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凡例
(一)记音依据
本书方言记音以莲峰镇西康村方言为准,发音人为赖石林先生,1952年生。西康村距离县政府不到2公里。后期录音人为钱盛彬先生,72岁,来自莲峰镇水南尾村,口音很接近。
(二)图片来源
本书收录连城方言文化图片共计650余幅。照片绝大部分是严修鸿2012—2016年在连城县境内乡镇拍摄的,部分照片由梁庆生(付酬拍摄)提供,部分由朱志刚、邹宏江、黄纯彬及罗展阳等友人无偿提供。摄影师田凯先生在2017年初到当地拍摄,提供了部分图片。
(三)内容分类
本书所收连城方言文化条目按内容分为9大类34小类:
(1)房屋建筑:住宅、其他建筑、建筑活动
(2)日常用具:炊具、卧具、桌椅板凳、其他用具
(3)服饰:衣裤、鞋帽、首饰
(4)饮食:主食、副食、菜肴
(5)农工百艺:农事、农具、手工艺、商业、其他行业
(6)日常活动:起居、娱乐、信奉
(7)婚育丧葬:婚事、生育、丧葬
(8)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其他节日
(9)说唱表演: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歌谣、山歌、故事
(四)体例
(1)每个大类在开头先用一段短文对本类方言文化现象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2)每个条目均包括图片、方言词、正文三部分,第九章只有方言词、正文两部分。
(3)各图单独、连续编号,例如“1-1”,短横前面的数字表示大类,短横后面的数字是该大类内部图片的顺序号。图号后面注拍摄地点(一般为村级名称)。图号和地名之间用“◆”隔开,例如“1-1◆培田”。
(4)在图下写该图的方言词及其国际音标。如是一图多词,各词之间用“︱”隔开,例如:火钳[fɯ21khe22] |火锹[fɯ21tshiɒ42]。
(5)正文中出现的方言词用引号标出,并在一节里首次出现时注国际音标,对方言词的注释用小字随文夹注;在一节里除首次出现时外,只加引号,不注音释义。为便于阅读,一些跟普通话相同或相近的方言词,在同一节里除首次出现时外,不再加引号。
(6)同音字在字的右上角加等号“=”表示,例如:“刀架腊=”[tɒ33ko3lo5]。
无同音字可写的音节用方框“□”表示,例如:“饭头□”[pha55thəɯ22khio35]炊帚。
(7)方言词记实际读音,如有变调、儿化音变等现象,一律按连读音记,轻声调值一律标作“0”,例如:“暖脚尾头个人”[nuo33kiəɯ55muo33thəɯ22ka0ŋeŋ22]婉指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