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情商课 哈佛智商课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构筑自信的方法

不要妄自菲薄

至少有95%的人,其生活多多少少受到自卑感之害而妄自菲薄,数百万不能成功与幸福的人,也受到自卑的严重阻碍。

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由于我们在技术上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由于我们有不如人的感觉。

不如人的感觉,产生的原因只有一种:我们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自己,而用某些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这样做,毫无疑问只会带来低人一等的感觉。因为我们假设应该以某些人的“标准”来向他们看齐,我们就会产生忧虑、觉得不如人,因而下个结论说我们本身有毛病,然后这个愚昧推理过程的逻辑结论是:我们没有“价值”,我们不配得到成功与快乐。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场内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不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雷切尔·卡林说:“很多失败者恰恰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对自身具有的宝藏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殊不知,成功其实就是自信地走你自己的路。”

生存在现代社会里,要把自己经营得好,第一项必备的绝技就是要相信自己。

著名作家杏林子有本《现代寓言》,里面有个故事很好。

有一只兔子长了三只耳朵,因而在同伴中备受嘲讽戏弄,大家都说他是怪物,不肯跟他玩。为此,三耳兔很是悲伤,时常暗自哭泣。

有一天,他终于作了决定,把那一只多出来的耳朵忍痛割掉了。于是,他就和大家一模一样,也不再遭受排挤,他感到快乐极了。

时隔不久,他因为游玩而进入另一片森林。天啊!那边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只耳朵,跟他以前一样!但由于他已少了一只耳朵,所以,这里的兔子都嫌弃他,不理他,他只好怏怏地离开了。从此,他领悟到一个真理:只要和别人不一样的,就是错!

这个寓言提醒了人们,对很多事情太多担心,让自己经常处于不快乐之中皆起因于自我认知的不足。

前些年的一部电影《宋氏三姐妹》讲述宋家三姐妹霭龄、庆龄与美龄的故事,姑且不论其历史真实性与批判性如何,倒是三姐妹的一句话令人感到相当震撼。她们说:“我们将来一定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试想,这是个多么伟大的理想啊!

的确,每个人对生活的品质都有不同的期望,你是否也有些期望呢?而这些期望的实现就有赖于你的自信,相信自己是对的,它可以让你在险恶的环境中胜出。

有一个美国医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术闻名遐迩。他创造了许多奇迹,经整形把许多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他发现,某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说他们在手术后还是不漂亮,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这位医生悟到这样一条道理: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一个人如果妄自菲薄,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

妄自菲薄是无济于事的,何不昂头挺胸,对自己充满信心呢?

经营你的优势

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全才的,但也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他总会有一两样特殊的才能。这一两样“特殊的才能”经营得好便会带来成就与信心,但倘若选择错了方向,那么结果会很令人遗憾。

鼯鼠掌握了五种技能:飞翔、游泳、攀树、掘洞和奔跑,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在动物世界里,有谁像我这样多才多艺?雄鹰飞得高,但他会游泳、掘洞、攀树、会奔跑吗?老虎跑得快,但他会飞翔、攀树、掘洞吗?海豚是游泳能手,但他会其他四种技能吗?鼯鼠把自己和各种动物都比了个遍,越比越觉得自己的本领高,越比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在他看来,老虎当兽中之王,雄鹰为鸟中之王,都是徒有虚名而已。真正的动物首领,非他莫属。

然而,人们还是把他与老鼠并列,划入啮齿目,还将他与弱小动物排在一起,归为松鼠科。鼯鼠为此愤愤不平:胡闹,胡闹!老鼠、松鼠算什么东西?我可是动物中的通才、全才啊!

有一天,鼯鼠正在向几只老鼠炫耀自己的五种技能,突然,一只老虎出现在他面前:“小兄弟,你在说什么?”

鼯鼠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但是,他用尽力气跑了半天,老虎几步就追上来了。没办法,他慌忙爬上一棵树,这时,一只金钱豹又蹿了过来,三下两下就蹿上了树顶。情急之中,鼯鼠张开四肢飞到空中。但是,他的“翅膀”并不能像鸟一样扇动,只能滑翔。一只雄鹰轻轻扇了两下翅膀,眼看就要抓住他。无路可走的鼯鼠“扑通”一声钻进水里。他想喘口气,一只水獭已箭一般地向他扑来。鼯鼠狼狈地爬上岸,伸出利爪掘洞藏身。水獭跟踪追来,没费吹灰之力,就扒开了他的洞穴,把他抓在手中。

“兄弟,我想领教领教,你还有什么招数吗?”水獭讥讽地问。

鼯鼠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不止,后悔不迭地说:“拥有一身平庸的本领,不如掌握一件过硬的技巧啊!”

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进入社会就善于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更谈不上有什么强项。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令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即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然后,找出自己擅长的事,努力在这方面下工夫。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这两回不仅把自己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

有一只小鸟儿很羡慕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家鸡。“为什么我每天都要在天空中飞翔,只有筋疲力尽的时候才能落在枝头上休息一会儿,而那群家鸡却什么也不用做,只是每天吃虫和睡觉,无忧无虑的,多好啊!”于是,有一天它自动放弃飞翔,加入到了家鸡的行列。

它原本是一只能够飞得很高很高、唱得很美很美的鸟儿,但为了博得家鸡的好感,它不得不深藏起自己的本领。即使偶尔“飞翔”,也只是像家鸡一样拖着翅膀贴着地面瞎扑腾;而当歌唱时,也是像家鸡一样拿捏着嗓子喔喔乱叫。久而久之,它也就忘记了自己的飞翔和歌唱,变成了一只地地道道的家鸡。

有一天,鸟儿所在的家鸡群碰到了一只凶恶的狐狸。所有的家鸡都不再快乐,而是四散逃窜,但这是徒劳的,没有一只鸡能够逃出狐狸的利爪。在生死存亡关头,鸟儿想到了以前飞翔的能力,可这时它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利箭似的冲上蓝天,只是掠出去不过一丈远,便像块石头一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狐狸一脸狞笑,一步步走向受伤的鸟儿……

当被狐狸咬断脖子时,鸟儿悔恨交加地说:“我真不该为了贪图一时的安逸而放弃自由的飞翔啊!”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他们把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于自己的事业树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优势。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优势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优势来谋生的话,那将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就像如果让武大郎去做投篮高手,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选择职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不需要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费城的一个深夜,有一家酒店突然起火。当时258名旅客多数正在酣睡,那些还没有睡的人们,看到旅馆所有的房间已被滚滚浓烟笼罩。他们拨了火警电话,然后一边救火,一边等着火警救援。尽管消防队员赶来了,但求生的本能,还是使许多人开窗从高楼跳下,一个个躯体直挺挺地砸在户外的人行道上,发出恐怖而沉闷的响声,然后归于寂然。

这时,有一个姑娘和跳下楼的游客一样,也站在七楼的一个窗口,看到背后的熊熊火光。只见她镇静地看了看窗下,大声高喊着:“我希望活着,我希望活着!”然后纵身跃下……

奇迹发生了,她成了几百人中的惟一一名幸存者。而且这个姑娘空中跃下的惊人一瞬被过路的大学者阿诺德抓拍了下来,定格在历史写真的胶片里,供更多活着的人们回味……

那个幸运的小姑娘也许并不知道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但她在关键时刻却用它救了自己的生命。

走进美国航天基地的人,会看到一根大圆柱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这句话可译为:“如果你能想到,你就一定能做到。”

想得到,就做得到。一个心存梦想的人便是一个自我期待的人。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塞浦路斯雕刻师,名字叫做皮格马利翁。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用象牙雕刻了一尊爱神雕像。

这尊雕像经过他的艰辛雕琢,因而显得神韵兼备、超凡脱俗。他爱上了这尊雕像,逐渐相思成疾,憔悴不堪,最终奄奄一息。

最后,他一再恳求维纳斯给这尊雕像以生命,维纳斯为他的痴迷所感动,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他如愿以偿,和有了生命的雕像结了婚。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足见其对后人生活态度影响之深。心理学家还从这个故事中演绎出一个新的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皮格马利翁”,而在塑造的心理动机上,自我期待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情商理论认为:自我期待是自我激励的根本源泉。一个人只有有所期待,才会在实际行动中对自己进行激励。一旦这种期待消失了,自我激励也就不复存在。

自我激励,犹如生命美丽的翅膀。海伦说:“当你感到激励自己的力量推动你去翱翔时,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人们的激励来源于一种叫做“暗示”的力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你想成为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公开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绝对正确的智能测验方式。

为了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选择了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帮全班的小学生做了一次测验,并于隔日批改试卷后,公布了该班5位天才儿童的姓名。

经过20年之后,进行追踪研究的学者专家发现,这5名天才儿童长大后,在社会都有极为卓越的成就。这项发现马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他们请求那两位心理学家公布当年测验的试卷,弄清其中的奥秘所在。

那两位已是满头白发的心理学家,在众人面前取出一只布满尘埃、封条完整的箱子,打开箱盖后,告诉在场的专家及记者:

“当年的试卷就在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批改,只不过是随便抽出了5个名字,将名字公布。不是我们的测验准确,而是这5个孩子的心意正确,再加上父母、师长、社会大众给予他们的协助,使得他们成为真正的天才。”

美国每年有45万以上的非婚生婴儿出生,有150万以上的少年由于各种犯罪而进入管教所。其实,这些人的悲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们的父母学会了如何适当地应用暗示,或者儿女被教以如何有效地应用精神上的自我暗示,那么,这些年轻人就能受到激励去突破那些不可违背的标准,他们会懂得如何用明智的办法去抵消和排斥他们同伴的令人讨厌的暗示。澳大利亚昆士兰省图屋姆巴市的拉尔夫·魏卜纳的情况就是这样。

那是午夜1点30分。在医院的一间小屋里,两位女护士正在拉尔夫身旁守夜。在头天下午4点半钟时,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他的家里,要他的家人赶到医院来。当他们到了拉尔夫的床边时,他已处于昏迷状态,这是严重心脏病发作的结果。那一家人现在都待在外面走廊上,每个人都呈现出特殊的样子,有的在担心,有的在祈祷。

在这灯光暗淡的病房里,两位女护士焦急地工作着——每人各抓住拉尔夫的一只手腕,力图摸到脉搏的跳动。因为拉尔夫在这整整6个小时内都未能脱离昏迷状态。医生已经做了他觉得他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然后离开这个病房给其他病人看病去了。

拉尔夫不能动弹、谈话或抚摸任何东西,然而,他能听到护士们的声音。在昏迷的那些时间里,他能相当清楚地思考。他听到一位护士激动地说:

“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

“没有。”

他一再听到如下的问题和回答:“现在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没有。”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须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必须告诉他们。”

同时他对护士们这样近于愚蠢的关切又觉得很有趣。他不断地想:“我的身体良好,并非即将死亡。但是,我怎么能告诉他们这一点呢?”

于是他记起了他所学过的自我激励的语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试图睁开眼睛,但失败了,他的眼睑不肯听他的命令。事实上,他什么也感觉不到。然而他仍努力地睁开双眼,直到最后他听到这句话:“我看见一只眼睛在动,他仍然活着!”

“我并不感觉到害怕,”拉尔夫后来说,“我仍然认为那是多么有趣啊!一位护士不停地向我叫道:‘魏卜纳先生,你听到了吗?……’对这个问题我要以闪动我的眼睑来作答,告诉他们我很好,我仍然在世。”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拉尔夫不断努力睁开了一只眼睛,接着又睁开另一只眼睛。恰好这时候,医生回来了。医生和护士们以精湛的技术、坚强的毅力,使他起死回生了。当拉尔夫处在死亡边缘时,他记起了他从情商训练学习班所学到的自动暗示,正是这个自动暗示拯救了他。

好好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或许也会如他一样心想事成。暗示的力量之大,几乎所有人都有所体会。

有一位学习优秀的高中生,他的梦想是万众瞩目的清华大学。他虽然知道梦想的遥远,但总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能实现。他的方法是每天在清晨醒来时对自己说:“今天要为清华的生活努力学习。”而晚间入眠时则告诉自己说:“真好,今天为清华的梦想做了许多努力。”就是靠着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暗示,他从普通到优秀,再到终于实现了“清华梦”,这中间起作用的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而且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暗示目标”作用。如果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皮革马利翁。

积极地自我暗示

心理暗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于结果的内容。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暗示分为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眼皮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觉得自己精神欠佳,身体似乎也不舒服起来。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的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没事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投入到工作中了。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请你们来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校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被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暗示能让人上天堂下地狱,关键在于我们的选择。有的人总爱泄自己的气:我肯定不行,我这次考试估计又要挂了,我觉得这次谈判可能失败……

积极的暗示通常是这样:我变年轻了,我比从前工作更出色了,我这次考试可以通过……

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凯文也做过一个相似的实验。他请一位教师在化学课上向学生们介绍一位中年男子和他的新发明:“这是来自德国的化学家伯格尔曼博士,他正在试验一种化学药物。这种药物无色无味,挥发性极强,吸入这种气体对身体有保健作用。不过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刚吸入的头几分钟会让人感到头晕。”

博士拿出一瓶液体,打开瓶盖后拿到每位学生面前晃了一下,然后用德文对学生们说话,教师翻译说:“觉得头晕的同学请举手。”

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实验结束后,学生们才知道,其实那是一个心理实验,所谓的化学药物不过是一瓶自来水。

一个总会给自己积极暗示的人更易接近成功,一个总会暗自否定自己的人则无疑要走向挫折与失败。因为你的大脑倘若只接收一个信息:我会失败,我能力有限……那结果也只能是失败。

生活中我们也会时常遇到通过暗示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情况。

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吉利找了一份课余工作,帮独居的魏莲老太太做一些家务。吉利为人十分热诚,做事认真负责,深得老太太的信赖。一天晚上,老太太敲响了吉利的门:

“吉利,很抱歉这么晚来打扰你。我的安眠药吃完了,怎么也睡不着,不知你身边有没有?”

吉利从不吃安眠药,但他不愿让老太太失望,突然灵机一动,就对她说:“上星期我的朋友从法国回来,正好送给我一盒新出的特效安眠药,我这就找出来。你先回去吧,我找到后给你送去。”

老太太走后,吉利找出一粒保健维生素胶囊送到老太太那里,他对老太太说:“这就是那种法国安眠药,你吃了它很快就能入睡,而且睡得特别香!”

老太太高高兴兴地服下了那颗“特效安眠药”。

第二天,她对吉利说:“你的安眠药效果好极了!我吃了它不到5分钟就睡着了,这真是我有生以来睡得最香的一觉。你能不能再给我一些?”

没办法,吉利只好继续让她服用维生素丸,直到服完一整盒。事情过去一年多之后,老太太还常常念叨吉利给她的“特效安眠药”。

吉利不愧是心理学专业的高材生,用一颗维生素丸就让老太太进入了梦乡。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由于老太太平时对吉利十分信赖,因此丝毫不怀疑吉利给她的“特效安眠药”,在强烈的心理暗示影响下,产生了服用安眠药之后才有的效果。

心理暗示对于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因此,每天清晨不妨去告诉自己今天会有个好心情;每当有重大选择和决定的时候,暗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是明智的。

选择积极的自我暗示,等于选择幸福生活,选择与成功人生为伴。让我们每个人都用心享用它所带来的魔术般奇迹。

不让坏情绪影响你的自信心

一个对自己相貌没有自信的人,会觉得做事没底气儿;一个刚刚经历挫折的人,对成功的目标会敢想不敢做;一个时常遭受别人否定的人,对自己拥有的能力会产生深深的怀疑。所有的这一切皆因为它们所带来的坏情绪,从而导致失去自信心。

因为,一个被不良情绪主宰的人,在行动之时缺乏理性的判断,一般会产生再一次的失败,这将深深影响到他的自信心。

她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据说,她刚生下来的时候,连医生都吓得大叫起来。长大后,谁见了她都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了,连亲戚都避着她,大人小孩没有一个愿意接近她的,更不要说去爱她了。

在她的记忆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没有嫌弃过她,可是母亲在她15岁那年就得病死了。她一生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整日躲在母亲自己开辟的那个不大的花园里摆弄那些花草。

直到有一天,人们惊讶地发现,她的花园里开出了很多漂亮的花,比上电视的那些名贵花卉还要漂亮许多。于是,有人要买她的花,可是她不卖,因为她不相信他们真的喜欢那些花。

不久,邻居从报上得知省里要举办花卉大赛,有丰厚奖金,便急着来告诉她,劝说她去参赛,并且断言她一定能够获大奖。

她很固执,不肯参赛,但后来还是有人说动了她。当她带着她的花出现在比赛现场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那些花太漂亮了!而这个女人的脸上也散发着动人的光彩。女人鼓起勇气微笑着把花赠送给观众,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快乐极了。在人们的盛赞中,她已经忘记了自己丑陋的脸……

一个人关于失败的体验会深深地烙在脑海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因此有人说:“我们通常容易回忆起幸福和成功的喜悦,但却能在第一时间记忆起伤心的往事。”

一个大学毕业不久,却接连遭受用人单位的拒绝和解聘的男孩,在经历那么多的挫折之后,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一无是处。他开始降低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他感到他已不能胜任职位较高的工作,他对新工作已失去信心和激情,连一份简单的工作都干不好,他不得不被迫辞职。但是这一次他没有立刻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而是与他的密友认真分析了几次失败的求职与工作经历,得出的结论居然是:由于第一次的一点挫折而造成了情绪的困扰,进而影响以后做事的信心。调整心情后,他觉得信心大振,对前途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信心。许多遭遇挫折的人会对自己的形象不加注意,甚至蓄意毁坏,这只会令我们更加颓废。

有一次,一名意志消沉的经理前去寻求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帮助,他因为合伙人的破产而变得一无所有。拿破仑·希尔于是要求他站在厚窗帘的前面,并且告诉他:“你将看到这世上惟一能使你重获信心并且克服困境的人。”藏在窗帘后面的其实是一面镜子,因此,当拿破仑·希尔将这块窗帘揭开,出现在经理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经理用手摸摸自己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不禁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便向拿破仑·希尔道谢后离去。

几个月后,那位经理再度现身在拿破仑·希尔面前,但他已非当时颓唐的失意者,而是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起来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的样子。他告诉拿破仑·希尔:“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我确信自己从前的成功肯定还会降临。”

沃尔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这些成功的人并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讥讽和否定,而是坚持了下来。而很多人却因为他人无谓的评价而消沉下去,并不去真正深刻地剖析自己,使自身的价值不幸地埋没在他人的批评中。

戴高乐说:“眼睛所看着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惟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而伟大的人之所以有要做出伟大的事的决心,就是他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能够不受他人的影响,更不会因为情绪的影响而丧失自信心。

多肯定自己的成绩

为什么不多肯定自己一点呢?我们过去的教育一直是要我们做个谦谦君子,但过度地谦虚只会耽误自己的前程。影响我们才能的发挥,好端端的机会就这样从身边溜走。

人们不敢肯定自己的成绩,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过去的失败经历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成功;身边的人的评价,尤其亲友的否定会让我们倍加沮丧;周围的人很优秀,出于比较的压力,往往会得出自己不够出色的结论……

无论是何种的妄自菲薄,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我们本身。过多的自我否定会带来恶劣的情绪,诸如自卑、焦虑、自闭等。

自信能够给人以满足感,产生满意、快乐、积极的情绪,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腐朽为神奇。

著名的女作家三毛曾经是一位特别自卑的人,并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自闭症,对世界充满失望,也不敢肯定自己的成绩。

1948年,三毛随父母去台湾,当时她6岁,刚上小学,对太浅的语文课不感兴趣,却特别爱读《国语日报》、《东方少年人》、《学友》等报刊。她有时还偷读鲁迅、冰心、郁达夫、巴金、老舍等人的“禁书”,对鲁迅的《风筝》感动得了不得。

小学五年级时,她迷上了《红楼梦》。在中学里,她因沉迷于《水浒传》、《今古传奇》、《复活》、《死魂灵》、《猎人笔记》、《莎士比亚全集》等“闲书”而不能自拔。以致初二第一次月考,她4门课不及格,数学更是常得零分。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因为怕留级,她决心暂不看闲书,跟每位老师都合作,凡课都听,凡书都背,甚至数学习题也一道道死背下来。这样她的数学考试竟一连得了6个满分,引起了数学老师的怀疑,就拿初二的难题考她,她当然不会做。数学老师即用墨汁将她的两个眼睛画成两个零鸭蛋,并令她罚站和绕操场一周来羞辱她。这严重地损伤了她的自尊心,回家后她饭也不吃,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大哭。第二天她痛苦地去上学,第三天去上学的时候,她站在校门口,感到一阵晕眩,数学老师阴沉的脸和手拿沾满浓浓墨汁的大毛笔在眼前晃来晃去,耳边轰响着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她双眼顿时变得异常沉重,不敢进校门。

从那天起,她开始逃学。她不愿让父母知道,还是背着书包,每天按时离家,但是她去的不是学校,而是六张犁公墓,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让这个世界上最使她感到安全的死人与自己做伴。从此,她把自己和外面的热闹世界分开,患了医学上所说的“自闭症”。

这个数学老师如此残暴地摧毁了三毛的自尊与自信,使她成了一个“轨外”的孩子。好在父母疼爱她,理解她,当他们了解真相后,即为她办了退学手续,自此,她“锁进都是书的墙壁……没年没月没儿童节”的世界里。她甚至不与姐弟说话,不与全家人共餐,因为他们成绩优异,而自己无能,她曾因此自卑地割腕自杀,但为父母所救。

然而,三毛毕竟是坚强的,她最终走出了灰暗的岁月,成为一名热爱生活的自由作家。

大发明家爱迪生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把家庭作业拿出来展示。每个孩子都拿出了像模像样的作品,只有爱迪生拿出了一把歪歪扭扭的木头小板凳。老师看了非常失望,对爱迪生说:“只要你能找出比这更烂的板凳,我就不给你零分。”

爱迪生从桌子里拿出了两个更加歪歪扭扭的木头小板凳,说:“这是我开始做的两个,我想以后我能做得更好些。”

正是这个手工课差点得零分的爱迪生,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智慧的大脑发明了无数神奇的机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是什么使爱迪生有如此大的进步呢?是自信心。虽然第三把小板凳仍然是不像样的作品,但是爱迪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坚信自己将来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受试者在心中默念:千万不要想象粉色的带斑点的大象,这时受试者的大脑中就会出现粉色的带斑点的大象的形象。在一次足球比赛中,最后进行点球大战,一个世界级的足球名将竟然把球踢出了门外。教练问他为什么会失败?他说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千万别把球踢出门外。

人们越是盯住自己担忧的事情,就越容易出错,既而影响自己的信心。

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先从肯定自己的成绩开始。习惯自我肯定的人总是比习惯自我否定的人更容易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