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颜率守九鼎
【原文】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典故演绎与职场映射】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却又孕育着生机、破坏而又追求重塑的大变革时代。就在三家分晋的硝烟和纷乱刚刚散去不久,西边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鼎盛、武力强劲。它犹如一只苏醒的猛兽,伸展开自己的筋骨、身形,以生存之本能,东奔西跑,掳掠猎物。在获得一定的安全和空间后,开始将目光投射到广袤的东方。
九鼎,国之重器,相传为大禹所铸,历经夏商,周伐殷商所获后,立于都城,代表至高无上的王权,是主宰天下的象征。秦国问鼎,挥师东进,周王室惶惶。周君与大臣颜率商议对策。颜率信心满满,安慰周君勿忧,并亲赴齐国求援,许诺如齐国发兵,将以九鼎入齐作为回报。齐王于是任命大将陈臣思为统帅,出兵五万救助东周,秦国遂撤兵。
后齐王要求周君兑现承诺,交割九鼎。颜率再赴齐国,以路途遥远、人力保障安排不便为由,使齐王打消了取鼎的念头。
颜率不仅为周君保全了九鼎,还轻松化解了秦、齐两国的取鼎危机,且不负承诺,齐王也未迁怒于周君和颜率。这一连串华丽动作的完成,取决于一个核心意识——深刻把握问题的本质。
颜率作为周臣,必须与周君保持高度统一的目标诉求——保全九鼎、化解军事威胁。只要确立了这个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手段则可以相机而变。
向齐国求援,是解除秦国威胁的有效措施。对于齐王的许诺,颜率抓住了齐王的本质需求:第一,帮扶周君,可以在诸侯中获得扶危济世的美名;第二,解除秦国对周君的威胁后,可获得九鼎,这是掌控天下的象征。对于这样名实俱佳的诱惑,齐王要想拒绝,估计自己都不好意思。其实,这两点是颜率说出来的条件,还有一个利好因素,对于颜率和齐王而言,都心知肚明。一山容不得二虎,齐王自然不愿意看着秦国做大、做强,以至于威胁到齐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出兵扼制尚未有能力大举东进的秦国,且应周君之求,师出有名,齐王坐在王座上,眯着眼睛,做思索状,不消片刻,就愉快地答应了颜率。而在颜率眼中,齐王的思考,表演痕迹过重,在他内心闪过一丝狡黠后,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配合齐王完成了这次没有悬念的谈判。
在奔赴齐国之前,颜率早有思谋,给齐王的承诺是要兑现的。齐国出兵、秦国退兵,九鼎就得给齐王,这与周君的目标是相背离的。颜率略略思索之后,抓住了齐王取鼎的本质——能带得走吗?
武王伐纣得九鼎,一鼎用9万人牵引,九鼎就得81万人才能拉回去,而这还不算路途上护送的兵甲,以及制造、维护各种运输设备和后勤保障的人员,他们加起来也与运鼎的人数大致相差无几。如此庞大的人力,齐国根本就无法承受和调剂。就算一个一个地运输至少也要近20万人,有这20万人干点别的不好吗?就为了运输9个大鼎?更何况,齐国与周都城之间还夹杂着别的诸侯国,九鼎过路,谁不觊觎。颜率抓住了齐王取鼎的本质——运输困难,而且是极度困难。因此,这个许诺对于齐王而言,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有人可能会问,那齐王就没想到这一点吗?他或许想到了,如果想到这一点,那么齐王出兵的核心诉求就不是取鼎,而是以遏制秦国东进为实,博取强国担当之名为辅。颜率对于齐王承诺的设计,都一一对应了齐王的心思;或许齐王没有想到运输之难,那不就正说明了,处理问题时抓住本质的重要性吗?
当然,从颜率二赴齐国与齐王沟通的内容来看,齐王似乎没有想到九鼎运输的不现实性。他提出了两个折中的方案:第一借道梁国;第二借道楚国。颜率直白地回应齐王,不可能!!梁王、楚王一样想要九鼎,无论入哪国国境,无异于免费快递上门,不取白不取。齐王这次又眯起了眼睛,没了底气、没了主意,生生的燃起袅袅无奈。
而秦国的撤兵,也是颜率抓住了它的本质诉求。秦国只想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安安静静地把鼎带回去,匆匆地来,悄悄地走,就好像它从未来过一样。如果为了九鼎,而要和别人大打出手,秦国现在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我们不妨做几个假设,既然是假设,就暂时抛开史实。如果你是颜率或周君,要确保九鼎不失,且必须避免兵祸的发生,那么你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假设一:向秦国献上金银珍宝以求得消灾免难可以吗?当然不行,因为九鼎的价值比任何金银珠宝甚至城池土地的意义都要大,没有等价性,这个假设不成立!假设二:送给齐王金银、城池作为发兵救助的条件可以吗?也不可以,理由很简单,和假设一的情况一样,任何物质交易对于齐王都没有诱惑力。假设三:不依靠齐国,而向邻近的魏、韩、楚3国中任何一国求助,可以吗?更不可以,毕竟齐国相助后,才会存在九鼎运输困难的情况。而邻近的魏、韩、楚基本上不存在借道他国的情况,大不了费点儿事,一个一个地往回运,就算需要个一年半载的,也是一笔划算的交易。但对于周君而言,九鼎最终还是会被别国所占,假设三也不成立。假设四:那就选择求助于距离较远的赵国或者燕国如何?一样不可行,毕竟这两国对于秦国的震慑力太小了,秦国不见得会因此而退兵。
一番假设之后,我们更容易体会颜率抓住问题焦点和本质的能力是何其卓越。反观当下的职场,许多人确实也有非常不错的创意和谋略,只可惜很容易就被错综复杂的情形所影响,要么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不从核心关键点上做思考;要么是疲于应对和解决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反而渐渐忘记了初衷。
现实中本末倒置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很多企业都特别重视绩效考核,有一种考核方式叫“末位淘汰”,相信管理者都很熟悉,也特别青睐。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是将末位淘汰变成了强制末位排名。比如绩效方案中规定,每月业绩的最后一名要按规定予以淘汰。我总觉得,“末位淘汰”不能简单地以“末位”作为考核的依据,而是应该将“绩效目标”与“末位”两个关键因素结合起来。只有在设立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照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之间的差异,对于未达到目标绩效的员工实行末位淘汰才更合理。如果某个员工实际绩效确实处于末位,但却超过了目标绩效,这个超额完成任务的末位员工仍旧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合理吗?如果依然要被淘汰,那么设定末位淘汰,是为了促进业绩的提升和保障目标的实现,还是仅仅为了处罚?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抓住绩效考核的本质,为了实施方案而盲目采取管理措施。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员工的智慧也是无穷的。面对强制排名式的末位淘汰,员工为了逃避处罚,相互之间“拆解业绩”以应对“末位淘汰”的情况常常发生,有时甚至出现多名员工业绩完成额度相同,使企业无法强制排名。这样的考核还有意义吗?这样的末位淘汰是不是早已背离了促进业绩指标完成和提高的初衷呢?“末位淘汰”制本身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可以从客观上推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精简机构,进而促进个人及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淘汰人员而采用此种方式,且将“末位淘汰”制等同于强制末位排名,不仅对员工而言是压力大过动力,对于企业而言也可能会带来诸多的劳动法律风险。
作为管理者,采取一项管理措施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确保措施的实施与管理诉求本质之间的关联性。任何一项管理措施,都只是为了保障和督促管理目标或要求实现的一种手段,如果仅仅是为了实施措施本身,而忽略了所要追求的核心目标,只能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