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孤独症
人或动物生活在集体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称为社交活动。人类还能发展出特有的语言功能,这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的一个高级阶段。人和动物脑内有几种化学成分能促进这种社交和语言功能,最著名的是两种9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物质:催产素(oxytocin, OXT)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 AVP),被称为“社交因子”。这两种九肽的化学结构极为相似。在下丘脑有两个神经核团,被称为视上核和室旁核,可以生成这两种九肽。它们可以促进母子的亲昵关系,而亲密的母子关系又可促进这两种九肽的生成和分泌。有人做实验,在母鼠产子后不久,将幼鼠与母鼠分离一段时间重新放回。如果隔离时间较长,幼鼠的脑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产生类似孤独症的症状:与同伴交流活动减少,而无意义的刻板活动明显增加。
孤独症是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首先报道的一类发病于儿童时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男孩发病明显多于女孩,比例约为4∶1。孤独症的发病率增长极为迅速,以美国为例,从不足1/1000,最近10年内增加到高于1/100(2014年为1/68,2015年为1/45)。中国尚无大数量统计,估计在1/1000到1/100之间(0.4%左右),全国患儿总数估计超过4×106。目前该病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维思通(利培酮)对患儿的情绪睡眠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语言社会交往等主要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长期服用会出现食欲过盛、体重增加和困倦等不良反应。有人将OXT喷射到鼻腔内,试图通过鼻黏膜吸收后直接入脑;据报道,这对社交行为有一定的暂时性的改善作用,但不持久。1996年,首次有报道用针刺疗法治疗孤独症,总体有效率达到65%;但因针刺有刺痛感,而且需每天去门诊治疗,交通费用、时间消耗等社会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根据上文所示,在特定穴位上施加适当频率的电刺激,可以激发脑内生成特定的化学物质。这一发现启发我们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去寻找适宜的穴位和适宜频率及强度的电刺激,观察其效果。在动物实验中得到的结果表明,电针可以促进大鼠下丘脑OXT和AVP的基因表达增加。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患儿上肢的合谷穴和内关穴,以及下肢的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上,施加特定频率的TEAS,每周5d,每天1次,每次30min,持续3个月,患儿孤独症症状明显减轻,血液中OXT和AVP的含量也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为治疗孤独症打开一条全新的道路[23]。
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有的表现为冷漠和被动,有的表现为主动与人接触,只是行为方式比较怪异。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3个月的结果表明,冷漠型和被动型的患儿进步比较明显,治疗后社交活动和语言能力明显增加,血液中OXT和AVP含量的变化也比较明显;主动但怪异型患儿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用先进的脑影像方法进行研究,也发现同样的规律。以上初步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