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几点建议

综观目前党内法规研究的状况,法学界对党内法规研究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所谓“冰”,目前还有一些法学教育或研究同志对党内法规现象冷眼旁观,对党内法规研究置身事外。所谓“火”,已经有一些法学研究者积极投身党内法规的研究和教学中,党内法规研究机构也在许多地方次第成立,并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针对当前这一现象,我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要辩证地看待党内法规研究“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在我看来,对党内法规研究“冰火两重天”之“冰”,不要简单理解为冷冰冰的“冰”,而应解读为“可燃冰”。这样的“冰”一旦燃烧起来,能量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要用尽千方百计、不辞千辛万苦探寻出“可燃冰”,收集好“可燃冰”,点燃“可燃冰”,使之释放巨大的能量。据说,孙中山先生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需要,将人群分为三大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他主张革命应该以“先知先觉”唤醒“后知后觉”,从而带动“不知不觉”。尽管时代不同了,对三种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这一说法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尽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总是要有一个过程,而且不同的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但是,只要我们顺势而为,就一定会有好结果。我们虽不能自诩是党内法规理论研究的先知先觉者,但我们中的许多人确实是法学界满怀热情投入党内法规理论研究的较早一批。我们有责任将理论基础打好,形成有阐释力说服力的成果,吸引、团结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研究党内法规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推动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建设。随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快速推进,党内法规研究机构不断成立,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人气越来越旺。在机构建设上,我想还是重申我在中共中央党校党章党规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表达的观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必须秉承这样的理念去讨论未来的机构建设,促进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发展壮大。比如,我们可以创办“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工作通讯”,及时汇总反映各研究机构的动态,加强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供有关部门参考。再如,建立党内法规研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刚才很多同仁也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愿。

第三,谋划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行稳致远的固本之策、长远之策。当前,有的同志在对党内法规的具体内容、中央文件精神以及党内法规实务操作流程等并不清楚的情况下,简单运用国家法律思维理解、阐释党内法规制度现象。这难免导致“帮倒忙”“念歪经”的情况发生,容易混淆视听。对此,我提两条具体建议,权作抛砖引玉。一是建议建立一支党内法规“国家队”,成立全国党内法规宣讲团。无论是开展党内法规培训,还是开展宣讲活动,都要统一内容,集中备课,当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二是期待党内法规工作实务部门更多支持党内法规理论研究工作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今年(2018)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组织系统内培训班,邀请我们四家党内法规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就是非常好的方式,我本人受益匪浅。期待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进一步创造机会,让更多研究机构的同仁参与进来,并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增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确保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美好局面。

以上浅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作者简介:王伟国,中国法学会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