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标准化制作和流水线装配
20世纪初,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了汽车装配流水线,带动了美国汽车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经济实惠的工业制造模式很快就受到了好莱坞的青睐,精明的好莱坞制片人托马斯・印斯(Thomas Ince)和马克・塞内特(Mack Sennett)在1913年率先将“装配流水线”制作方法介绍到好莱坞,派拉蒙公司、第一国立电影公司和其他一些制片厂成为首先使用流水线制作的电影公司,到1915年好莱坞环球影城开张之际,批量生产和销售电影产品的好莱坞电影流水线已经初具规模,好莱坞“梦幻工厂”标准化制作模式遂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
好莱坞标准化的制作模式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将电影(商业电影)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类型电影(Film Genre)。类型电影是指一组拥有相似的主题、情节、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不同的影片中重复出现,一方面让电影制作者驾轻就熟,另一方面也使观众大有重晤故旧的亲切之感。制片厂的便于制作和观众的易于接受,成为类型电影畅销赚钱的根本原因。关键问题是观众为什么对重复出现的电影类型反映如此强烈?从心理学上的认同理论来讲,人们在电影中见到熟悉的环境、故事、人物和行动会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观众去看电影之前就已经预知了自己将享受什么样的感情经历和视觉冲击,观众心理上的安全感得到了保证。更重要的是,类型电影经常在人物和情节之中融入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道德价值(即中产阶级意识观念),并每每涉及亘古不变的神话类型和人类存在的两难境地,这些都会对观众造成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制作者虽然使尽浑身解数为类型电影注入创新和变化的元素,但类型电影的准则总会极大限度地制约他们,所以大部分类型电影显得陈旧和老套就在所难免。
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不同型号的汽车,好莱坞则生产不同类型的电影。这些类型包括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警匪片、恐怖片、浪漫剧情片、战争片和史诗片等,每一类影片都有自己特定的故事、人物、场景和主题。不但影片被严格分门别类,连八大制片厂也常常被贴上类型的标签,米高梅公司拍豪华歌舞片和浪漫剧情片最拿手,华纳兄弟公司的警匪黑幕片最地道,而制作幻想恐怖片则几乎成为环球公司的专利。与此相适应的是好莱坞出现了一批颇有类型专长的导演和制片人,像约翰・福特被誉为西部片大师,他的《关山飞渡》几乎就是西部片的代名词;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惊悚恐怖片领域独占鳌头,他的《精神病患者》“淋浴谋杀”一场不知让多少人对浴室冲澡至今还感到毛骨悚然;而查理・卓别林在喜剧片杰作《摩登时代》和《淘金记》中的精彩表演使全球亿万观众在忍俊不禁之后又发出悲天悯人的感叹。还有好莱坞金牌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被认为是豪华浪漫剧情片的制片圣手,其《乱世佳人》和《太阳浴血记》在广为观众喜爱的同时也为他敛进了万贯家财。
像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装配流水线需要发动机、车轮、车体、门窗和方向盘等各种供组装整车的零部件一样,好莱坞也把制作电影所需的所有元素(编剧、导演、演员、制片、摄影、美术、音乐和主题、故事、人物、场景、对白、动作等等)分门别类制成标准型号的零部件,在好莱坞片场的流水线上实施最后的总装。这是一个体现共性的标准化过程,亦是一个抹杀艺术个性的过程。这样,好莱坞就出现了专写对白甚至专写插科打浑笑料的编剧、专拍西部牛仔战胜(屠杀)印第安人的导演和专演黑奴管家配角的演员,这在好莱坞对明星们的栽培和管教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好莱坞的男女明星们都有自己特有的(也可以说是好莱坞强加的)个性魅力(抑或是商品标签):葛丽泰・嘉宝的孤傲神秘、玛琳・黛德丽的幽怨冷漠、丽达・海沃丝的妖艳放荡和英格丽・褒曼的圣洁端庄,还有克拉克・盖博的成熟和玩世不恭、罗伯・泰勒的英俊潇洒、加利・格兰特的浪漫温情、约翰・韦恩的刚直勇猛,等等。以此为基础,好莱坞也经常出现为某明星量身定做的剧本和影片。
罗伊・阿米斯说过:“在好莱坞,人生并不是被观察的,而是被掠夺作为故事的基本素材。电影制作者不再试图去捕捉真实的感觉、组织和节奏,而代之以制造一种仿造的真实,一种独立的存在,依据观众的投入定律创造的一种类似真实的幻觉。”好莱坞梦幻工厂对电影“奇观”的制造在体现工业化的同时,也明显依赖于高度的技术进步。电影的商业公映必须依靠先进复杂的技术支持,仿真的梦幻现实也要求电影动用一切技术手段制造尽可能完美的幻觉,这就决定了好莱坞要永不停歇地追求技术革新。20年代,濒临绝境的华纳公司依靠有声电影反败为胜;30年代彩色片的引进使好莱坞沉闷的黑白世界突然绚丽多彩;50年代,面对电视的强大攻势,好莱坞又相继开发出宽银幕电影、立体电影、全景电影等,但效果不佳;八九十年代随着录像带、DVD、LD、电脑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好莱坞一改当初拒绝电视的保守做法,索性全身心投入时代的大潮之中做一个弄潮儿,2001年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和全美在线公司(AOL)的合并就是最好的实例。
好莱坞这家制造梦幻的超级工厂号称汇聚了全球的电影精英(的确有来自欧洲、拉美和亚洲的电影人源源不断地涌向好莱坞),但好莱坞所作的一切,一言以蔽之就是拷贝和抄袭。好莱坞拷贝和抄袭现已存在的一切(神话、历史、文学、戏剧和新闻事件),也拷贝和抄袭别人不同的观念、形式和技术,更有意思的是好莱坞经常在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之后反过来拷贝和抄袭自己,这就是好莱坞颇具特色的续集电影和翻拍电影。默片大导演西席・地密尔(Cecil B. DeMille)在迟暮之年将他全盛时期的默片佳作《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重新拍成彩色有声片,观念陈旧、手法幼稚却受到观众欢迎,好莱坞似乎从中受到了摩西式的启示,炒冷饭的翻拍片从此不断。而被观众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影片的《教父》(根据《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观众的投票结果)已经拍到了第三集,那位桀骜不驯的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似乎还有余热,圈内的不少人也一直在鼓噪,天知道会不会有第四集、第五集……
好莱坞“梦幻工厂”标准化的制作模式的确给人以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但不要忘记,电影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观众面,普通大众的口味决定了好莱坞电影的价值取向。好莱坞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它遵从商业操作规程,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电影叙事系统,而这套系统又成为了好莱坞乃至全球商业电影包治百病又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