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题一 唯物论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内容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成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依据。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意识、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类型。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成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二)关系
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主要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同时,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的解决。
一、唯物论的三个观点
(一)物质观
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这表明,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物质和运动
①运动的含义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②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第二,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运动和物质一样,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反对脱离运动谈物质,或者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的形而上学观点,同时要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2)运动和静止(2015年第18题、2013年第1题)
①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第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
第三,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四,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我们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也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③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第二,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限。
第三,承认相对静止,可以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①时空的含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②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③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④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我们要坚持相对论时空观,反对片面的绝对论时空观。绝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存在及物质的运动状态是没有联系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互不相关的。而相对论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与物质本身的分布也有关,并且时间和空间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的。
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观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第一,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主要表现在: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受到客观手段和规律的支配。
第二,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受意识指导的,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的本能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任何实践活动都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要受到社会的制约。
第四,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也是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的本质区别。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社会政治实践。
第三,科学文化实践。
(1)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因此,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②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③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3)社会的实践本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意识观(2017年第2题、2012年第1题、2010年第17题)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1)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2)意识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4)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二、唯物论的两个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一,世界是多样的。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坚持物质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但要懂得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2017年第1题)★
(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1)规律的内涵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提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性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的目的。
主观能动性即指意识的作用。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再次,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专题二 辩证法
(2015年第34题)
一、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一)联系的观点★(2018年第17题)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联系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2)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①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在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3)多样性
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4)条件性
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
(5)系统性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所具有的性质即系统性。
系统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而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是整体性。
整体性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透、互相转化;重要部分对整体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发展的观点(2012年第17题)★
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变化说明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
发展和运动、变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变化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也包括后退、下降的。而发展只是运动中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
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程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2)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
第一,新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增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事物发展过程的含义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2)事物发展过程的意义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表现为,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和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统一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1)含义: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区别:
第一,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第二,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比较稳定和确定的,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不稳定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个别表现。
第三,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3)统一:
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由于事物范围广大,发展可能无限,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而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2)因果联系的特性: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两者是对立的。
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一种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实性也不同于可能性,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两者是统一的。
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先在的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处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
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种关系中是内容的,在另一种关系则为形式,反过来也一样。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内容与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形式与内容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二、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2014年第34题、2011年第34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1)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①区别
第一,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二,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②联系
第一,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第二,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
③方法论意义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
(2)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和质变。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转化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表现。
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的矛盾转化及其条件是自发的,而在人类世界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解决事物矛盾的转化,都需要研究矛盾转化的条件并创造一定的条件。
否认矛盾转化及其条件都是错误的观点。
(1)内外因的含义
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外因是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内外因辩证关系
第一,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第二,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是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
第三,外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第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3)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1)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也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要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盾之间或矛盾各个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表现: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第二,矛盾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融合为一个新事物)。
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第一,二者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二,二者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第三,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二,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程序。
第三,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此即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和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它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哲学依据。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它是分析与评价改革开放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伟人的功与过的理论依据。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二)质量互变规律(2016年第1题、2011年第1题)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
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1)含义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即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原理内容
质变和量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二者相互转化。首先,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其次,由质变到量变,质变可以巩固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
第二,二者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方法论
第一,要注意量的积累,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二,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三,不能因恶小而为之,注意防微杜渐。
第四,凡是要把握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
第五,当量的积累超过了一定度以后,事物即会发生质变,不能逆历史车轮而动。
总之,要把量变和质变统一来看,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反对急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含义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方面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自我否定,实现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关系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事物的发展最根本地要靠内因的推动,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强加的,否认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统一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而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肯定是绝对的肯定,是肯定一切。
第三,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同时否定还是新旧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而形而上学否定观,要么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承认否定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么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把否定理解为对旧事物的一笔勾销。
第四,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而形而上学否定观,要么主张继承一切,全盘吸收,要么主张抛弃一切,一切从零开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则是光明的。
三、辩证法的一个方法——唯物辩证法(2016年第34题第2问)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类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是离开人的意识和思维而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也叫概念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二)唯物辩证法的应用——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
(三)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以及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新的发展理念,要坚持系统的观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发展理念彰显了辩证思维的光辉,辩证思维是一种关系思维、矛盾思维、整体思维、规律思维,而新发展理念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真理光芒。
(四)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共有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首先,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其次,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经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再次,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五)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专题三 认识论
(2016年第17题、2012年第34题)
一、认识与实践(2017年第17题、2011年第17题)
(一)认识的本质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达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二)实践与认识的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客体同时存在,有主体就有客体,有客体就有主体,它们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二者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三)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2015年第1题、2013年第34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表现: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只有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再次,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用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够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2)用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四)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2016年第34题第1问)★
(1)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①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两者的对立:含义、特点、形式和地位都不同。
两者的统一: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两者是互相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第四,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③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分别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只有通过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第三,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相互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这是因为认识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此,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无限的。
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五)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其作用有:激活作用、驱动作用、控制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六)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静止地、抽象地看待二者的统一。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毛泽东对认识发展的规律作了深刻总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
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
二、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属性和规律的认识。
②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第一,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二,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
③坚持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意义
第一,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第二,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
(3)真理的具体性▲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④真理是具体的,即真理是一元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两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不能相互包含。成功与失败亦是如此。
(2)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又是统一的
①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成功与失败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只要认识到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果成功之后沾沾自喜,则有可能为下一次的失败埋下隐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
②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最终一定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是实践证实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②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第一,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第二,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
第三,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
(二)价值
(1)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价值评价的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三)价值和真理的辩证关系(2017年第34题)★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对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①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②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③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方法论意义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2.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只是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的创新。
(五)自由与必然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相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生动体现。
专题四 历史观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016年第2题)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唯心史观又叫历史唯心主义。它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它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
唯心史观有两种基本形态: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与人类所处的特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它决定着社会产业的分布,影响着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会对其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具有阻碍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虽然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我们要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因为地理环境不仅不能决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相反它的作用要依赖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发展速度等。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因素对其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具有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我们同样要反对人口决定论,人口因素不决定社会的制度和发展,它也要依赖于社会的制度和发展。
(3)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其作用有: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第二,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三,它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制约和决定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及其大小。
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3)从有无阶级性,可以划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第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015年第2题)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②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意识形态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性。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
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实践意义
在实践上,这一原理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的含义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
(2)生产力的特征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4)生产力的结构
生产力要素是指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就是明确劳动目的、知道劳动内容及方式方法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包括用于生产的自然物、原材料等;劳动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动力系统、运输系统、信息传递系统和劳动场所等。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3)生产关系的特征
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二者矛盾运动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从内容上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其次,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再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但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2)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即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从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形态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2018年第18题)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伟大真理。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以至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不能忽视上层建筑即政治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是由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阶级的本质
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1)含义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2)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实质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根源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革命能改造、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
(4)革命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性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作用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五)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2010年第18题)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我国制定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的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18年第3题)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心史观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三)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四)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再次,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五)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2013年第18题)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七)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2017年第18题、2015年第19题、2014年第18题)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说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我们称之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该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