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

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国际产业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过程。产业间分工是早期国际分工的典型形式,在这种分工形式下,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生产,而发展中国家则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但20世纪60年代起,轻工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国际分工也从工业国与农业国的产业间分工,逐步转向由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而产生的产业内分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兴起,不仅使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而且也使全球的生产过程被进一步专业化细分为研发、生产、设计、供应、营销,国际分工也由产业内分工逐渐发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的最大特点,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出效益为目标,将同一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放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或加工。

还需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国际产业分工及其格局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而且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有关资料,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大体上相当于当时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宋泓:《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经济日报》,2004年6月19日。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变化与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速,国际产业分工也随之进一步调整。特别是在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全球化发展到相当快的程度,贸易、投资壁垒逐步削减甚或消除,跨国公司更加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时,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在全球呈新发展态势。这种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国际竞争为直接推动力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使各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一)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四个发展阶段

学界对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形成了工业国与农业国和与此相适应的工业制成品生产与初级产品生产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工业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而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农矿产品。但由于美国逐步确立了其在全球经济和产业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因而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将相当一部分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等传统产业,通过直接投资形式向处于经济恢复期的日本等国家转移,而自己则集中力量发展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

2.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在这一时期,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在继续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相当一部分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当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紧紧抓住这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在承接转移产业的同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加工,注重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其工业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由两次石油危机诱发的1973—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向外转移,以在国内重点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则借助这次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会,及时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积极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又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由此,20世纪60—70年代的产业转移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形成了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这样一种新格局。

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统计,在第二阶段,由于积极承接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韩国、新加坡、巴西等19个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较大改变。1970—1981年,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出口额增长了9.5倍,其中,韩国增长了近30倍,新加坡增长了24倍,巴西增长了25倍,从而使韩国、新加坡、巴西的制造业出口额占本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0.5%、49.7%和39.6%。参见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编:《三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78页。不仅如此,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也参与到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分工中,并将高技术产品打入欧美市场。

3.第三阶段:整个20世纪80年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不同类型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个人计算机行业率先开始实行“模块化”(所谓“模块化”,就是将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工序分别按照一定的“模块”进行调整和分割,各模块独立运行,然后再依据统一的规则与标准连接成整体)经营战略。计算机行业的“模块化”战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崛起,也带动了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业、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不仅继续承接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经济腾飞和繁荣,而且也逐步开始生产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80年代中期之后,亚洲“四小龙”在钢铁、汽车、化工等领域与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开始大量吸纳这些国家的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和投资,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与此同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某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这是当时形成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基本国际分工格局。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格局又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变化。从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情况看,美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顶端,具有新产品和高新技术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因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了最有利的地位;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则发挥在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从事一般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例如,日本虽然电子机械工业发达,但部分软件技术仍要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参见沈志渔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组织调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当然,发达国家间国际产业分工中出现的这种“双重结构”的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一定的动态变化之中。因为美、日、欧这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高科技领域的互相追赶和激烈的竞争。

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看,总的来说,由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因而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工业产品或初级产品的生产。正因如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差距在继续拉大。当然,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新兴工业化国家则抓住投资自由化、生产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抓紧吸收新技术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还应当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服务业的投资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1990 —2002年,全世界制造业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增长2.03倍,而同期全世界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则增长了3.6倍。这说明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随着国际服务外包的异军突起、服务业离岸外包和跨国转移势头的日益强劲,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继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又具有合格的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使得全球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额不断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开始明显增多,其增速高于制造业。有资料显示,2010年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占到全球总额的1/3。《商务部副部长:跨国投资投向服务业明显增多 高端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6/18/c_121553170.htm。服务业领域的跨国公司为实现其国际化战略,正逐渐将发展重点转向海外。

(二)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在扩大、周期在缩短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大推进了国际产业转移。正如以上有资料所显示的,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总额1995年为3310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1.39万亿美元,达到了30年来的顶峰。但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影响,自2001年起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连年下降,2003年跌至5600亿美元。从2004年起全球FDI开始回升。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10月16日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2005年全球FDI流入量为9160亿美元王德生:《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增长》,上海情报服务平台,www.istis.sh.cn。,2006年达到了1.2万亿美元,2007年又猛增至1.83万亿美元,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新高。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球FDI开始回落,并于2009年降到1.22万亿美元后,在2010年升至1.41万亿美元,但仍未达到危机前的平均水平。2011—2013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1.65万亿美元、1.32万亿美元和1.46万亿美元,基本回升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06年以后数据均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监测报告和各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密切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外,发达国家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一直随着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加快。发展中国家也继续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接纳,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高度化。可以说,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正是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进程中跨国直接投资推动的结果。因而,跨国公司是以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推动并扩大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目前,跨国公司的竞争已扩大到全球范围。而且,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也大大推进了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大规模向母国之外转移生产制造产业的同时,还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转移或延伸到国外。因此,跨国公司在大力推动国际产业转移进程、扩大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和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随着各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也在缩短。仅20世纪后半期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比20世纪前半期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大为缩短。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正在向集工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都在加速。这不仅使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得以提升、规模得以扩大,也会使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进一步缩短。

2.国际产业转移呈现高度化和多元化趋势

在生产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逐步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越来越高度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50 —7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主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单向转移。而且,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是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一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60—70年代,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格局已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工业发达国家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并将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国外大量转移。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在接纳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大量吸纳来自发达国家的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和投资,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级化和多元化态势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不仅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和一些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甚至开始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的研发和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工序。例如,一些著名汽车制造商开始将一部分设计开发业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英特尔、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全球著名公司也纷纷将部分研究开发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总的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高度化和多元化的产业转移共同构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格局。

不仅如此,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日渐多样化,投资方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产业结构转换或资源开发,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掀起的跨国并购浪潮,一方面表明作为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大调整;另一方面也推进了服务业的跨国并购和重组。据有关资料,1987—2008年,全球并购数量和并购额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全球并购数量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10145件,交易额达到1.64万亿美元。在1987—2007年的20年间,全球并购数量扩大了8.6倍,交易量扩大了16.8倍。《全球跨国并购形势分析及中国对策》,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http://www.acs.gov.cn/sites/aqzn/。图2—1反映了1987—2007年的全球并购情况(左轴为并购额,右轴为并购数)。

图2—1 1987—2007年全球并购情况(单位:百万美元,件)

数据来源:UNCTAD cross-border M&A database;Thompson Finance。

而从服务业的跨国并购情况看,有资料显示,1987—2008年,服务业仍是跨国并购的主导行业,服务业领域的并购最多,约占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70%(服务业的跨国并购详见表2—1)。国际金融危机后期,全球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开始明显增多,增速也高于制造业。如上所述,2010年,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占到全球总额的1/3。《商务部副部长:跨国投资投向服务业明显增多 高端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6/18/c_121553170.htm。国际产业转移沿着制造业链条向服务业和研发延伸,对服务业投资渐成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也开始超越制造业,在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而包括研发在内的服务外包则与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合意性。服务外包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成为服务业全球分工体系形成的重要载体。据有关资料,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达到超过1万亿美元的规模,今后仍将保持年增长率30% —40%的高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井喷”在即发展职业教育是关键》,http://www.hg1988.com/detailed_fw.asp?id=548700。服务外包之所以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服务资本的独立化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可能性;二是服务外包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表2—1 1987—2008年全球并购产业分布

注:2008年为上半年数据。

数据来源:UNCTAD cross-border M&A database;Thompson Finance。

3.区域内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伴随,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而且也加快了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产业转移甚至超过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如作为世界最大和最成功区域经济集团的欧盟,其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主要在欧盟内部进行,欧盟国家对外投资的1/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和加拿大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在加拿大,而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于美国。在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贸易创造与转移”效应扩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Kindleberger,c.p.,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Vol.1, 1996,pp.45-47.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成员国间的“产业内投资”。而且,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由于受制于母国政策等因素,也会倾向于对区域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国进行投资。因此,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主要趋势和基本特征。

4.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国际产业转移是国家间或地区间国际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迅速发展不仅引起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而且也形成了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的国际产业分工特点。首先,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成为向外转移产业或接纳产业转移的主体,形成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已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随着各国技术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也屡见不鲜。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主体既有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链中往往身兼产业承接方和产业转移方两种角色);更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将原有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具有更低产业梯度的那些国家;此外,还有中国、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还更多地从国与国之间转变为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之间。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向产业链中的知识密集和非有形的功能集中,如产品设计、研发、营销和品牌管理等,而将更多的生产性、技能性环节或有形功能转移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上述特征在现代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进程中表现十分明显。

其次,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方式日益多样化。随着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既有将整个产业转移到国外的方式,也有将一个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多个国家共同分工生产的方式。这后一种方式甚至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形式。同时,国际产业转移也突破了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模式,逐步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与产业转移方式并举的格局。跨国的企业收购和兼并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换的重要方式。另外,跨国公司产业分工主体地位的增强和全球性经营活动的扩展,使得国际产业分工方式更加多样化,形成了国家间、产业间、部门间和企业间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以及国家内、产业内、部门内和企业内的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

5.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后危机时期,鉴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塑竞争优势和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国际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有数据显示,2011年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7532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1.5万亿美元)的一半,结束了连续三年下降的态势。这一年的跨国并购额达3963亿美元,增幅高达57.4%。特别是,高技术以及新兴产业成为跨国并购的热点领域之一,以获取和利用技术为特点的产业转移也更加明显。例如,外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并购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和发展迅速的电子、IT、医药制造业等领域。2010年4月,美国临床研究公司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ternational以16亿美元收购无锡药明康德,拓展其在全球的契约型研究和药品研制业务,成为中国制药史上最大宗的并购案。《国际产业转移盯上东道国 日企靠中国内需赚钱》,《经济日报》,2011年1月13日。

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两个发展特点:一个特点是国际技术双向转移趋势更加明显。在后危机时期,一方面,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逐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大力发展新技术和培育新产业,试图以此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尽快走出危机;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推动下,技术的双向转移、优势互补、相互储存,成为当今世界技术转移的一种趋势。双向技术转移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技术贸易和技术合作,也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技术转移。而且,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和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将转移的范围延伸至技术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环节。

另一个特点是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焦点。后危机时期,为将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部署。美国、日本、欧盟等都确定了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虽然许多新兴产业尚处在科技突破和推广应用的重要阶段,但发达国家间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布局和争夺已日趋激烈。

二、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与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全球化相伴而生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变化。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在加快,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也随之加快。有资料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主导产业在世界各国间的转移与传递速度不断加快。纺织业成为世界性产业用了200年;钢铁工业地理格局的改变至少用了70—80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的一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电等,在全球的转移速度已缩短至20—30年;IT产品的全球生产扩散更快,而且彻底改变了产业的地理布局和产业转移的路径。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24页。

因此,毋庸置疑,主导产业的加速转移直接促进了全球产业格局的演进和变化。这可以以东亚地区为例加以分析,因为这种变化和推动作用在东亚地区也表现得较为明显。东亚地区经历过几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东亚地区主要由日本生产工业制成品。这一时期,日本大力发展纺织、食品等出口导向型的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此带动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其他国家和地区则主要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60年代以后,日本集中精力发展钢铁、造船、化工、汽车、机械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并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实现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日本机械、机器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超过了纺织品的出口。因此,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日本适时将纺织、纤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亚洲“四小龙”转移。亚洲“四小龙”不失时机抢抓机遇,接纳从日本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重点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并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70年代石油危机后至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使日本加快了对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及东盟的产业转移。日本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逐渐把资源、能源消耗型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产业向亚洲“四小龙”转移。亚洲“四小龙”将发展重点转移到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又将纤维、服装、杂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和东盟。东亚地区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和产业分工格局。8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日本深感在与欧美经济集团的竞争中势单力薄,于是以“雁行模式”理论为依据,制定其东亚经济战略,并正式提出建立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在内的“东亚经济圈”的构想。这实际上是谋求实现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为了实现这个战略意图,1993年以后日本加快了对东亚各国直接投资的步伐。但由于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国内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这一时期日本对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及东盟的直接投资领域依然停留在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总的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在贸易、投资领域加强了同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从而推动了该地区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徐世刚、姚秀丽:《“雁行模式”与东亚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3期,第16页。

(二)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了国际分工细化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在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不仅是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而且也对全球分工体系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将实行开放政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分工体系。国际分工也不再是浅层次的产业间分工,而是由以产业间分工为主向以产业内部分工为主的格局转变;产业内部分工又开始向工序之间、向日益细化的链条和模块之间的分工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的国际转移和产业链条的全球配置,日益发展的产业内贸易取代了产业间贸易的主导地位,加工贸易也成为多数国家的一般贸易形态。国际产业转移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在东亚得以充分体现。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东亚地区形成了“雁阵”发展格局,其中几乎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对美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贸易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全球制造业链条向中国东南沿海的大规模转移,加工贸易占据了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外商投资企业约有80%以上从事加工贸易。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25页。

(三)国际产业转移促使形成新的国际生产网络

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不断扩展。国际生产网络是国际产业分工发展的高级形态。这种产业分工既不是产业之间的分工,也不是产业内部之间的分工,而是一种产品或服务价值增值链上,不同生产阶段或不同经营功能上的分工。跨国公司将产业或服务的制造过程进行分解,并根据不同生产阶段或功能对生产要素和技术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差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有效率的区位配置,以获取最大利益。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将某些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功能都转移到其他国家,而只控制该产品的品牌和营销渠道;另外一些跨国公司则将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还有的几乎将所有的生产和经营功能都转包出去。国际生产网络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中的国际生产网络继续快速扩张。二是服务业中的高附加值服务转包活动开始活跃。近些年,一些高科技跨国公司开始将它们的高收入、高附加值职业转移到海外。这些工作包括集成电路的设计、工程、样本制作、测试、咨询、医学诊断、统计分析、汽车和航空设计以及制药和纳米技术研究等。三是研发国际化开始兴起,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一些新兴产业,如微电子、生物技术、医药、化学和软件产业等。宋泓:《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与影响》,《经济日报》,2006年2月6日。

(四)国际产业转移加剧了国际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生产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得生产要素的全球最优配置成为可能。正因如此,国际产业转移能够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来增进全球的福利。然而,只有那些融入生产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条的国家才能真正分享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好处。那些被边缘化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很难融入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体系,因而也不可能分享到由此产生的福利和利益。从这个角度看,由于国际产业转移而新增利益的分配是非常不均衡的。此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也在加剧。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们通过国际产业转移,不仅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将自己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相结合,充分享受着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福利和收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以初级产品生产、低端产品加工和组装为主。这类产业不仅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而且由于越来越多国家的进入而引发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另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般是成熟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即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顺次实现了产业升级,不同层次国家之间的产业级差仍将长期存在。在当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种产业级差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从而使旧有的垂直分工格局及其相关的利益分配状况非但不能改变,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25—26页。

(五)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相互摩擦加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全球化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在这一趋势下,国与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世界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关程度也在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性明显增强。一方面,在生产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的国际分工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多国间合作生产,从而凸显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市场对各国经济增长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也表明各国经济和产业的相互关联以及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有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提升,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依存度高于发达国家,东亚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1970年以来,世界对外贸易依存度年均增长速度为1.49%,而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年均增长速度达7.82%。1979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11%,低于印度、美国和日本的外贸依存度。而到1990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超过了这三个大国的水平。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外贸依存度已达54.5%,超过北美地区47.2%的外贸依存度。到2006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67%,远高于美国(23%)和日本(30.4%)。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全球对外贸易依存度为52.5%。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则从2006年67%的高峰回落到2009年的44%。2012和2013年保持在46%—47%的水平。总的来看,近几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国际产业转移也导致了产业转移国和承接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例如,东亚地区由于更多地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因而国际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而且,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梯次演进,东亚的贸易摩擦焦点也逐级转移。有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日本在纺织、钢铁、汽车等行业频繁发生贸易摩擦,因而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主要是针对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一起成为美国贸易保护工具“关注”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亚洲“四小龙”把越来越多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成为与美国发生贸易摩擦和产生贸易争端最多的国家之一。即使是近几年,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依然不减。据商务部数据,2012年中国共遭遇21国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7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69%。而目前世界所有的反补贴措施中,一半以上针对中国。美国的反补贴措施有70%针对中国。《全球贸易摩擦频发 中国如何突出重围?》,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 2013-08/05/c_116816516.htm。

国际产业转移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由于基本相同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中国家往往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且,产业的同构性会将它们的这种激烈竞争延伸到国际商品市场,进而引发高潮迭起的贸易摩擦。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相比,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仅贸易摩擦频发,而且贸易冲突更加激烈。例如,1995—2003年,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印度对中国、印尼、泰国和俄罗斯等国发起的反倾销指控和调查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竟然高达69起,为各国反倾销调查之最。同时,多个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反倾销指控也都达到了两位数以上。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26—27页。

如果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所遭遇的贸易摩擦主要来自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量占全部案件的97%),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遭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5年中国遭遇各类贸易救济措施案件64起,其中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案件超过60%。2006年,欧盟和美国之外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或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总共有19个,其中发达国家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16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达39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分析》,http://www.sypz119.com/news/kb/beecbhpomhqc/qqbbcqkc.html。有资料显示,导致中国出口屡屡受挫的反倾销壁垒主要不是来自发达国家,而是来自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秘鲁、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印度既是全球使用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国家,也是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诉讼案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国家。目前印度已累计对中国发起了90多起反倾销调查,仅2006年,印度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就有8起。土耳其也对中国产品频繁设限,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其全部反倾销案件的37.6%。2006年巴西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达到9起,超过印度和土耳其这两个对华反倾销传统大国,位列发展中国家之首。同上。

2014年1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贸易摩擦的形势并未趋缓,在调查数量上反而有所增加,中国仍然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从数据对比来看,中国已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8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2013年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2起,比2012年增长17.9%,92起中反倾销调查71起、反补贴调查14起、保障措施7起。此外,美国还对中国发起了337调查19起。不仅发达经济体立案增幅继续大幅度上升,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立案也呈增长趋势。《2013年中国贸易摩擦形势并未趋缓》,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311/112031599.html。