃水果了(水果被裁剪掉了),那么刀就可以收起来了,因为肯定用不上了,这用到的就是策略①。如果水果可以自己变成小块(水果自服务),比如客人要圣女果而不是大番茄,那么也就不用刀了(刀被裁剪),这用到的就是策略②。如果厨房里还有菜刀,或者水果切割器等,那么也可以不用水果刀(被裁剪);菜刀是厨房中本来有的,而水果切割器是网购来的,原来厨房里没有,这就是策略③。
2.3.4 系统裁剪实战案例
仍以眼镜系统为例说明系统裁剪的过程。首先绘制眼镜的功能模型图,如图2.5所示。
随后确定裁剪对象,根据裁剪法实施的指导原则,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优先裁剪涉及负面功能,尤其是有害功能的组件,系统中提供涉及有害功能(作为有害功能的载体或对象)的组件是镜腿和镜框,因此可以先从镜腿开始裁剪,裁剪方案如图2.9所示。
图2.9 眼镜系统裁剪方案——裁剪镜腿
将镜腿确定为待裁剪组件后,就可以考虑运用裁剪策略实施裁剪,并寻求解决方案。镜腿的功能为支撑镜框,按照裁剪策略,可以从如下角度思考问题解决方案。
策略①:如果没有镜框,那么镜腿也就不需要了。
策略②:镜框自行完成支撑作用。
策略③:技术系统中其他组件完成支撑镜框作用(如镜片),或由超系统组件完成支撑镜框作用(如手、鼻子等来完成支撑作用)。
考虑到可行性,可以优先选择策略③,用超系统组件中的鼻子或手来完成支撑镜框的功能。这种解决方案很早就存在了,如无腿近视眼镜在使用时用鼻子或手作为支撑。裁剪后的功能模型图如图2.10和图2.11所示,图2.12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无腿眼镜。
图2.10 裁剪镜腿后眼镜系统的功能模型图——鼻子支撑
图2.11 裁剪镜腿后眼镜系统的功能模型图——用手支撑
图2.12 无腿眼镜
还可以持续进行裁剪。在眼镜系统剩余的组件中,涉及有害功能的是镜框,故优先裁剪镜框。裁剪方案如图2.13所示。
图2.13 眼镜系统裁剪方案——裁剪镜框
镜框的功能为支撑镜片,根据裁剪法的实施策略,逐一寻求裁剪镜框的解决方案。
策略①:裁剪掉镜片,镜框也就不需要了(镜片不需要支撑作用)。
策略②:镜片自我完成支撑作用。
策略③:用技术系统中其他组件完成支撑镜片的作用(无);用超系统组件完成支撑镜片的作用(如手、鼻子、眼睛等)。
还是先选择策略③,用超系统组件中的眼睛来完成支撑镜片的作用。作为鼻子和手支撑功能的对象,镜框被裁剪掉了,于是手和鼻子也不需要了。裁剪后的功能模型图如图2.14所示。读者很容易想到,这种眼镜就是隐形眼镜。
图2.14 眼镜系统裁剪方案——裁剪镜框
回到最初的功能模型图,有读者要问,如果选择策略①或策略②可以吗?当然可以了,如果选择策略①,裁剪掉镜片,则镜框也不需要了,功能模型图如图2.15所示,直接就获得隐形眼镜的方案。
图2.15 眼镜系统裁剪方案——裁剪镜片
如果选择策略②,则功能模型图如图2.9所示,直接获得无腿眼镜的方案。
因此无论是选用策略①实现一步到位,还是选择策略②、③实施连续裁剪,最终都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图2.16所示,针对隐形眼镜的功能模型,是否还可以继续实施裁剪?
图2.16 隐形眼镜系统裁剪方案——裁剪镜片
如要再继续裁剪,因系统中还剩下一个组件—镜片,只能裁剪镜片,那么镜片可以被裁剪掉吗?
实际上,如果要继续裁剪,那么系统肯定要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不再仅仅是眼镜系统,而应该考虑一个新的、更大的系统了。例如,必须要把整个人体的光学成像系统都纳入考虑,重新绘制功能模型图。众所周知,人体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实际作用对象是大脑,而眼睛只是改变光线和接受光线的组件,因此绘制的新功能模型图如图2.17所示。
图2.17 人的光学成像系统
此时,可以进一步考虑,镜片的功能为改变光线的方向,使其进入眼睛。根据裁剪法的实施策略,逐一寻求裁剪镜片的解决方案,裁剪方案如图2.18所示。
图2.18 光学成像系统裁剪方案
策略①:如果能够裁剪掉光线,镜片也就不需要了。但光线为系统作用对象,属于超系统组件,不能删减也不能被重新设计,故不能删除,因此策略①不可用。
策略②:光线自我完成改变方向的作用。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策略②也不可用。
策略③:由技术系统中其他组件完成改变光线方向的作用(如眼睛);超系统组件完成改变光线方向的作用(无)。
若选择实施策略③,用系统组件中的眼睛来完成改变光线方向的作用,则整个眼镜系统被裁剪,眼镜不存在了。通过眼睛自身来改变光线的方向,完成调整视力的功能,则系统的功能模型图如图2.19所示。这就是现在的医疗技术—近视手术。
图2.19 裁剪镜片的光学成像系统方案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还可以继续裁剪吗?即把唯一的组件“眼睛”裁剪掉,这和裁剪“镜片”时遇到的问题一样,如果要继续实施裁剪,必须重新绘制功能模型图。
新系统的功能不再是成像,而是“传递视觉信息”,即从上个系统的主要功能“看到”物体(成像)转变为“觉察到看到的”物体。众所周知,视觉的形成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大脑的视觉系统如图2.20所示。大脑“看到”图像的过程是:光线照射到眼睛(严格说应该是角膜)后,光信号经过一系列转换最后在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将其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视觉中枢,最终形成视觉图案。其详细流程如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支撑、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图2.20 大脑视觉系统
因此重新绘制功能模型图,把视网膜之前的那些组件如角膜等都视为一个组件“眼睛”或“眼球”,“眼球”将信号传递给组件“视神经”,“视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此时系统的作用对象变成了“视觉中枢”。重新绘制的功能模型图如图2.21所示。
图2.21 视觉传导系统的功能模型图
此时,视网膜或眼球等都可被视为组件进行裁剪。裁剪后的功能模型图如图2.22所示。
图2.22 视觉传导系统的功能模型图——裁剪后
从新的功能模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只要接收到视神经给予的信号就可以成像,能不能“看”到,是不是经过眼睛“看”到的并不重要。下述为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普特南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缸中之脑”:
“一个人(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的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大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这个人保持一切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大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对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和日常生活的信息)。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使他‘感觉’到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1]
其实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信息是眼睛给的还是别人刻意输入的。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眼睛获得信号,通过电刺激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视觉皮层,而如果直接给大脑的相应位置输入这种刺激,就可以不需要眼睛直接获得这种信息。如图2.23所示,通过某种特定机构不断向脑皮层传递电信号,同时又不断向大脑供给营养,保证它的生物学特性,那么大脑还是可以获得视觉信号的。这个“缸中之脑”的理念被用于《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电影与小说中。
图2.23 “缸中之脑”思想实验图
2.3.5 系统裁剪的若干经验和注意事项
1. 裁剪前的思考
在对系统组件进行裁剪之前,可通过考虑以下5个问题来拓展裁剪思路。
(1)我们需要这个组件所提供的功能吗?
(2)在系统内部或系统周边,有没有其他组件可以实现该功能?(通常替代组件会在较高层级)
(3)现有的资源能不能实现该功能?
是否有其他组件的属性可以呈现此功能?
在系统环境中,是否有其他物质可作为资源来提供此功能?
系统中是否有某些具进化潜能的组件可作为资源来提供此功能?
(4)能不能用更便宜的方法来实现该功能?
(5)相对于其他组件而言,该组件与其他组件是不是存在必要的装配或运动关系?
2. 务必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在着手进行裁剪前,必须充分且完整地完成功能与属性分析,确认我们是否真的已掌握了“所有”的有用功能。
例如自行车座垫的裁剪。有人认为自行车座垫只有一个“支撑骑士”的功能,其尖端存在有害的功能(阻碍腿部动作),因此,有设计者认为应将座垫尖端裁剪掉。但事实上,当自行车在高速下转弯时,离心力会将人甩离车子,此时座垫尖端可为大腿提供一个阻止人往外摔的力,即座垫尖端提供“抵抗侧向力”的功能。这样一来,删除座垫的尖端就显得很不合适了,所以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型图应如图2.24所示。坐垫对身体摔倒的阻止功能是容易被忽略的正常功能。
图2.24 自行车坐垫的功能模型图
也许现在读者也就知道了,为什么三轮车的坐垫可以不是尖头的。
进一步,在确保了解组件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要遵循系统完备性法则,即构成技术系统的基本要素,如动力+传动+控制+执行装置(+界面(或作用对象))等,缺一不可。其中任一要素不存在或是损坏,此系统将无法运行。例如摩托车把动力系统油箱裁掉了,又没有引入其他动力系统来替代油箱,那么摩托车就不能实现移动这一基本功能了。
3. 成对出现的功能的裁剪
如果在系统中有成对的功能存在,则其中一个功能通常为可以被裁剪掉以提高系统的理想度。
该规则同时包含两个理论基础:
(1)独立公理:成对的不同需求功能之间要具备独立性。
(2)信息公理:要在最小复杂度情况下获得功能需求。
通常距离较近的元件的功能可相互替代,被替代的元件可以删除,以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例如简化成对的冷热水龙头。简化前的成对冷热水龙头功能模型图如图2.25所示。切换其中一功能需求时,会影响到另一个功能的需求。势必要再调节另一个冷水阀门,存在多重的二个控制动作。(水温太高→调小热水量→影响整体的流量)。两个龙头分别流出冷与热不同温度的水与水量,两个成对功能不符合独立性。
图2.25 水龙头的功能模型图
通过实施裁剪,将混合水龙头系统功能模型简化成现有操作模式,具体如下:使用者第一次调整水龙头的温度,如图2.26所示,然后再调整到使用者期望的流量和流速,如图2.27所示,两次调节遵守了功能独立性公理;“需求产品”来自于一件事物或一个简单控制动作。
图2.26 水龙头控制水温度的功能模型图
图2.27 水龙头控制水流量的功能模型图
用户需要的是产品的功能,功能是产品的本质,而产品的具体内容只是功能的实现形式。采用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方法,可以把对产品具体结构的思考转化为对产品功能的思考,从而排除产品形式结构对思维的束缚,开拓思路,搜寻一切能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工作原理。功能分析是实现功能创新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产品创新的核心技术。
(1) 资料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7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