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肖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贝多芬年”的背影

我听格丽茂的贝多芬、舒曼、肖邦和拉赫马尼诺夫,总有遭遇命运不幸作曲家的慰藉者和守护神的感触。我们也可以把格丽茂的贝多芬理解为时尚的解读,但这种时尚是美的极致,而非哗众取宠,随波逐流。

2007年是“乐圣”贝多芬逝世第一百八十个年头,全球音乐家和交响乐团都或多或少安排了贝多芬音乐的演出和录音。唱片界虽然没有像D G唱片公司在1997年贝多芬去世一百七十周年那样,隆重推出由八十七张唱片组成的拥有空前豪华阵容的“录音全集”,但是SONY/BMG将旗下数个厂牌产品整合出来的六十张“纪念特辑”以及EMI的五十张“特辑”都仍可以作为“非学术”的“欣赏全集”看待。特别是EMI“特辑”,即便收入的多为廉价版内容,也有为数众多的“名版”和“珍稀版”令人爱不释手,收藏价值十分明显。

相对2006年的“莫扎特年”而言,2007年的“贝多芬年”显得冷清许多,至少在庆典活动方面,并不突出。然而对于这一年面世的新唱片,我认为有几款值得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毕竟向作曲家最富纪念意义的致敬,首先体现在对作曲家音乐作品做更深入更新颖的解读和诠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个“诠释时代”的使命。

经常有人问我,有没有一套“好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新录音”?所谓“新录音”应当指的是最近十年,或者干脆就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录音。在我看来,在这个时间段里诞生的优秀的版本应当不出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2001)、拉特尔指挥维也纳爱乐(2002)、诺灵顿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2004)、海丁克指挥伦敦交响(2006)和普雷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家乐团(2007)。后两个版本都应当看作为“贝多芬年”的献礼,而事实上它们的优异而特殊的表现正是献给贝多芬最有意义的礼物。

伯纳德·海丁克的演绎透出十分的谨慎和老辣,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精心布局,对烂熟于胸的音乐做不见痕迹的新解,在节奏、织体、音色等方面都重新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心得,尤其回避了八旬老人容易出现的迟缓与拖沓,相反却显得气势格外凌厉严峻,快板乐章如急风骤雨,没有一丝松懈的迹象。这是老一辈指挥大师在新时期最后一抹亮色,没有倚老卖老,没有孤芳自赏,壮年或晚年贝多芬的心境呼之欲出。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普雷特涅夫在与他创办的俄罗斯国家乐团之间的合作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在贝多芬的年度里获得一次“大爆发”。与俄罗斯另一位指挥大师格吉耶夫不同,普雷特涅夫艺术的西方化十分明显,他对德奥音乐情有独钟,曾经的威伯和贝多芬都有很好的成绩。2007年,他不仅如“横空出世”般一次性推出贝多芬九部交响曲,还与克里斯蒂安·冈什指挥的该乐团录制了五部钢琴协奏曲。对于普雷特涅夫的才气以及该乐团的素质不应有任何怀疑,即便有评论家认为普雷特涅夫的贝多芬反映出标新立异或实验的倾向,我也认为这两套贝多芬具有非凡的聆听价值。且不谈普雷特涅夫作为钢琴家在协奏曲演绎上表现出十足的个人品味,他在九部交响曲里所传达的音乐信息令人耳目一新,既有扑面而来的鲜活,又洋溢着唯美时尚的魅力,同时也深具直达肺腑、直抒胸臆的感染力。普雷特涅夫的贝多芬既是青春的浪漫的,又是深沉的现实的;既是热情似火的,又是冷若冰霜的;既是矫情朦胧的,又是骨感清瘦有着绝对音乐之美。听普雷特涅夫的贝多芬,是一次对“可能性”误读的“误读”,是一次贝多芬认知能力的临界体验,虽然上升不到“解构”的高度,但贝多芬再也不是“人民的贝多芬”了。对某些抱残守缺的人来说,普雷特涅夫的贝多芬也许意味着“信念的毁灭”。


与普雷特涅夫的贝多芬殊途同归的是女钢琴家海伦·格丽茂的降E大调第五(皇帝)协奏曲和奏鸣曲第28号。格丽茂继续保持她在第一张DG唱片“信经”中“暴风雨”和《合唱幻想曲》的独特风貌,既有平衡中的不规则,又在优雅中透出狂野。格丽茂是音色表现力的天才,却于灿烂华丽中不失精神性;格丽茂又是至情至性的,她的深情倾诉具有令人刻骨铭心的诱惑,还略带不可逼视的神经质的痉挛。我听格丽茂的贝多芬、舒曼、肖邦和拉赫马尼诺夫,总有遭遇命运不幸作曲家的慰藉者和守护神的感触。我们也可以把格丽茂的贝多芬理解为时尚的解读,但这种时尚是美的极致,而非哗众取宠,随波逐流。

同样是2007年度的贝多芬,郎朗与埃申巴赫指挥的巴黎乐团合作的第一、四协奏曲牢牢屹立在欧美各大排行榜,同时还获得格莱美大奖的“协奏曲奖”提名,夺魁呼声甚高。这就呈现出当下古典音乐唱片市场一个司空见惯的“怪”现象—叫好并不叫座。格丽茂的唱片销量无法去和郎朗比,当然她的品味和境界也是郎朗根本无法企及的,她的唱片的录音信号拾取甚至都比郎朗结实、自然、内敛、细致,可见是DG在有意打造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家和贝多芬。

在小提琴协奏曲方面,有两个录音值得一提。新签约DG唱片公司的小提琴家瓦吉姆·列宾,把他的梦想留给最好的唱片厂牌、最好的指挥(穆蒂)与乐团(维也纳爱乐),以虔敬的歌唱和温暖的色彩为贝多芬“心爱的儿子”做了一次体量宏伟的献祭。这张唱片同时还收录了他与阿格丽希合作的《克莱采奏鸣曲》,钢琴声部的欢愉大气支配了小提琴的优雅和彬彬有礼,正是在“师奶”阿格丽希的映衬下,列宾的“克莱采”成为他艺术生涯进入成熟期的见证。伊莎贝尔·浮士德与捷克指挥家贝洛拉维克指挥的布拉格爱乐乐团合作的版本当然无愧于“新时期”所赋予的意义,年轻的美女塑造了凌厉而冷峻的音色,并相得益彰地采用了贝多芬为“钢琴版”写的华彩乐段,在整体结构上更为和谐一致。协奏的乐团同样奉献了不同于维也纳爱乐的声音,织体清澈,音响的末梢反应极细腻又敏锐,这是容不得丝毫疏忽与失误的贝多芬,热忱埋藏在底层,如寂静的火山展示它迷人的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